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修复医师培训教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创面修复医师编写的一本培训教程,根据“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1239’三年行动计划”的研究和培训内容编写。该计划由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等100多位专家发起,旨在建立我国创面修复学科发展的基本框架,规范和提升我国创面修复的专业水平及科研能力,为我国培训一批具有慢性创面诊疗能力的医师。
本书分四篇,介绍了创面修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各类创面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创面相关诊断及治疗技术,并探讨了创面修复专科建设相关问题。本书汇聚了我国20多年来在创面修复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和临床实践的经验,着眼于创面修复处理的基本知识,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大量诊疗操作相关图片和病例演示。
本书以从事创面修复工作的医、护、技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有助于读者提高诊断和处理创面疾病的能力,规范创面修复诊疗行为。
创面修复医师培训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创面修复医师编写的一本培训教程, 根据“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1239’三年行动计划”的研究和培训内容编写。该计划由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等100多位专家发起, 旨在建立我国创面修复学科发展的基本框架, 规范和提升我国创面修复的专业水平及科研能力, 为我国培训一批具有慢性创面诊疗能力的医师。
创面修复医师培训教程 目录
**篇·总论001
**章 ● 概述 002
**节 中国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流行病学研究 002
第二节 创面治疗中心的建设 006
第三节 创面治疗中的转化医学:部分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应用与思考 008
第二章 ● 创面愈合的基本理论 011
第三章 ● 创面分类及处理的基本原则 028
**节 围绕慢性创面难愈的病因学实施创面诊疗 028
第二节 创面分类 030
第三节 无菌操作原则 036
第四节 清创术 038
第五节 换药术 040
第六节 慢性创面的日常处理流程 041
第四章 ● 创面基底准备的概念和内涵 058
**节 引言 058
第二节 创面基底准备的“TIME”概念 058
第三节 伤口基底准备的TIM—O2概念 063
第五章 ● 常用局部药物、敷料的原理及应用原则 067
**节 传统药物及敷料 067
第二节 先进敷料 068
第三节 生长因子及其他促愈合药物 075
第四节 中医药应用 076
第五节 全身治疗与伤口局部处理的关系 076
第二篇·创面分类081
第六章 ● 糖尿病合并创面难愈的机制探讨 082
**节 血管病变 082
第二节 神经病变 083
第三节 免疫功能障碍 084
第四节 糖尿病皮肤组织的隐性损害 084
第五节 异常代谢因素 085
第七章 ● 糖尿病合并创面难愈的诊断和防治 087
**节 糖尿病足的定义与糖尿病足溃疡防治的意义 087
第二节 糖尿病足的病因 088
第三节 糖尿病足的预防 092
第四节 糖尿病足的分类、诊断和治疗 093
第五节 糖尿病夏科关节病 096
第六节 糖尿病足防治的总结和展望 096
第八章 ● 糖尿病足创面外科处理 098
第九章 ● 神经性关节病 107
第十章 ● 压疮的预防与管理 111
**节 概述 111
第二节 压疮的管理 113
第十一章 ● 下肢血管性(静脉、动脉、混合型)创面 119
**节 动脉疾病所致的缺血性创面 119
第二节 静脉疾病所致的创面 124
第三节 混合型多因性溃疡 130
第十二章 ● 医源性创面的定义、分类与诊治 133
第三篇·创面相关诊断及治疗技术139
第十三章 ● 下肢溃疡诊断的辅助检测手段 140
**节 概述 140
第二节 各种辅助检测手段的介绍 140
第十四章 ● 创面游离植皮技术及术后处理 156
第十五章 ● 皮瓣修复及其常用方法 162
第十六章 ● 内镜支持下窦道窦腔型慢性创面的处理 168
第十七章 ● PRP技术原理及实践 175
第十八章 ● 激光创面治疗技术与实践 181
第十九章 ● 创面修复的干细胞及再生医学技术应用 190
第二十章 ●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201
第二十一章 ● 慢性疮面的中医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211
第二十二章 ● 周围血管病的中医药诊治 218
**节 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脱疽)的中医诊治 218
第二节 糖尿病足的中医诊治 224
第三节 下肢静脉性功能不全的中医外治方法 229
第二十三章 ● 创面的物理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233
**节 创面物理治疗概述 233
第二节 红光治疗 234
第三节 蓝光治疗 239
第四节 红外线治疗 242
第五节 超声波清创治疗 244
第六节 氧气治疗 247
第七节 负压创面治疗 249
