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无缆潜水器技术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无人无缆潜水器重要组成、功能原理、操作技术、发展趋势等,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当前国内外无人无缆潜水器技术的进展,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无人无缆潜水器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可为从事潜水器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发,提高我国在无人无缆潜水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
无人无缆潜水器技术 目录
1 绪论1.1 无人无缆潜水器的概念1.2 无人无缆潜水器的任务使命1.3 无人无缆潜水器的分类
2 无人无缆潜水器的组成2.1 无人无缆潜水器系统组成及概述2.2 典型无人无缆潜水器系统组成
3 无人无缆潜水器总体方案设计技术3.1 总体方案设计基本方法3.2 艇型设计技术3.3 艇体结构设计3.4 性能计算
4 无人无缆潜水器承压结构和密封技术4.1承压结构设计技术4.2 密封设计技术
5 无人无缆潜水器推进与操纵技术5.1 概述5.2 无人无缆潜水器操纵性分析5.3 无人无缆潜水器操纵推进设计5.4 操纵性试验
6 无人无缆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技术6.1 无人无缆潜水器导航定位技术概述6.2 惯导或罗经与水声计程仪组合导航技术6.3 水声信标辅助导航技术6.4 海底地形辅助导航技术6.5 无人无缆潜水器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6.6 无人无缆潜水器导航技术展望
7 无人无缆潜水器水下通信技术7.1 无线传输技术概述7.2 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7.3 通信技术介绍7.4 在无人无缆潜水器上的应用7.5 未来发展方向
8 无缆潜水器安全自救技术8.1 潜水器安全自救技术总体概述8.2 潜水器安全自救技术原理分析8.3 潜水器安全自救技术模式分类8.4 潜水器安全自救技术可靠性分析
9 无缆潜水器能源技术 9.1 前言9.2 无人无缆潜水器能源的分类及特性9.3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9.4 二次锂离子电池水下能源补充9.5无人无缆潜水器能源技术发展趋势
10 无人无缆潜水器浮力调节技术10.1 概述10.2 无人无缆潜水器浮力调节技术原理分析10.3 无人无缆潜水器浮力调节技术分类10.4 无人无缆潜水器浮力调节驱动与控制技术10.5 无人无缆潜水器浮力调节关键技术
11 无人无缆潜水器布放与回收技术11.1 潜水器布放与回收技术的重要性11.2 常见潜水器布放与回收方法综述11.3 滑道式布放与回收技术11.4 潜水器布放与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无人无缆潜水器智能规划与控制技术12.1 引言12.2 智能规划体系结构12.3 任务规划12.4 路径规划12.5 局部路径规划12.6 运动控制系统结构12.7 运动控制方法12.8 跟踪控制方法
13 多无人无缆潜水器系统控制技术13.1 多无人无缆潜水器协同作业概述13.2 多无人无缆潜水器协同控制的特点
13.3 多无人无缆潜水器协调控制体系结构设计13.4 多无人无缆潜水器任务分配方法13.5 多无人无缆潜水器协调编队控制方法13.6 多无人无缆潜水器协同导航技术13.7 多无人无缆潜水器协同作业仿真系统开发
14 无人无缆潜水器水下探测作业技术14.1 无人无缆潜水器探测作业技术研究现状14.2 水下探测作业技术14.3 水下探测作业设备14.4 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应用
15 水下滑翔机15.1 概述15.2 当前技术现状15.3 浮力驱动型水下滑翔机15.4 混合推进型水下滑翔机15.5 波浪滑翔机15.6 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索引
无人无缆潜水器技术 作者简介
庞永杰,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导,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海洋空间运载器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多年工作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在船舶操纵性、潜水器及深海资源开发系统设计、船舶水动力计算与实验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参与了多项预先研究和基础科研项目,在水下航行器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取得了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奖各一项、三等奖两项近5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张铁栋,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导,从事水下机器人技术、潜水器技术、潜水器总体设计技术、水下环境感知技术等方向的研究,承担和参加国防基础预研、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实验室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同701研究所、702研究所、719研究所、708研究所、青岛深潜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有科研项目合作。获国防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视频课1项。累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编教材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