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原理与构造 本书特色
现代社会中,汽车和拖拉机被广泛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我国学科专业目录中,汽车和拖拉机同属车辆工程技术领域。虽然汽车和拖拉机的外在形态和使用领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知识和技术层面的联系十分密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汽车和拖拉机上的应用与日俱增。与之对应,相关教材既需要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又需要全面体现当代汽车和拖拉机的技术水平,并指明技术的发展趋势。
汽车原理与构造 内容简介
《汽车原理与构造》一书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汽车类专业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编写。全书内容共分四部分,绪论引入汽车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发动机篇、底盘篇为主体,详细讲解了发动机基本知识、机体零件与曲辆连杆机构、换气系统、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汽油机点火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以及传动系统、车身与车架、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扩展篇则将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以及拖拉机与工程车辆的相!关内容引入其中。全书共编排了16个技术章节,力求全面系统地表述以汽车!为核心的车辆工程领域的总体情况与技术进步。l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教材,并为相关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具有中等上文化程度的技师炜驶入提供参考
汽车原理与构造 目录
前言绪论**篇发动机16第1章发动机基本知识161.1概述161.1.1发动机的分类161.1.2发动机的总体构造171.2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四1.2.1基本术语191.2.2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201.2.3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221.2.4多缸发动机231.3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41.3.1指示性能指标251.3.2有效性能指标261.3.3强化性能指标271.3.4环境性能指标271.3.5耐久可靠性能指标281.4内燃机名称及型号编制规则281.4.1产品名称281.4.2型号组成281.4.3型号示例30第2章机体零件与曲柄连杆机构322.1机体零件322.1.1机体与下曲轴箱322.1.2气缸与气缸套332.1.3气缸盖与气缸垫352.2曲柄连杆机构362.2.1活塞连杆组382.2.2曲轴飞轮组48第3章换气系统563.1概述563.1.1换气系统功用与构成563.1.2充量系数563.2配气机构573.2.1配气机构类型573.2.2配气机构组成603.2.3气门间隙与配气相位663.3进气系统683.3.1空气滤清器683.3.2进气歧管703.4排气系统723.4.1排气歧管723.4.2消声器733.4.3排气引射733.4.4废气净化装置733.5发动机增压技术753.5.1增压目的与原理753.5.2增压方式763.5.3废气涡轮增压技术77第4章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4.1概述4.1.1供油系统的指标834.1.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844.1.3燃烧室854.2传统燃油供给系统874.2.1喷油器884.2.2喷油泵924.2.3调速器1014.2.4柴油机供给系统辅助装置1054.3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094.3.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1094.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1114.3.3喷油量的控制原理1124.3.4高压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113第5章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1205.1概述1205.2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1205.2.1简单化油器的基本组成1215.2.2实用化油器的结构1225.3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1235.3.1汽油喷射系统的特点1235.3.2喷射系统的类型1245.3.