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

  2020-08-06 00:00:00  

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 内容简介

  《周易》《道德经》隐藏了让元气无为的方法,即让人体之“万物”归于阴阳,让阴阳归于一,《黄帝内经》云:“揆度奇恒,道在于一。”一即元气。  本书以《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为宗,为中医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不以疾病为中心,从元气着眼,从恢复健康入手,治疗疾病。“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正是此意。依此创立的“归一饮”“观复汤”二方,分调阴阳,修复元气,验之临床,疗效甚佳,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 目录

上 编 方与案
**章 归一与观复 / 003
**节 四逆汤真义 / 004 第二节 归一饮 / 007 第三节 观复汤 / 011
第二章 作者医案 / 015
下 编 立论与实践
**章 《道德经》与中医 / 063
**节 《道德经》之道可道 / 064 第二节 《道德经》之道生一 / 070 第三节 《道德经》之无为 / 074
第四节 元气 / 078 第五节 冲气以为和 / 083 第六节 天下神器与大制不割 / 089
第七节 虚其心不尚贤 / 092 第八节 兵者不祥之器 / 094 第九节 上医与上士 / 100
第二章 《周易》与中医 / 102
**节 圆运动与五行、八卦 / 107 第二节 后天而奉天时 / 116 第三节 先天元气 / 120
第四节 两个圆心 / 122 第五节 命门与肾 / 123 第六节 神机——天根与月窟 / 125
第七节 正圆归一 / 130
第三章 道与术 / 133
**节 中药与先天、后天 / 134 第二节 归一饮与观复汤的应用原则 / 135 第三节 五个问题 / 137
第四节 养生与治疗 / 142 第五节 理想与现实 / 143 第六节 无代化,无违时 / 149
第四章 学生医案 / 152
**节 张萍医案 / 152 第二节 宋宜宁医案 / 178 第三节 张芳芬医案 / 185
后 记 / 191

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 节选

  **节四逆汤真义  归一饮脱胎于四逆汤,要想明白归一饮我们得先看懂四逆汤。  四逆汤方药组成: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制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伤寒论》中的四逆汤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阴寒内盛证。首先一个问题是四逆汤为什么能回阳救逆?  我们看看《伤寒论》中关于四逆汤的所有条文: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2)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53)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54)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377)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88)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389)  我们看到,11条中只有两条没有提到“下利”和“厥”,有关四逆汤的条文中出现*多的症状就是“四肢厥冷”和“下利”了。但我们知道下利和四肢厥冷均与脾直接相关。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二十三》:“四肢皆秉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说:“方名四逆者,诚以脾主四肢,脾胃虚寒者,其四肢常觉逆冷,服此药后,而四肢之厥逆可回也。”四肢厥冷、下利的直接原因是脾胃虚寒,所以《伤寒论》太阴篇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注意“属太阴”—“宜四逆辈”。但是《伤寒论》中的四逆汤确实是治疗少阴病的,四逆汤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那为什么少阴病四逆汤证会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呢?而且几乎是四逆汤证的必有症状。其实,下利和四肢厥冷不只是说明少阴寒盛导致脾胃虚寒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少阴病阴寒盛或者虚寒重时,常多死证,那么为什么死证之前、阳气欲脱时常常会出现四肢厥冷、下利这些脾胃虚寒的表现呢?从后文的叙述中我们就会知道,脾胃是后天圆运动的次级圆心,紧邻终极圆心,阳气欲脱时出现四肢厥冷恰恰象征着次级圆心的崩溃,也预示着终极圆心将要崩溃,*后预示着圆运动的崩溃。脾胃虽然不是后天圆运动的终极圆心,但它是圆运动的准圆心,或次级圆心,是终极圆心的外化表现之一。下利和四肢厥冷是脾胃这个圆心崩溃的表现,也是圆运动终极圆心崩溃的前奏。圆心一溃败,整个圆运动就溃败了,圆运动不存在了,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阴阳将离决,故仲景遇此证常曰“不治”。  但发生在四逆汤证的圆心崩溃又有其特殊性,我们知道肾阳正是一阳初动处的天根(下编述),是圆运动的起点,也是连接圆心的关键点,如果这个点不能起始了,圆运动就不能进行下去了,因此当务之急是急救天根,但根本目的是为了救圆心,所以四逆汤不只是救肾阳以救脾阳这么简单,而是在于救圆心,救圆运动,救升降出入之机,这才是四逆汤的深意、真正的回阳救逆。  四逆汤里三味药:炙甘草、干姜、生附子,按汉代一两为今天的15.625g计算,方剂如下:炙甘草32g、干姜24g、生附子约15g,其中炙甘草的量*大。  我们知道圆心有至中和之性(下编述),因此要有至中和之性的中药才能与之相合,中药之中大概只有甘草了。  甘草,盖甘之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内可外,有和有缓,有补有泄,居中之道尽矣。(《汤液本草》)  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本草正》)  甘草,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长沙药解》)  弘景曰:此草*为众药之主。甄权曰: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本草纲目》)  李时珍自注说:  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资全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  这里“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与《道德经》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的含义相同,正是元气的无为之性。因此,相对而言甘草*接近元气的特性,当然只能是后天元气。  很多人认为甘草入脾胃,唯独时珍说甘草“通入手足十二经”。如果从这个角度就很好理解了。  甘草的中和之性是*接近圆心,以之为君,是直入圆心之意。而附子、干姜都以炙甘草为中心,也就是以圆运动的圆心为中心。干姜,入脾胃中焦,其性守而不走,其性近甘草,故上接炙甘草。但干姜味辛,与附子同性,故下连附子。所以干姜是甘草和附子的相连之药,作为佐使。生附子在四逆汤中祛寒邪,通肾阳,使生长之机得复,然后再和甘草归入圆心,使圆心稳固,圆运动得以循环,如此则救逆成功,此为四逆汤的真义。  ……

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 作者简介

  张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承翁维良教授。  因勤求中医之源,遂至灵素,仍多疑惑,继寻先秦诸子,又探黄老周易之学,竟豁然开朗,别有洞天。遂立元气无为为本,于天根、月窟处立归一、观复二方,验之临床,得佳效。“为往圣继绝学”,吾辈自应志于此。

元气神机-先秦中医之道

http://book.00-edu.com/tushu/kj1/202009/270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