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科技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化境地质学

  2020-07-24 00:00:00  

化境地质学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6篇18章。第1篇为基础理论,主要是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地质理论基础;第2篇为地球环境的内部变化,主要从板块构造理论出发,阐述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3篇为地球环境的外部变化,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外部变化带来的地质灾害;第4篇为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详述了我国几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5篇为城市环境与人体健康,主要介绍了固体废物的处理、地方病的成因和分布;第6篇为环境法规,主要列举了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原则与适用范围。本书主要由黄文辉、曾溅辉主编。

化境地质学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一核心,以典型的环境地质问题、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机制和预防预测措施、环境评价为主线,论述了环境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着重研究了化石燃料等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      本书可作为地质、矿产、石油行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环境地质学” 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灾害地质、环境地质、资源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石油地质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从事油气田和煤田勘探开发工作的生产、科研人员参考。本书主要由黄文辉、曾溅辉主编。

化境地质学 目录


第1篇  基础理论 1  绪论   1.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2  地球环境历史   2.1  宇宙中的地球   2.2  地球上的人类 3  矿物与岩石   3.1  矿物综述   3.2  岩石综述 第2篇  地球环境的内部变化 4  板块构造   4.1  大陆漂移学说   4.2  板块构造学说   4.3  板块构造运动的证据   4.4  板块边界的类型   4.5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速度、方向 5  地震活动   5.1  地震的基本概念   5.2  地震的成因   5.3  地震的主要类型   5.4  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震灾害的特点   5.5  地震的前兆和监测   5.6  地震预报的现状   5.7  地震的避震方法   5.8  我国地震带分布   5.9  唐山地震   5.10  汶川地震 6  火山活动   6.1  火山活动概述   6.2  火山活动的成因   6.3  火山的影响   6.4  火山分布 第3篇  地球环境的外部变化 7  滑坡与泥石流   7.1  滑坡   7.2  泥石流 8  河流与洪灾   8.1  河流   8.2  洪灾 第4篇  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 9  我国
化境地质学

http://book.00-edu.com/tushu/kj1/202007/263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