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生物化学

  2020-07-24 00:00:00  

生物化学 本书特色

创案例版全新教材编写模式,寓实践于课堂理论教学,全面提高     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弥补传统教学之缺憾,致力于培养     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     围绕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章节开头设“学习目标”,     使学习有的放矢,章节后有“小结”归纳,学习内容尽在掌握,学     习效率有效提高     紧扣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全面覆盖知识点与考点。“目标检测”     采用历年护考真题及高仿真模拟试题,学、考互动,直指执业证     书绿色通道     采用国际流行开本,版面新颖、活泼,适应学生阅读习惯。紧跟     护理新技术的发展,增设内容丰富的“链接”,提升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视野,为培养未来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打好基础     全部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全面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

生物化学 节选

版前言
    本教材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
材”之一。教材供医学高职(五年制)各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自学考
试等学习用书。
    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贯彻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原则,并体现职业教育的3个“贴
近”:贴近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贴近岗位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培养要求的标准;贴
近受教育者的心理取向和所具备的认知、情感前提。教材围绕培养目标,兼顾学生特点,内
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每章节的内容之前列出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链接”和“案例”,对正文内容给予必要的引申和扩展。每节内容后有
小结及目标检测题,以利于学习掌握主要内容。教材内还有实验指导、教学基本要求和学
时分配建议,教师可根据专业、学时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本教材**版出版至今已有四年,在全国医药卫生类院校得到广泛使用。此次在**
版基础上进行修订,整体格式、风格保留了**版的优势,主要变动有:①对个别章节作了
调整和补充。②补充了一些新概念。③增加了与生物化学相关的临床案例,加强基础与临
床,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o④目标检测中增加和调整了题型,突出实践性
和应用性,并与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相衔接o⑤调整了部分实验内容。⑥制作了课件、
光盘。
    本教材编写是在全国卫生职业教学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指导下进行的。各位编者以认
真严谨的态度,科学扎实的作风,投入编写工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聂书萍、代林远老师在
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王利平老师协助整理了第二版教材文稿;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由于本人学识水平和能力有限,本教材存在诸多不足,敬请同行专家、学生和读者予以
批评指正。
程  伟
2007年6月

