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信与网络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绿色无线通信与网络、绿色有线通信与网络和智能电网通信与网络三部分,每一部分又从通信与网络的建模、分析、设计、管理、开发、算法优化、协议和结构来分析通信与网络系统的能源效率、中继技术和跨层设计与优化,进而提高节能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电能效率。同时本书既介绍了绿色通信与网络前沿理论研究进展,又介绍了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网络工程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和智能电网相关工作的工程师的参考书,还可以作为能源研究者、政策制定者等从事绿色通信与网络相关工作科技人员的辅导材料。
绿色通信与网络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能够显著减小能量消耗方面的新方案,当然也包括电力等其他行业减小能量消耗的方案。本书还介绍了该领域专家的贡献,主要是面向下一代有线网络、下一代无线网络和智能电网的绿色通信与网络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
本书还向读者展示了通信网络领域提高能量效率的前沿的算法、协议和网络结构,阐述了绿色通信与网络的建模、分析、设计、管理和开发,以及绿色通信与网络算法、协议和体系结构方面的优化。本书从能量有效的硬件平台、物理层、组网和应用给出了详细的实例。书中每一章除了列出了有用的参考文献外,还包括如下内容:
提出一种不降低服务质量的无线网络能量消耗小的机制;
综述实用通信网络的开发进展,包括基础设施的测量和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研究长距离无线网状网能量有效的速率适配问题;
考虑能量有效的有线互联网节点体系结构设计;
阐述在尖峰时间ip网络中减小连接数量的图论解决方案;
总结变长框架系统平均时间优的方法;
详细阐述绿色通信中面向需求的资源交易模型。
本书介绍了基于光纤连接的功率高效大容量分布式天线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的新解决方案、变长框架系统平均时间优方法、智能电网中的需求响应方法、下一代无线蜂窝网络发展中的智能电网的动态。
绿色通信与网络 目录
译者序原书前言关于作者作者名单第1部分绿色无线通信与网络第1章应用光纤连接的大规模分布式天线(bwafmda)系统的低功耗*后一英里接入1.1蜂窝网络的发展及低功耗考量1.1.1功耗1.1.2流量密度1.1.3设备成本1.1.4本章的目的与结构1.2bwafmda架构1.2.1rof解决方案的背景简介1.2.2ae1.2.3光通信媒质1.2.4中央处理实体1.3功耗和仿真模型1.3.1功耗模型1.3.2信令开销1.3.3仿真模型1.4数值结果1.4.1频谱效率[(bit/s)/hz]1.4.2能量效率(bit/j)1.4.3能源效率和频谱效率之间的权衡1.5小结致谢参考文献第2章具有qos性能保证的绿色通信无线网络资源交易2.1需求型通信模型2.2无线网络的资源交易2.2.1无线资源交易2.2.2能源与带宽/延时之间的权衡2.2.3能量和天线数量的权衡2.2.4能量和编码方案之间的权衡2.3在蜂窝网络中使用资源交易的样本案例研究2.4在家庭基站网络中使用资源交易的样本案例研究2.4.1系统模型2.4.2下行链路信道中的能耗模型2.4.3绿色无线电的频谱配置2.4.4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2.5小结参考文献第3章蜂窝系统中的绿色中继技术3.1简介3.2中继辅助系统的频谱和能量效率分析3.2.1系统模型3.2.2频谱效率分析3.2.3能量效率分析3.2.4观点与讨论3.3harq和h2arq的中继3.3.1h2arq的中继策略3.3.2性能分析3.3.3观点与讨论3.4蜂窝网络中的节能中继节点3.4.1蜂窝系统与功耗模型3.4.2中继节点的配置优化3.4.3室外到室内的中继3.5小结与展望参考文献第4章绿色无线通信与网络的跨层设计和优化4.1不同层的节能设计4.1.1节能硬件平台4.1.2节能os4.1.3节能mac4.1.4节能网络4.1.5节能应用4.2能量静态网络的跨层优化4.2.1网络模型4.2.2网络协议4.3能量动态网络的跨层设计4.3.1硬件和通信4.3.2传感参考文献第5章远距离无线网状网络的节能速率自适应5.1简介5.2研究背景:远距离无线多跳网络5.2.1互连干扰模型5.2.22p mac协议5.3概述:无线网络的速率自适应5.4eraa:节能速率自适应算法5.4.1网络模型与操作5.4.2设计概述5.4.3探测阶段5.4.4自适应阶段5.4.5性能评价5.5小结致谢附录参考文献第2部分绿色有线通信与网络第6章用于ip网络节能的图论算法6.1应用于ges的图论基础6.1.1*短路径树6.1.2边介数6.1.3代数连接性6.2esacon算法6.3estop算法6.4ear算法6.5ges应用实例6.6ges算法的行为性能6.6.1路径长度增加6.6.2链接切断的百分率6.6.3节能6.6.4对通信量利用的影响6.7ges算法的应用实践6.8小结参考文献第7章高性能路由器体系结构设计7.1机遇与挑战7.2体系结构7.3绿色通信工程中的能量感知路由器7.3.1一般问题的形成7.3.2实际探索法7.4路由器中的速率自适应处理7.4.1动态电压和频率测量7.4.2自适应链路速率接口7.4.3多频尺度原型7.5路由器功能的高效体系结构7.5.1路由查找7.5.2包分类器7.5.3数据包队列7.5.4流量管理器7.6小结参考文献第8章可再生能源在聚合光纤网络和云端基础设施的co2排放的影响8.1简介8.2物理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模型8.2.1光网络元素8.2.2计算资源的能量消耗模型8.3能量感知虚拟基础设施计划8.3.1虚拟基础设施问题的公式8.4数值结果8.5小结致谢参考文献第9章计算系统的低功率动态调度9.1带有处理速度限制的任务调度9.1.1节能感知处理的例子9.1.2作为窗口平均比率的时间平均9.1.3关于窗口平均期望9.1.4一个任务类型的例子9.1.5任务调度的线性分式规划9.1.6虚拟队列9.1.7漂移加罚比率9.1.8任务调度算法的性能9.1.9仿真9.2通用特征的优化9.2.1映射到任务调度的问题9.2.2常用算法9.2.3随机的任务到达和流控制9.2.4随机任务调度的仿真与适应性9.2.5任务调度:扩展与延伸阅读9.2