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旅游研究-(2010卷) 内容简介
旅游作为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势头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影响,日益显著。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旅游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及其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使民族旅游研究日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民族旅游研究也不断深入,呈现出广阔的学术发展前景。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中关于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相关指示与精神,推动中国民族旅游研究水平,加强学界之间、学界与政府之间的成果交流;形成中国民族旅游发展的共识,总结一批全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经验,以民族旅游研究理论指导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实践,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由此,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下成立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整合国内不同地域、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就民族旅游研究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交流,显得颇有必要,很有意义!在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召开中国民族旅游论坛,定期回顾总结和展望国内的民族旅游业和民族旅游研究,这必将大大提升本领域的研究水平,指导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实践,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民族旅游当发挥出积极和有效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民族旅游研究工作者要以更加负责的研究态度、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努力把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建设成为民族旅游研究交流的平台、民族地区政府部门旅游管理决策的“智库”,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民族旅游研究-(2010卷) 目录
交流·共识·合作——首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纪要
中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报告
民族旅游展示中的国家与民族——以广西龙脊景区为例
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能力及其产业政策取向分析
土著传统知识:旅游产业特色生态化发展的宝贵财富
断裂与重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再构建
中越边境地区民族旅游合作探索——试论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
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文化旅游适度开发初探
黔东南民族村寨农村劳动力与发展旅游业的关系研究
民族旅游内在矛盾与民族旅游规划管理研究——以长阳土家族旅游为例
民族旅游相关概念辨析
正确处理生态博物馆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
西南民族村镇旅游模式探究
景点与社区叠合式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南村为个案
延龙图区域一体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webgis技术的中国民族地区旅游网建设构想——以西部六省区民族地区为例
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者行为研究
西南民族村镇旅游促进民族社区可持续生计研究
民族旅游地的旅游商品开发探讨——以丽江古城为例
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青藏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为例
民族地区旅游投资开发模式研究
大学生入藏旅游风险认知研究
旅游与民俗文化再建构——龙胜大寨红瑶村“晒衣节”考察
民族旅游居民满意度与和谐社会构建——来自桂黔湘边区的报告
广西县域旅游发展模式评价及优化
基于社会性别分析的旅游地居民旅游就业探讨
区域旅游收入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建立与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为例
民族地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结构关系研究——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
试论旅游开发对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的龙脊梯田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近十年来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
和布克赛尔旅游融人大喀纳斯旅游圈策略研究
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比较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与平乐县比较为例
民族旅游研究进展浅析
中国民族旅游研究-(2010卷) 节选
旅游作为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势头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影响,日益显著。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旅游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及其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使民族旅游研究日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民族旅游研究不断深入,呈现出广阔的学术发展前景。吴忠军编著的《中国民族旅游研究(2010卷首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文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