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生活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胎孕篇

  2020-06-02 00:00:00  

胎孕篇 内容简介

  新生命的孕育为家庭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责任。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代科学证明:改变一生、影响未来的是生命*初的一千天。《婴幼儿成长指导丛书:胎孕篇》按照生命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各个阶段的状态特点、保育、教育等方面,为准父母、新手父母做了系统、全面而详尽的说明、解惑和指导。

胎孕篇 目录

**章 婚前保健与孕前准备
**节 婚前保健
一、婚前卫生指导
(一)性生理与生育
(二)性征与性心理
(三)性卫生
二、婚前卫生咨询
(一)遗传与优生
传统孕育拾贝
(二)环境与优生
(三)心理因素与优生
三、婚前医学检查
(一)检查的主要疾病
(二)检查项目
(三)医学意见
第二节 备孕计划
一、概述
(一)备孕
(二)备孕计划的重点
二、孕前一年计划
(一)孕前检查
(二)接种乙肝疫苗
(三)戒烟酒
三、孕前半年计划
(一)生理准备
(二)心理准备
(三)物质准备
第三节 生殖奥秘
一、怀孕**的条件
(一)生殖系统健康
(二)掌握排卵时间
二、受孕过程
(一)受精卵的形成
(二)受孕概率
三、胚胎与胎儿的发育
(一)受精卵的发育与着床
(二)妊娠
(三)*佳受孕条件

第二章 孕早期
第三章 孕中期
第四章 孕晚期
第五章 分娩与产褥期保健

胎孕篇 节选

  《婴幼儿成长指导丛书:胎孕篇》:  二、产裤期表现(一)生命体征女性产后生命体征的改变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四大方面。产后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可在产后24小时内略升高,但是一般不超过38℃,可能与产程延长致过度疲劳有关;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呼吸深、慢,每分钟14~16次;血压于产褥期平稳,变化不大。(二)心理问题产后,因雌激素或黄体酮等从妊娠期的高血浓度急速下降,性激素分泌处于不稳定状态,产妇易情绪波动而出现一些精神障碍。  1产后心理变化的类型  (1)产后抑郁状态。  指分娩后数天到10天左右发生的一种抑郁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失眠、暗自哭泣、郁闷、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此时,只要丈夫和家人多关心,大约一周就可以好了。(2)产后抑郁症。指产后数周内呈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甚至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流泪或对前途感觉毫无希望,更有甚者会有罪恶感产生、失去生存欲望,甚至有想伤害新生儿的念头。据统计,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约占总产妇的13%,且有快速升高的趋势。  (3)产后精神病。  典型的产褥期精神病多在产后2~3天急性发作;通常是在情感障碍基础上伴发幻觉、妄想、状态错乱、智能缺损等症状。病程可持续数月,尤其在初产妇多见。发病率为总产妇的0.1%~0.20/0,曾在妊娠期出现过精神障碍者约70%在产褥期复发。  2产后心理变化的原因  (1)角色的转换产生失落感。  产前备受丈夫、父母、公婆的关注,而产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宝宝身上,似乎主角的地位被取代,失落的情绪油然而生。(2)担心身材恢复不好。担心自己的身材不能恢复,特别是自然分娩,怕影响今后的夫妻生活而失去丈夫的宠爱;剖官产的疼痛、腹部的疤痕都会让心情不好。因而对于当初怀孕有点后悔,甚至心中充满焦虑和悔恨。  (3)生怕难以担当母亲的角色。  当今多数产妇为独生女,生活能力较差。初为人母,不会照顾宝宝,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母亲的角色。  3产后抑郁的危害  产后抑郁令新妈妈感到精神痛苦,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自伤或自杀,给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和遗憾。  产后抑郁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产后抑郁的妈妈无法及时和全面地照顾好新生宝宝,新生宝宝由于缺乏照顾和亲子隔离易造成心理发育障碍,有的孩子会因此出现发育迟缓、情智启蒙起步晚、活动能力受限的情况。  产后抑郁症还会危及社会、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和谐。据哈佛大学统计,1990年在美国,抑郁症(包括产后抑郁症)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已达约440亿美元。我国专家估计,至2020年抑郁症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将达国民生产总值的2%。因此,这一问题必须受到更多的关注。  4产后抑郁症的多发人群  (1)未满20周岁的产妇。  (2)未婚的单亲产妇,或出身于单亲家庭的产妇。  (3)收入少、居住条件差、教育程度不高、怀孕或产后生活压力太大的产妇。  (4)家庭富有,为全职太太,感情脆弱、依赖性强、没有朋友的产妇。  ……

胎孕篇 作者简介

  王书荃,研究员、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早年是儿科医生,近20年来一直从事儿童心理与特殊教育的学术研究,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教育研究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参与教育部“六五”“七五”重点课题的研究,“八五”“九五”“十五”期间主持多项全国规划办和教育部重点课题。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保持长期的合作研究。兼任北京社会学会弱智与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分会学习障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保教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弱智儿童的早期干预》《情绪障碍儿童父母指导手册》《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婴幼儿的。智力发展与潜能开发》《儿童发展评估与课程设计》《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理论与应用》《智力落后儿童系统康复训练》《育婴师》《临床心理、健康心理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教学与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等十余部,调查及研究报告40余篇。

胎孕篇

http://book.00-edu.com/tushu/sh2/2020-06-04/241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