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力学及相关研究进展-程昌钧教授从教五十年及七十寿辰贺论文集 节选
nbsp; 言
今年是程昌钧教授从教五十年,恰逢程老师七十寿辰。在这特殊的时刻,我们怀着对她
的深深敬意,编辑出版了这本论文集,并以此作为众多学生对她从教五十年和七十华诞的一
份贺礼。
程昌钧教授五十年来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非线性固体力学的理论、
方法和应用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分析
和设计依据。主要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线性弹性结构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主要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弹性杆、梁、桩基、
薄板、厚板等,特别是开孔板壳结构力学行为分析的建模;理论分析及变分原理;结构静动
力学行为的非线性分析;结构的屈曲、分叉和稳定性的理论、数值方法和应用;热、电磁弹
性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工程中力学问题的建模、数值模拟方法;桩基非线性静动力学行为的
理论与计算方法等。
(2)粘弹性理论的应用、数值方法及稳定性控制。主要包括线性和非线性粘弹性力学
问题的建模;对应原理与粘弹性结构的变分原理;求解粘弹性力学问题的计算方法与数值模
拟方法;粘弹性结构静动力学的响应分析、动力稳定性与控制;粘弹性结构的参数激励与参
数共振;粘弹性介质的散射和逆散射问题及模量的反演方法等。
(3)非线性弹性材料孔穴的静动态生成与微孔增长。主要包括超弹性材料、热超弹性
材料和组合超弹性材料的静态孔穴生成与增长问题;超弹性材料、热超弹性材料和组合超弹
性材料的动态孔穴生成及演化问题;“缺陷超弹性材料”的孔穴生成与增长问题;超弹性结
构中预存微孔的增长问题;温度、塑性等因素对孔穴生成与增长的影响等。
(4)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现代数学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利用现代数学的理论、方法和
手段来分析研究固体材料和结构的大变形、屈曲、分叉、稳定性和混沌;非局部断裂力学;
并在推动理性力学在中国的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程昌钧教授撰写了多部有特色的教材和专著,主编了多种学术论文集,并与她的
合作者及学生撰写了涉及学术和各种工程应用问题的学术论文及教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在
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程昌钧教授从教五十年来,辛勤耕耘,甘为人梯,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默默倾注着
自己的心血,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是一位深受尊敬和爱戴的学者和老师。由于时间所限,
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都是曾经或正在师从程老师的大部分弟子近期的研究成果,它的出版旨
在弘扬程昌钧教授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及她在固体力学研究和力学教育方面的贡
献。同时,希望这本论文集的出版,能对固体力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有所
启迪。
借此机会,谨代表全体学生衷心祝愿程老师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继续为科学和教
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编者
‘ 2007年10月
固体力学及相关研究进展-程昌钧教授从教五十年及七十寿辰贺论文集 作者简介
p>程昌钧教授简介
程昌钧(Cheng Changdun)1937年3月生,四川重庆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8年9月一1954年9月,在重庆市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读初中和高中;1954年9
月一1958年9月,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兰州大学数
学力学系工作,并参与组建兰州大学力学专业和力学实验室。在兰州大学执教38年。于
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7年一1988年获中英
友好奖学金,作为高级研究者,赴英国诺丁汉大学理论力学系进行合作研究,合作教授为英
国皇家学会会员A.J.M.spencer。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学科
点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调入上海大学工作,任理学院力学系、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
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组建上海大学力学系,担任首届系主任,同时组建上海大学固
体力学实验中心,担任首届固体力学实验中心主任。
1990年10月起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同时
自1990年起担任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和第七届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80年起任
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主任。2007年,任中国力学学会
第八届理事会特邀理事,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2年~1997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92
年一1997年为第四次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委员、常务委员、科协副主任;1996年为
第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一1997
年担任第三届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2003年参加了上海市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先后担任《甘肃科学》、《固体力学学报》等报刊编委,《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
等职。为一些国际性刊物的审稿人,如《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
neering》、《Engineefing stmctures》、《IntemationalJoum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Joumal 0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Journal 0f Sound and Vibration》、《Nonlinear Dynamics》等。
多次赴英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合
作研究。作为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和主任,多次参与组织
国内“现代数学和力学系列学术会议”(MMM会议)和“国际非线性力学系列学术会议”
(ICNM会议),并主编和副主编相应会议文集多部。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固体力学的一些重要领域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研
究工作。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有非线性弹性结构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包括屈曲、分叉、
稳定性和混沌),线性和非线性粘弹性理论的应用、数值方法及动力稳定性控制,非线性弹
性材料孔穴的静动态生成与微孔增长的理论与方法,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现代数学方法等。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出
版教材、专著、译著、主编论文集等10余部(册)。先后主持教育部《新世纪网络工程项
目》——全国普通高校材料力学试题库等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和上海市教委实验室建设
项目等1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约50篇。
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基础课、主干课、学位课和选修课20余门,主要的有:理
论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板壳理论、变分法与有限元、高等弹性力学、非线性弹性力
学、连续统力学、结构的屈曲与分叉、弹性稳定性理论、热弹性力学、固体力学进展、力学
中的现代数学方法等。指导和培养硕士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博士后研究人员2
人。其中,许多学生毕业后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骨干,不少人已经
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课程首席教授、系主任、杰出青年基金获
得者、墩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及教学奖3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10
余项。“分支理论的应用及其数值方法”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分支问题的
数值计算方法》获得甘肃省第二届优秀图书奖;“结构的屈曲、分叉与非线性分析”获得
1992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工程结构的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获得1994年甘肃省科
技进步三等奖;“工程结构中的分叉问题的分析与计算”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粘弹性力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获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弹性力学》获1997
年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弹性力学课程建设与试题库》获2001年上海市优秀教学
成果二等奖。
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教育部、国家劳动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
师;1999年获上海市“三/M'’红旗手称号;1999年6月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
员;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03年被评
为上海市教学名师等。
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她都始终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