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时代的精灵-追寻昆虫的足迹 本书特色
丰富的图片带您回到史前时代:超过500幅的精美图片让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千奇百怪的化石照片,让您认识这些与恐龙生活过的伟大“精灵”;多姿多彩的昆虫照片,让您纵贯两个时代,进行古今大比拼;栩栩如生的生态复原图,让您身临其境,宛如回到了远古。
循序渐进长知识:从认识化石、寻找化石、挖掘化石开始,本书讲述了恐龙的灭绝与昆虫的兴旺。进而,各个类群的昆虫祖先逐一登场,它们各显神通,身怀绝技。之后,将昆虫与植物、昆虫与恐龙、昆虫与昆虫之间的那些事儿一层层展开,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入,让长知识停不下来。
*权威的昆虫化石书:累积超过2000小时的化石挖掘时间,超过百万件的标本储存量,国内首屈一指的作者团队为您带来史上**部昆虫化石科普书,将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给您听。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将读者带回到远古的中生代,而此次旅行的主角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恐龙,而是生活在恐龙周围,并且见证了恐龙的出现、兴盛与灭亡的昆虫家族。
没有时间机器,我们如何开始这次远古之旅呢?不要紧,地球偷偷地为我们谱写了一本“历史书”——地层,它忠实地记录了地球的变迁与地球上生物的衍变。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层和地层中的化石,为我们解读了远古世界的密码。
《恐龙时代的精灵——追寻昆虫的足迹》堪称是一部视觉盛宴,书中具有大量的昆虫化石照片和生态环境复原图,及丰富的现生昆虫照片。从什么是化石、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到去哪里寻找化石、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本书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趣地描写了19个昆虫化石类群的特点,及远古植物与昆虫的协同进化、昆虫的拟态等各式各样小虫子的大本领。
恐龙时代的精灵-追寻昆虫的足迹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十分有趣、也极具挑战性的书,相信每位翻开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忍不住惊呼:虫子原来还有这样子的啊!我们都知道恐龙化石,但又有谁能想到那些小虫子的祖先们也如此令人震撼?和恐龙一起生活时,它们是如何躲避天敌的?它们究竟具备哪些本领,以至于可以逃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快乐地生存到现在?《恐龙时代的精灵——追寻昆虫的足迹》将为你展开一片不一样的天地,来吧,听恐龙的邻居讲述史前的那些事儿。
恐龙时代的精灵-追寻昆虫的足迹 目录
致谢
序
引言 9
一、什么是化石 10
二、什么是昆虫 14
三、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20
四、走,挖化石去! 26
1 野外工作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26
2 去哪儿寻找化石呢? 28
3 怎么研究昆虫化石呢? 34
五、大恐龙的灭绝,小昆虫的兴旺 36
1 几亿年来生物的灭顶之灾 37
2 昆虫的大爆发 48
3 小昆虫的大本领 50
六、比恐龙还强大的动物 52
1 嘿,我其实没那么短命——蜉蝣目(ephemeroptera) 54
2 空中的迷你战斗机——蜻蜓目(odonata) 58
3 好干净的昆虫——襀翅目(plecoptera) 67
4 穿越4 亿年,人见人恨的“小强”——蜚蠊目(blattodea) 74
5 冰山上的来客——蛩蠊目(grylloblattodea) 82
6 充满母爱的尾铗侠客——革翅目(dermaptera) 87
7 大肚子蝈蝈的“交响曲”——直翅目(orthoptera) 90
8 消失的水面精灵——黾科(chresmodidae) 98
9 我*喜欢捉迷藏——目(phasmatodea) 104
10 随身自备“吸管”的素食主义者——“同翅目”(homoptera) 108
11 树上的小臭虫——异翅亚目(heteroptera) 113
12 长着蛇头的虫子——蛇蛉目(raphidioptera) 118
13 *美丽的昆虫——脉翅目(neuroptera) 121
14 不怕摔打的笨笨虫——鞘翅目(coleoptera) 128
15 长着蝎子尾巴的飞虫——长翅目(mecoptera) 138
16 吸血的脏虫子——双翅目(diptera) 143
17 手艺高超的建筑师——毛翅目(trichoptera) 149
18 人类*亲密的朋友——膜翅目(hymenoptera) 154
19 远古的瘙痒——外寄生性昆虫 165
20 其他昆虫的精彩世界 170
七、恐龙时代的小红娘 178
1 被子植物——什么时候起植物才真正开花了呢? 181
2 没有花朵,怎么授粉呢? 182
八、昆虫*怕什么呢? 185
九、昆虫的七十二变 188
1 昆虫能偷偷藏起来 189
2 昆虫也会吓唬人 191
3 奇怪,化石中的昆虫怎么成了树叶呢? 193
十、昆虫的战略部署 196
1 湖泊中的水军 198
2 高山上的来客 200
3 森林中的隐士 202
4 土壤中的骑兵 206
结束语 208
恐龙时代的精灵-追寻昆虫的足迹 作者简介
任东 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先后主持过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专著4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论文330余篇,包括《Science》《PNAS》《Current Biology》《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Systematic Entomology》《PLoS ONE》《Cladistics》等刊物。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4亿年来昆虫区系的形成及时空分布规律,涉及18个目的昆虫化石,建立新科21个、 新属182个、新种362个。首次在我国利用支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将昆虫化石类群和现生类群关联到一棵演化树上,整合了昆虫的形态数据与分子数据,构建了符合地质历史发展过程的昆虫类群的系统演化树。在昆虫与植物的协同演化、古昆虫行为学等方面做出了系列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奖项,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高校育人标兵等称号。
庞虹 博士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馆长。主要从事昆虫的物种多样性起源与演化、鞘翅目昆虫的分类、天敌瓢虫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著120多篇(本),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承担《动物学》(无脊椎动物)、《昆虫分类原理与方法》、《保护生物学》、《生命科学史》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
王莹 博士
北京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古昆虫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高太平 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化石标本管理人员,主要从事膜翅目及外寄生性昆虫演化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