.69.2节的练习9.3对随机观察事件做出反应9.3.1无线智能装置的高效计算和传输9.3.29.3节的练习9.4小结附录有限时间收敛定理参考文献第3部分智能电网通信与网络第10章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及其应用10.1简介10.2ami及其应用10.2.1背景10.2.2ami基础设施10.2.3ami基础设施的标准化10.2.4先进的dms应用10.3scada系统——电力公司监测和控制网络及其应用10.3.1背景10.3.2scada系统组件10.3.3scada系统中的通信协议10.3.4配电自动化10.4小结参考文献第11章智能电网需求响应11.1需求响应概述11.1.1需求响应重要性11.1.2传统电网的需求响应11.1.3智能电网新需求11.2智能电网代表性的需求响应算法11.2.1分类11.2.2用户利润优化算法11.2.3降低电力公司运营成本11.2.4社会福利*大化11.3需求响应分析方法总结与未来趋势11.4小结参考文献第12章智能电网环境中的绿色无线蜂窝网络12.1简介12.2背景12.2.1绿色无线蜂窝网络12.2.2智能电网12.3系统模型12.3.1协同多点传输通信12.3.2蜂窝网络中的服务阻塞概率模型12.3.3基站电力消耗模型12.4问题描述12.4.1蜂窝网络水平对策12.4.2智能电网水平对策12.5对于提出的二水平对策的分析12.5.1蜂窝网络水平对策的分析12.5.2智能电网水平对策的分析12.5.3二水平对策的斯坦科尔伯格均衡的存在性12.5.4二水平对策的斯坦科尔伯格均衡的唯一性12.6仿真结果和讨论12.7小结参考文献
绿色通信与网络 作者简介
F.Richard Yu是加拿大渥太华市卡尔顿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系统和计算机工程系的一名副教授。2003年,他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02~2004年,他参与了瑞典隆德爱立信公司的第三代蜂窝网络的研究和开发工作。2005~2006年,他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创业公司研发无线通信技术和该领域更为先进的技术。2007年,他加入了加拿大渥太华市卡尔顿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系统和计算机工程系。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跨层设计、安全性以及无线网络中服务质量的部署。
他分别获得了2012年的卡尔顿研究成就奖,2011年安大略省的早期研究者奖,2010年的IEEE/IFIP TrustCom贡献奖,2009年的加拿大创新基金会颁发的领导机会基金奖,2009年IEEE/IFIP TrustCom以及2005年网络研究国际大会的论文奖。
Yu博士是IEEE的高级成员,他同时担任多个期刊的编委,包括IEEE车辆技术、IEEE通信调查和教程、ACM/Springer无线网络、EURASIP无线通信网络、点对点模式及传感器无线网络、Wiley安全和通信网络期刊,以及无线通信和网络国际期刊。他还担任IEEE系统杂志的智能电网通信系统研究方向特刊的客座编辑。他曾担任众多会议的技术方案委员会委员,如第13届IEEE CCNC、2012年INFOCOMCCSES、2012年ICCGCN、2012年VTC、第11届Globecom、2011年INFOCOMGCN、2010年INFOCOMCWCN、2009年IEEE IWCMC、2008年VTC和2007年WINITS等会议的技术方案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2010年ICST Qshine的出版主席和2009年ICUMTCWCN会议的联合主席。
Xi Zhang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西安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利哈伊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并获得安娜堡密歇根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系统)博士学位。
他目前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网络与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副教授和主任。1984~1989年,他任北京信息技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系统工程部门助理教授和主任。通过中国教育委员会奖学金的资助,他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学院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进行了深造。他参与了新泽西美利山AT&T贝尔实验室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研究部门和新泽西弗洛厄姆公园AT&T实验室的研究。他发表了200多篇无线网络和通信系统、移动计算、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建模、统计通信、随机信号处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领域的论文。
Zhang博士主要研究移动无线多播网络和系统领域,曾获得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奖。他是IEEE通信协会特聘讲师。他曾获得2007年IEEE GLOBECOM、2009年IEEE GLOBECOM和2010年IEEE WCNC论文奖。他在2006年因其研究方面的优异表现从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工程学院站获得了TEES优 秀青年教师奖。他目前担任或曾担任IEEE通信的编辑、IEEE无线通信的编辑、IEEE车辆技术的副主编、IEEE通信期刊特刊高速车辆的宽带无线通信的客座编辑、IEEE通信期刊特刊无线视频传输的客座编辑、IEEE通信的副主编、IEEE通信杂志特刊合作无线网络的发展客座编辑、IEEE通信杂志特刊下一代CDMA与4G无线应用的OFDMA的客座编辑、
