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师处方 内容简介
本书精编了107种临床中医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处方,分为中医内科疾病、中医外科疾病、中医妇科疾病、中医儿科疾病以及中医其他科疾病,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每种疾病的病情概述、诊断与治疗(包括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一般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含方剂组成及加减、煎服法、注意事项、中成药处方)等内容。附录包括:中药分类(临床常用400味);常规中药煎制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特殊中药煎制法;伤寒论特殊煎服法;儿科用药注意事项;瘘管口的判断方法;常用的肛瘘手术疗法;混合痔手术治疗等。撰写作者或审稿人均是来自中医临
中医医师处方 目录
**章 中医内科疾病
一、感冒
二、咳嗽
三、肺痨
四、咯血
五、吐血
六、便血
七、功能不良性子宫出血
八、贫血
九、慢性支气管炎
十、反胃
十一、胃痛
十二、慢性胃炎
十三、消化性溃疡
十四、急性肝炎
十五、慢性肝炎
十六、溃疡性结肠炎
十七、慢性肾小球肾炎
十八、病毒性心肌炎
十九、慢性肾衰竭
二十、肝硬化
二十一、心悸
二十二、不寐(失眠)
二十三、血尿
二十四、阳痿
二十五、遗精
二十六、早泄
二十七、水肿
二十八、高血压
二十九、高脂血症
三十、中风
三十一、腹痛
三十二、呕吐
三十三、痢疾
三十四、霍乱
三十五、眩晕
三十六、癫痫
三十七、抑郁症
第二章 中医外科疾病
一、接触性皮炎
二、湿疹
三、黄褐斑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
五、硬皮病
六、血栓性浅静脉炎
七、痈、疽、疖、疔
八、丹毒
九、骨髓炎
十、骨结核
十一、淋巴结结核
十二、淋巴结肿大
十三、前列腺炎
十四、前列腺增生症
十五、前列腺癌
十六、肛瘘
十七、肛裂
十八、内痔
十九、混合痔
二十、痛风
二十一、毒蛇咬伤
二十二、烧烫伤
二十三、压疮
二十四、肠粘连
二十五、甲状腺腺瘤
二十六、甲状腺结节
二十七、甲状腺炎
二十八、甲状腺癌
第三章 中医妇科疾病
一、月经不调
二、痛经
三、闭经
四、妊娠呕吐
五、习惯性流产
六、不孕症
七、更年期综合征
八、慢性盆腔炎
九、阴道炎
十、宫颈炎
十一、子宫脱垂
十二、宫颈癌
十三、乳腺炎
十四、乳腺增生
十五、乳腺癌
第四章 中医儿科疾病
一、小儿发热
二、小儿感冒
三、小儿咳嗽
四、小儿哮喘
五、口疮
六、鹅口疮
七、便秘
八、泄泻
九、腹痛
十、厌食
十一、胎黄
十二、小儿抽动症
十三、性早熟
十四、蛔虫病
十五、麻疹
十六、痄腮
十七、水痘
十八、尿频
十九、遗尿
二十、紫癜
二十一、精神发育迟滞
第五章 中医其他科疾病
一、糖尿病
二、哮喘
三、慢性咽炎
四、单纯性肥胖
五、高尿酸血症
六、大骨节病
附录
A.中药分类(临床常用386味)
B.常规中药煎制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C.特殊中药煎制法
D.伤寒论特殊煎服法
E.儿科用药注意事项
F.瘘管口的判断方法
G.常用的肛瘘手术疗法
H.混合痔手术治疗
中医医师处方 节选
《中医医师处方》: (一)病情概述 感冒是因感受触冒外界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及季节更替时高发。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若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系由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气、时行病毒侵袭人体,六淫之中以风邪*为常见,在四季气候更迭中,又各有特点,如秋冬寒冷之季,风与寒合,多为风寒证;春夏温暖之时,风与热合,多见风热证;夏秋之交,暑多夹湿,多见风暑夹湿证。临床以风寒、风热、暑湿三证常见。若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常表现为时行疫毒伤人,病情往往重而多变,且易相互传染,造成广泛的流行。 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常致腠理闭塞,皮毛疏泄不畅,邪犯肺卫,卫表不固,肺气失宣。卫表不固,可见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证候;肺气失宣,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证候:若平素体质虚弱,正虚邪扰,可致虚体感冒;若平素肺经有痰热、痰湿,则易内外相引而发病;如感受时行病毒则病情多重,甚或变生他病。在病程中亦可见寒热相互转化或寒热错杂之证。感冒预后大多良好,少数可因感冒诱发其他宿疾而使病情恶化。对老年、婴幼儿、体弱患者以及时行感冒重症,必须严密防治,防止发生传变。 临证时西医学的上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表现上述症状者,可参照本篇内容进行辨证施治。 (二)诊断与治疗 【诊断要点】 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若风邪夹暑、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本病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少有传变,时行感冒病情较重这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本病四季皆可发生,以冬、春两季为多。 【辨证分型】 1.风热感冒 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风热上壅者头胀痛较甚;风热兼痰阻于肺者咳嗽痰多,咳痰黄稠属痰热较盛;风热兼气分热盛身热较著,恶风不显,口渴多饮,尿黄;若时行感冒热毒较盛,壮热恶寒,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咳嗽气粗;风寒外束入里化热者热为寒遏,烦热恶寒,少汗,咳嗽气急,痰稠,声哑,苔黄白相兼。 2.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表寒重者头痛身痛,憎寒发热,无汗;风寒兼表湿较重者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风寒兼湿邪蕴中者脘痞食少,或有便溏,苔白腻。 3.暑湿感冒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暑湿困卫表者,肢体酸重疼痛较甚;暑湿感冒兼里湿偏盛者,口中黏腻,胸闷脘痞,泛恶,腹胀,便溏。 4.气(阳)虚感冒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反复易感,神疲体弱,气短懒言,甚则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5.阴虚感冒 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若阴伤较重,口渴、咽干明显;兼血虚者,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脉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