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包皮环切与艾滋病预防-包皮环切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推广模式探索

  2020-08-07 00:00:00  

包皮环切与艾滋病预防-包皮环切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推广模式探索 本书特色

包皮环切术是艾滋病生物预防干预技术之一,对于控制艾滋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推荐其作为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补充策略。我国男性包皮环切率很低,社会大众对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传播了解甚少。本书在“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资助下,全面阐述了包皮环切术的起源、发展、预防艾滋病的生物学机制和流行病学研究、在我国推广的可行性以及包皮环切的伦理学、心理学和卫生政策分析等内容,以期为社会大众普及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提供读本,也为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包皮环切与艾滋病预防-包皮环切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推广模式探索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1章 绪论
 1.1 艾滋病概述
 1.2 包皮环切与预防艾滋病关系
 1.3 推广包皮环切术预防艾滋病的展望
第2章 艾滋病流行现状
 2.1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
 2.2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第3章 目前常用的艾滋病预防措施
 3.1 安全套的推广和应用
 3.2 美沙酮维持治疗
 3.3 清洁针具交换
 3.4 母婴阻断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第4章 艾滋病预防的生物医学预防技术
 4.1 生物医学预防技术的定义及其主要种类
 4.2 hiv疫苗
 4.3 男性包皮环切术与艾滋病预防
 4.4 杀微生物剂与艾滋病预防
 4.5 hiv暴露前用药
第5章 摇男性包皮环切术相关知识介绍
 5.1 包皮环切术起源及发展
 5.2 包皮环切术对健康的意义
 5.3 包皮环切术的标准、常用术式及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5.4 包皮环切术的研究进展
第6章 摇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6.1 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6.2 包皮环切对国内外不同人群预防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
 6.3 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的 meta分析
第7章 摇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的生物学机制
 7.1 hiv通过生殖道感染宿主的生物学机制
 7.2 包皮过长增加艾滋病感染的概率的生物学机制
 7.3 包皮环切降低 hiv性传播风险的机制
第8章 推广包皮环切的伦理和心理问题
 8.1 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基本伦理问题
 8.2 艾滋病预防公共伦理政策选择
第9章 包皮环切推广人群的相关心理特点及干预
 9.1 包皮环切术推广对象的心理特点
 9.2 实施包皮环切术过程遇到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第10章  推广包皮环切的卫生政策分析与卫生经济学评价
 10.1 关于不同政策制定主体推广包皮环切的卫生政策的概述
 10.2 我国推广包皮环切的卫生政策分析
 10.3 国外推广包皮环切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情况
第11章 男性包皮环切术推广的方式和手段
 11.1 健康教育理论与男性包皮环切术的推广
 11.2 包皮环切术推广传播材料和媒介的制作
 11.3 包皮环切术推广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第12章 重点人群及其特殊宣传模式和效果
 12.1 吸毒人群
 12.2 流动人口
 12.3 高发区普通人群
 12.4 男男性行为人群
 12.5 包皮环切在不同人群中的推广模式及其效益
 12.6 包皮环切推广模式对预防艾滋病和性病预防作用的应用前景
第13章 包皮环切术在人群推广的展望
 13.1 包皮环切推广的可行性
 13.2 开展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和保护生殖健康的效果分析
 13.3 包皮环切推广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第14章 包皮环切在我国艾滋病疫情严重地区重点人群推广模式的研究
 14.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与结果
 14.4 研究结论
 14.5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14.6 研究展望
索引
编后记

包皮环切与艾滋病预防-包皮环切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推广模式探索 作者简介

梁浩:男,1965年1月出生,广西浦北人,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现任广西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广西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实验室主任。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广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广西高校八桂学者,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广西流行病学优秀专家。长期从事流行病教学和科研工作,科研重点方向是AIDS/HIV分子流行病学、生物医学干预技术、病毒免疫学等研究。  

包皮环切与艾滋病预防-包皮环切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推广模式探索

http://book.00-edu.com/tushu/kj1/202009/271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