John Wiley杂志的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方向的编辑、计算机系统网络和通信期刊的编辑、John Wiley杂志安全和通信网络的副编辑、计算机通信领域Elsevier期刊编辑,Elsevier旗下的计算机通信研究方向的编辑、John Wiley期刊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的特刊下一代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的客座编辑。
他经常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提案审查小组工作。他是现任且曾担任2011年IEEE GLOBECOM会议的技术方案委员会(TPC)主席,2012年IEEE INFOCOM的技术方案委员会的区域主席,2012年INFOCOM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绿色网络和智能电网工作组的联合主席,2012年IEEE ICC绿色通信与网络工作组的TPC联合主席,2011年IEEE INFOCOM绿色通信与网络工作组的联合主席,2011年IEEE ICDCS数据中心的性能工作组的TPC总联合主席,2011年ACM MobiCom会议的分组会/展示组/海报组主席,2010年IEEE INFOCOM的TPC副主席,2010年ACM Qshine的总主席,2009年IEEE INFOCOM小型会议的TPC联席主席,2008年IEEE GLOBECOM会议的无线通信研讨会部分的TPC共同主席,2008年IEEE GLOBECOM会议的信息与网络安全研讨会部分的TPC共同主席,2006年、2007年和2008年IEEE/ACM国际跨层优化无线网络研讨会的研讨会主席,2006年、2007年和2008年IEEE/ACM IWCMC会议的TCP主席,2008年IEEE INFOCOM的展示组/海报组主席,2007年IEEE INFOCOM的学生旅行资助联合主席,2010年ACM Qshine主席,2007年IEEE ICCCN的联合主席,2007年IEEE/ACM MSWiM和2006年IEEE Qshine海报组主席、Qshine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席,2007年IEEE/ACM Qshine和2005年WirelessCom的宣传主席,2007年IEEE ICCCN跨层优化的无线网络和多媒体通信和2004年IEEE Qshine WiFi热点/无线局域网和服务质量部分的小组成员。他曾担任超过100个 IEEE/ACM会议的TPC会员,包括IEEE INFOCOM、IEEE GLOBECOM、IEEE ICC、IEEE WCNC、IEEE VTC、IEEE/ACM Qshine、IEEE WoWMoM、IEEE ECCCN等。
Victor C.M.Leung 1977年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电子工程学位和应用科学学士(荣誉称号),并作为应用科学学院毕业班领头人物被授予APEBC金奖。他得到了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理事会研究生奖学金,并进入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于1981年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1981~1987年,Leung博士是MPR Teltech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主要研究卫星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分析。1988年,他在中国香港大学
作为一名电子系讲师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89年,他作为一名教员回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目前已经是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和高级电信工程的TELUS流动研究主席。他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计算信息和认知系统研究所的成员,还是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兼职/客座指导教师。Leung博士曾合作撰写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并且有些论文被选为好论文。他的研究方向是架构和协议设计、计算机和电信网络管理算法及性能分析、无线网络和移动系统的当前焦点。
Leung博士是一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注册专业工程师。他是一名IEEE会士、加拿大工程师协会会员和加拿大工程院研究员。他是一个杰出的IEEE通信学会讲师。他是IEEE电脑期刊、IEEE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通信和网络,以及其他一些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此前,他曾担任IEEE无线通信系列、无线通信和车辆技术的编委。他曾受邀成为多个期刊特刊的客座编辑和多个国际会议的技术方案委员会成员。他担任2012年INFOCOM中国客户服务组、2012年ICC会议GCN工作组、2012年CIT会议、2012年FutureTech、2011年CSA的总联合主席。他是2012年IEEE WCNC的MAC和跨层设计跟踪的TPC联合主席。他主持了2008年IEEE VTC秋季无线网络和认知无线电跟踪的TPC委员会。他是2010年AdhocNets、2010年WC、2007年Qshine的主席和2006~2008年IWCMC下一代移动网络的研讨会主席。他是2011年中国客户服务组、2011年IEEE INFOCOM移动世界和GCN组、2010年BodyNets、2010年INFOCOM会议CWCN组、2010年IEEE GLOBECOM会议ASIT组、2010年IEEE CCNC会议移动世界、2009年IEEE EUC和2006年ACM MAWIM的联合主席和2005年IEEE WCNC的TPC副主席。他是温哥华分会百年纪念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