第八节 物理治疗在创面治疗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251
第二十四章 ● 慢性创面的健康管理 255
第四篇·创面修复专科建设261
第二十五章 ● 创面信息管理系统 262
第二十六章 ● 创面修复专科护理规范的探讨和思考 273
**节 创面修复专科护理常规和感染控制的特点 273
第二节 创面修复专科门诊格局 274
第三节 基于“医、护、技”一体化的创面修复科门诊格局 275
第四节创面修复中心手术室格局 277
第五节
第五节 创面修复专科的手卫生 281
第六节 手套使用制度 282
第二十七章 ● 创面修复专科运行模式的探讨 284
**节 以创新理念为指导的就医新模式 284
第二节 以“医、护、技”为一体的创面修复诊断治疗体系 286
第三节 以跨学科技术改良传统的治疗技术 288
第二十八章 ● 创面修复学科的内涵建设和发展 290
**节 创面修复学科建设背景 290
第二节 创面愈合基本规律 291
第三节 创面修复学科的内涵建设 294
创面修复医师培训教程 作者简介
陆树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主任。长期从事创面修复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率先提出“伤后24小时内削痂防治深二度创面进行性加深”的手术方案,提出糖尿病皮肤“隐性损害”的概念,发现了糖尿病合并创面难愈的“微环境污染”机制,提出了瘢痕形成机制的“真皮模版缺损”学说。为表彰其为烧伤医学界做出的长期、卓越的贡献,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授予其“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终身成就奖”。
吴敏洁:医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治医师。先后参与“天然丝素蛋白基材料及其组织诱导功能的构建(编号2005CB623906)”、“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G1999054205)”在内的国家973、863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2006年作为《电击伤及热力灼伤后胸壁全层缺损心脏完全外露的治疗》项目小组成员获得2006年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2011年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并完成了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创面愈合信息远程管理系统”的临床验证部分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项目“创面修复学科建设”的主要参与人,负责创面疾病的临床研究和临床管理。 陆树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主任。长期从事创面修复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率先提出“伤后24小时内削痂防治深二度创面进行性加深”的手术方案,提出糖尿病皮肤“隐性损害”的概念,发现了糖尿病合并创面难愈的“微环境污染”机制,提出了瘢痕形成机制的“真皮模版缺损”学说。为表彰其为烧伤医学界做出的长期、卓越的贡献,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授予其“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终身成就奖”。
吴敏洁:医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治医师。先后参与“天然丝素蛋白基材料及其组织诱导功能的构建(编号2005CB623906)”、“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G1999054205)”在内的国家973、863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2006年作为《电击伤及热力灼伤后胸壁全层缺损心脏完全外露的治疗》项目小组成员获得2006年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2011年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并完成了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创面愈合信息远程管理系统”的临床验证部分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项目“创面修复学科建设”的主要参与人,负责创面疾病的临床研究和临床管理。
谢挺:医学博士,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副主任。上海市创面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兼副总干事,国际创面技术指南工作组委员及指南管理委员会委员,国际创面愈合协会联盟第五届科学委员会委员。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er Extremity Wounds、《中华创伤杂志》及《感染炎症修复》编委。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国际基金等课题负责人。曾获“国际创面愈合协会联盟青年研究人员奖”“中创组织修复创新奖”“中欧创面修复联盟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