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代谢实际就是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在体内进行分解时首先分解成为氨基酸,然后再进
一步代谢,所以氨基酸代谢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中心内容。蛋白质所提供的氨基酸不仅在合成蛋
白质和合成其他含氮代谢物方面很重要,而且氨基酸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是
其他物质不能替代的。为此,本章首先讨论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然后重点介
绍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米勒合成了氨基酸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研究生,23岁的米勒提出了在容器中人工合成氨基酸。米勒的导师是
曾获过诺贝尔奖的尤里教授。米勒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玻璃容器,为了验证实验合成的复杂化合物一定不
是活细胞形成的,他先把仪器抽成真空,并用130℃高温连续消毒l8h,然后再通入氨、甲烷、氢气,这些气
体混合的比例与推测的原始大气基本相同。实验采取连续的电火花来供应能量,模拟地球在原始时代频
繁的闪电现象。实验的第8天容器中出现了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重要的氨基酸。米勒把小小的容
器变成浓缩了的原始地球,重演了几十亿年前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奇迹,展示了原始地球合成有机物的生
动图景。人工合成氨基酸的成功,震动了整个生物界。现在,科学家们又在宇宙空间发现了氨基酸,这些
发现给了人们新的重要线索去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学习目标
1.熟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解释氮平衡、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3.说出8种必需氨基酸的名称
一、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参与构成各种细胞组织是蛋白质*重要的功能。膳食中必
须提供足够质和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更新和修复。
    体内具有多种特殊功能的蛋白质,例如酶、多肽类激素、抗体和某些调节蛋白等。蛋白质具
有催化、运输、免疫、代谢调解等作用。可以说,蛋白质是整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体内蛋白质分解成为氨基酸后,经脱氨基作用生成的a一酮酸可以直接或间接参加三羧
酸循环氧化分解,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的17kJ(4kcal)的能量,是体内能量的来
源之一。成人每日约有10%~1 5%的能量来自蛋白质,蛋白质的这种功能可由糖及脂肪
来代替。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
    氮平衡(nitrogen balarIce)指每日摄入食物中的氮量与排泄物的氮量的比例关系。由于蛋
白质含氮量平均为16%,食物中的含氮化合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故氮平衡可反映体内蛋白质
每日代谢概况。
    1.氮总平衡摄入氮一排出氮,反映蛋白质合成量与分解量平衡,见于健康成人。
    2.氮正平衡  摄入氮>排出氮,反映部分摄入氮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体内蛋白质合
成大于分解,见于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
    3.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体内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常见于蛋白质供应不足,饥
饿、消耗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等。
    根据氮平衡实验计算,成人每日*低需要量为30~50g蛋白质。由于食物蛋白质不
能全部被吸收利用,为了长期维持氮总平衡,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为80g。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氨基酸静脉营养与临床应用    、
    氨基酸静脉营养指通过静脉输入形式提
供机体生理上蛋白质需要的氨基酸制剂。氨
基酸制剂是人为地按物质含量和比例以各种
结晶氨基酸为原料配制而成的氨基酸混合液。
主要成分是必需氨基酸。其种类大致可分纯
氨基酸营养液、营养代血浆和复合营养液。常
用的氨基酸制剂有14氨基酸.800(含14种氨
基酸)、凡命(含17种氨基酸)、复合结晶氨基
酸、复合氨基酸(18F)、支链氨基酸3H(含亮
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注射液。临床上
对进食困难、营养不良、严重腹泻、烧伤、严重
创伤或感染及术后病人常需要补充氨基酸混
合液。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必
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含必需氨基
酸数量愈多,种类愈丰富,比例愈接近人体
蛋白质,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与利用,其
营养价值越高。一般说,动物蛋白质的营养
价值高于植物蛋白质。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有8种
氨基酸是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
由食物供给,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essentiaI
 aminoacid),它们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
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
氨酸。其余12种氨基酸也是机体需要,但
体内可以合成,不必依赖于食物供给,称为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acid)。
    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则必需氨基酸可以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
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例如谷类食物富含色氨酸而赖氨酸较少,豆类蛋白质富含赖氨酸而色氨
酸较少,两种食物混合食用,可明显提高营养价值。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维持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参与多种重要
的生理活动;氧化供能。氮平衡又分为氮总平衡、氮负平衡和氮正平衡。氮平衡反映体内摄入氮量与体内
排出氮量的平衡状况,也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平衡状况。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种类
是否齐全及各种氨基酸数量与人体蛋白质是否相似,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
我回营养学会推荐为成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80g。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使用,若必需氨基酸可跺
   
I互相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称为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小结
一、选择题
A型题
1.某人摄取60g蛋白质,其中5g未被消化,经过24h后从尿中排出20g氮,他处于    (    )
  A.总氮平衡    B.负氮平衡    C.正氮平衡
  D.必须明确年龄而后判断    E.必须明确性别而后判断
2.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来源是    (    )
  A.在体内可由糖转变生成
  B.在体内能由其他氨基酸转变生成
  C.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获取
  D-在体内可由脂肪酸转变生成
  E.在体内可由固醇类物质转变生成
3.有关氮平衡的正确叙述是    (    )
  A.每日摄入的氮量大于排出的氮量,为正氮平衡
  B.氮总平衡见于健康妇女
  C.氮总平衡常见于儿童
  D.氮平衡实际上是表示每日氨基酸进出人体的量    ’
  E.氮正平衡,负平衡均见于正常成人
二、填空题
1.氮平衡分为 生长期儿童应为氮的    平衡。
2.人体必需氨基酸有    种分别是     03.成人每日*低需要    g蛋白质,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为    g。
三、名词解释
1.氮平衡2.必需氨基酸3.蛋白质互补作用
四、思考题
1.试分析儿童、孕妇和术后病人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比正常人多的原因。
2.为什么提倡食品多样化?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生物化学

http://book.00-edu.com/tushu/kj1/202007/263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