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

  2020-07-24 00:00:00  

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 目录

跋**篇 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与自然综合体的发展第1章 地理学的性质、发展与组织层次系统1.1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1.1.1 地理学的性质1.1.2 地理学的发展过程1.1.3 中国地理学的近、现代发展历程1.2 地理学分科与研究对象1.2.1 地理学的分科体系1.2.2 自然地理学1.2.3 人文地理学1.2.4 技术地理学1.3 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综合自然地理学1.3.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1.3.2 新技术手段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2章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建立与理论拓展2.1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建立2.1.1 开展全国自然区划和编制1:100万土地类型图促使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建立2.1.2 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理论,助推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形成2.1.3 开设专业课程与招收研究生,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培养人才2.1.4 举办讲习班和成立教学研究会,推动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2.2 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拓展与理论探索2.2.1 土地系统研究2.2.2 综合自然区划与自然地域系统研究2.2.3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2.3 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第3章 自然地理综合体3.1 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思想与发展3.1.1 我国自然地理综合体思想的萌芽3.1.2 国外自然地理综合体思想的形成3.1.3 自然综合体的发展3.2 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特点3.2.1 综合性3.2.2 区域性3.2.3 等级性3.2.4 动态性3.2.5 稳定性3.3 对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研究3.3.1 土地类型演变过程3.3.2 土地类型与综合自然区划结合研究的范例3.3.3 区域划分与区域发展研究参考文献第二篇 自然综合体的整体性、分异规律与区域划分第4章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1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4.2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组分结构及其特征4.2.1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组分结构4.2.2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结构格局的多样性与环境组分的作用4.3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4.3.1 空间结构特征4.3.2 核心活动层及其整体性4.3.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4.4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整体性4.4.1 能量交换4.4.2 物质交换参考文献第5章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5.1 地域分异及其尺度5.1.1 地域分异的含义5.1.2 地域分异的尺度5.2 地带性分异规律5.2.1 地带性学说5.2.2 大陆纬度地带性5.2.3 大洋表层纬度地带性5.2.4 案例——陕西省水平地带性规律5.3 非地带性规律5.3.1 海陆分布不均导致陆地干湿带分异5.3.2 具有构造与地貌成因的区域分异5.3.3 垂直地带性分异5.3.4 案例——陕西省非地带性分异规律5.3.5 地方性的地域分异5.3.6 微域性的地域分异5.4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5.4.1 等级关系5.4.2 成因关系5.5 关于三维地带性5.5.1 三维地带性的概念5.5.2 特罗尔在喜马拉雅山系如何研究三维地带性参考文献第6章 综合自然区划与区域发展6.1 综合自然区划的理论与实践6.1.1 综合自然区划的概念6.1.2 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论6.1.3 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简析6.1.4 综合自然区划的步骤与方法6.1.5 山地综合自然区划问题6.2 综合自然区划方案评价6.2.1 我国有代表性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介绍6.2.2 对我国几个主要综合自然区划方案的评述6.3 综合自然区域发展与整治6.3.1 区域的特点6.3.2 区域发展与整治研究的内容参考文献第三篇 土地类型、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图的编制第7章 土地类型与土地生态设计7.1 土地的基本含义7.1.1 劳动人民给土地赋予的名称举例7.1.2 土地科学名称的形成7.1.3 土地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7.2 土地类型形成的机制7.2.1 土地类型形成机制是随地区而异7.2.2 陕北黄土高原和银川平原土地类型形成机制分析7.3 土地分级与土地类型划分7.3.1 土地分级7.3.2 土地分类单位的划分7.4 土地类型命名与特征分析7.4.1 土地命名问题7.4.2 土地特征分析的格式与方法7.5 土地类型结构与演变7.5.1 土地类型结构7.5.2 土地类型演变模式7.6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7.6.1 土地覆被变化与内涵7.6.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7.6.3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7.6.4 秦岭近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7.6.5 城郊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以西安市郊区为例7.7 土地生态设计7.7.1 土地生态设计的含义7.7.2 土地形态单位的生态样地7.7.3 土地基本单位的生态设计——陕西省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举例……第8章 农业土地资源评价与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第9章 城镇土地与土地集约利用第10章 土地图编制第四篇 生态环境与人地关系协调第12章 人地关系问题后记

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 节选

《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问题。在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理论拓展方面,从类型、区域和过程三个层面对自然综合体的形成机制、结构格局、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时空多尺度的变化与分布规律等进行论述;在实践应用方面,结合我国有关区域特点,分别阐明其土地资源评价、土地集约节约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生态环境评价及其保护与建设、区域发展与人地关系协调等问题,拓宽和深化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和方法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适合地理科学、土地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学生以及教学与研究人员参考应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 相关资料

插图:(2)垂直分带明显的山地。这种类型山地可按垂直自然带的水平地带性和带层完备程度进行划分,即垂直自然带类型。若山地延伸在两个水平地带内,可将区划界线横穿山地而过。如果山地成为两个水平地带的分界线,可将界线划在山脊。(3)具有水平-垂直地带性的间山盆地山地。这种类型的盆地下陷很深,盆地的特征反映出当地水平地带性特征。因此,盆地可依第一种类型处理,山地可按第二种类型处理。(4)具有隐垂直-水平地带性的高原。这种类型在我国分布很广泛。例如,青藏高原内部、内蒙高原、贵州高原中部等,它们本身都发育水平地带性,但由于其高度较高,对其周围低地来说,它又显示出垂直地带性的特征,称为隐垂直-水平地带性高原。这一类型目前大多数学者仍按水平地带性来处理。(5)具有反垂直-水平地带性的切割高原。这种类型山地在我国西南广泛分布,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河谷。这种高原原面具有第四种类型的特点,被河谷切割的部分由高原面向下至河谷呈反垂直带结构。这种类型的处理办法是高原面按第四种类型处理,河谷盆地按反垂直带处理。(6)具有垂直-水平地带性的斜降山原和斜降山系。这种类型的河谷和盆地下降不深,河谷和盆地带有山地某一垂直带层的性质,同时山地倾斜方向或山地相间分布与纬度变化相同时,又使其带有水平地带的意义。例如,秦岭山地,从秦岭南坡坡麓至山顶随海拔高度增大纬度增高,因此,山地变化是高度与纬度同效应变化的结果。这类山地的处理根据基带层的水平地带性及个体山地垂直自然带结构的完整性的特点进行区划。(7)具有隐垂直-垂直地带性的高原上山地。这种类型山地主要分布在高原上,在高原这样隐垂直带性基础上发育垂直分带的山地。这种山地目前仍按山地一般区划原则进行划分。对上述山地的处理办法是目前多数学者所沿用的办法,但也有的学者对高原的处理提出异议,认为高原应按垂直地带性来处理。

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 作者简介

刘胤汉,男,1928年生,陕西户县人,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195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1960~1961年在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进修“景观学与自然区划”1981年开始招收综合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青年地理工作者曾任教研室主任、学校重点学科“区域地理学”学科带头人、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府参事、陕西省国土规划顾问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届评审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重点科研项目16项,参加“六五”、“七五”国家重点项目和“九五”863-308项目4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10部获围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获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中国地理科学杰出成就奖。

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

http://book.00-edu.com/tushu/kj1/202007/263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