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1255.4燃油喷射系统1265.4.1电磁式喷油器1265.4.2冷起动喷嘴及热时间开关1275.4.3压力调节器1275.4.4燃油箱及燃油滤清器1285.4.5输油泵1285.5进气传感与调节1295.5.1空气流量传感器1295.5.2快怠速阀1315.6燃油喷射控制系统1315.6.1喷泊正时及喷油量控制132l5.6.2传感器1335.6.3故障诊断与保险135第6章汽油机点火系统1386.1概述1386.1.1点火系统的功用1386.1.2点火系统的分类1386.2传统点火系统1396.2.1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39e6.2.2点火系统的主要部件1406.3电子点火系统1446.3.1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56.3.2点火信号发生器1466.3.3电子点火器1496.3.4电容蓄能式电子点火系统1536.4微机控制点火系统1546.4.1有分电器的微机控制点火系统1556.4.2无分电器的微机控制点火系统156第7章润滑系统1607.1概述1607.1.1润滑方式1607.1.2润滑剂的种类与选用.1617.2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机油路1637.2.1润滑系统的组成1637.2.2机油路.1647.3主要零部件1677.3.1机油泵1677.3.2机油滤清器1707.3.3机泊冷却器173第8章冷却系统1758.1概述1758.1.1功用与分类1758.1.2冷却液1768.2冷却系统的基本组成1778.2.1液体冷却系统的组成及水路1778.2.2风冷系统的组成1778.3液体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1788.3.1水泵1798.3.2散热器及散热器盖1808.3.3冷却强度调节装置182第9章起动系统1899.1概述1899.1.1起动方式1899.1.2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909.2电起动系统1909.2.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1929.2.2起动机的传动机构1949.2.3起动机的控制装置1979.2.4起动系统控制电路2019.2.5电压转换开关2049.3起动辅助装置2069.3.1作用和类型2069.3.2主要部件及其原理206第二篇底盘第10章传动系统21110.1概述21110.1.1传动系统的功用21110.1.2传动系统的形式22110.2离合器21510.2.1功用和类型mm21510.2.2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1610.2.3基本构件21810.2.4操纵机构22310.3手动变速器23010.3.1齿轮箱23010.3.2同步器23310.3.3操纵机构23710.3.4分动器24110.4自动变速243lo.4.1液力机械变速2431o.4.2动力换档齿轮24510.4.3液力糯合2491o.4.4液力变矩25010.5无级变速器及双离合变速器25510.6万向传动装置25910.6.1功用与应用25910.6.2万向节26110.6.3传动轴和中间支撑26610.7驱动桥26810.7.1主减速器26910.7.2驱动轮轴与半轴27110.7.3桥壳273第11章车身与车架27511.1车身27511.1.1功用及类型27511.1.2车身壳体结构的组成27611.2车架28111.2.1边梁式车架28111.2.2中梁式车架28311.2.3综合式车架28411.2.4其他类型车架284第12章行驶系统28612.1概述28612.1.1功用与分类28612.1.2行驶原理28612.2车桥28812.2.1转向桥28812.2.2转向驱动桥28912.2.3前轮定位29012.3车轮29312.3.1车轮的组成29412.3.2轮榈29412.3.3轮胎29512.4悬架29912.4.1作用和分类29912.4.2非独立悬架30012.4.3独立悬架30112.4.4悬架的主要元303第13章转向系统30913.1概述30913.1.1类型、组成和工作原理30913.1.2角传动比及车轮运动规律31113.2机械转向系统31313.2.1转向操纵机构31313.2.2机械转向器31513.2.3转向传动机构32013.2.4差速器32213.3助力转向系统32913.3.1类型与组成32913.3.2液压助力转向系统33013.3.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3513.3.4四轮转向338第14章制动系统34214.1概述34214.1.1组成及工作原理34214.1.2分类34314.2制动器34414.2.1鼓式制动器34414.2.2盘式制动器34914.3液压制动操纵系统35214.3.1传动系统管路35214.3.2主要零部件35414.4气压制动操纵系统35914.4.1制动系统回路35914.4.2主要零部件36014.5防抱死制动系统36514.5.1基本组成及分类36514.5.2工作过程36714.5.3基于abs的功能扩展369第三篇扩展375第15章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37515.1混合动力汽车37515.1.1类型与基本结构37515.1.2工作过程37815.1.3蓄电池38215.1.4电动机38515.2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38815.2.1基本结构38815.2.2动力蓄电池39015.2.3电力驱动系统39315.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39515.3.1结构特点与类型39515.3.2燃料电池39715.3.3基本构成40015.3.4工作原理404第16章拖拉机与工程车辆40716.1拖拉机40716.1.1发展历史40716.1.2国产拖拉机的型号40816.1.3分类与组成40816.1.4工作装置41016.2工程车辆41616.2.1推土机41616.2.2挖掘机41816.2.3装载机41916.2.4叉车42116.2.5混凝土搅拌运输车42216.2.6自卸汽车42316.2.7发展趋势425参考文献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