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植物生物技术

  2020-07-24 00:00:00  

植物生物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植物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既介绍了基本知识,也反映了该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全书共17章,分三大部分。**部分为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共7章,对离体操作的原理、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植物脱毒与快繁等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系统描述;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共6章,包括基因克隆的方法、转化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技术、转基因检测、转基因植物的遗传及安全评价等;第三部分内容为植物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应用,共4章,主要论述分子标记连锁图构建、植物基因组研究概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应用实例等。
本书是植物科学技术专业的教材,主要用于农林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本书也是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人员的一本有益参考书。

植物生物技术 目录

绪论
**部分 植物组织培养
**章 植物离体遗传操作技术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建设
第二节 培养基配制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离体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胚器官培养
**节 胚培养
第二节 胚珠培养
第三节 胚乳培养
第四节 离体授粉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分化
**节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
第二节 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植物改良
**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
第三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第四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子检测
第五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育种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节 原生质体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节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
第三节 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第四节 原生质体融合
第五节 体细胞杂种核质遗传
第六节 原生质体融合与植物遗传改良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单倍体细胞培养
**节 单倍体的起源和遗传行为
第二节 获得单倍体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第三节 花药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花粉(小孢子)培养
第五节 从雌配子体诱导单倍体植株
第六节 单倍体细胞培养与植物育种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
**节 植物脱毒的原理
第二节 植物脱毒操作技术
第三节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植物基因工程
第八章 植物基因的克隆原理与技术
**节 基因克隆所需要的酶类
第二节 基因克隆需要的载体
第三节 植物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第四节 基因克隆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植物转化载体的构建
**节 植物基因工程载体的种类和特征
第二节 根癌农杆菌Ti质粒
第三节 T-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四节 T-DNA转移的机制
第五节 植物基因转化载体系统
第六节 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
第七节 无选择标记基因植物转化系统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和方法
**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遗传转化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的检测
**节 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第二节 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转基因植物的遗传
**节 转基因的整合位点和拷贝数对其功能表达及遗传的影响
第二节 转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第三节 转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遗传传递规律
第四节 转化方法对整合的外源基因结构及遗传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
**节 转基因植物应用概况
第二节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第三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植物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
第十四章 植物遗传标记与分子标记图谱构建
**节 遗传标记
第二节 分子标记技术
第三节 高通量分子标记和自动化分析技术
第四节 标识间联系及标记间相互转化
第五节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第六节 质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第七节 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植物基因组研究
**节 结构基因组学研究
第二节 比较基因组研究
第三节 功能基因组研究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节 作物育种基础与环节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三节 MAS与表型选择的比较
第四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策略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应用MAS育种的研究实例
**节 分子标记与资源评价
第二节 分子标记与亲本选配
第三节 MAS增强作物抗病性
第四节 MAS提高玉米杂种产量
参考文献 植物生物技术

http://book.00-edu.com/tushu/kj1/202007/263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