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学-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
|
2020-07-13 00:00:00 |
|
地球生物学-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内容简介
《地球生物学》适合层次的战略和管理专家,古生物学、生物学、地质学、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海洋科学等师生阅读,是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把握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的重要指南,也是科技管理部门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也是生物学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权威读本。
地球生物学-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目录
目录 总序i 前言vii **章地球生物学概述1 **节地球生物学的定义、学科地位与发展现状1 一、地球生物学的定义1 二、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3 三、地球生物学的学科地位4 四、地球生物学的特点4 五、国际地球生物学的发展现状5 六、中国地球生物学的发展现状11 第二节地球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进展、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15 一、地球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进展15 二、地球生物学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23 三、地球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重点和应用前景25 参考文献29 第二章早期生命起源、演化及其环境背景38 **节宜居行星的形成与地球生命起源38 一、早期地球环境与生命起源39 二、氢、氮、磷和金属蛋白等生源要素的形成环境44 三、*早的生命记录与早期生物圈46 第二节前寒武纪主要的微生物功能群及其演化51 一、厌氧微生物与化能自养微生物群52 二、光合自养微生物的出现及其对大气海洋系统的影响54 三、真核生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57 第三节大气成氧、海洋化学演化与微生物相互作用60 一、大气成氧事件与大气圈演化阶段60 二、海洋氧化与海水化学条件演变67 三、大气海洋系统演化与微生物相互作用73 第四节未来突破方向80 一、大气成氧机制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过程80 二、海洋化学转换对元素化学循环的影响机制81 三、地球早期环境演变对生命演化的控制机制81 参考文献一82 第三章新元古代以来生态系统的演变和环境背景102 **节新元古代地球环境与后生动物起源、辐射103 一、新元古代环境背景103 二、埃迪卡拉纪动物起源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104 三、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生物演化与环境的关系109 第二节古生代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演变与环境背景112 一、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环境背景113 二、海洋生态系统演变与生物辐射事件115 笫三节古生代三叠纪海洋生物灭绝事件122 一、奥陶纪末期生物灭绝事件125 二、泥盆纪生物灭绝事件127 三、石炭纪中期生物灭绝事件128 四、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集群灭绝事件130 五、三叠纪末期生物灭绝事件131 第四节未来突破方向132 一、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132 二、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统计132 三、地质事件过程的异同对比和模式分析133 四、生物灭绝的环境机制133 参考文献136第四章地质微生物功能群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环境变化 的响应与反馈149 **节重大地质突变期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对环境的响应149 一、碳循环异常149 二、硫循环异常156 三、氮循环异常163 四、碳氮硫循环异常记录的生物与大气、海洋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168 第二节地质微生物对地质环境的分子响应169 一、重建古温度的微生物指标170 二、指示古水文事件的微生物指标175 三、重建古大气c02分压的微生物同位素组成177 第三节地质微生物功能群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地质环境的 作用177 一、与甲烷循环有关的地质微生物功能群的地质作用178 二、与硫代谢相关的微生物功能群及其地质作用180 三、与氮代谢相关的微生物功能群的地质作用183 四、参与铁氧化还原的微生物功能群的地质作用190 第四节未来突破方向194 一、重大地质突变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94 二、地质微生物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地质环境的响应195 三、地质微生物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地质环境的作用196 参考文献198 第五章微生物地质作用229 **节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229 一、矿物与生物的协同演化230 二、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模式232 三、半导体矿物与非光合微生物的相互作用232 四、白云石的微生物成因233 五、微生物与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234 六、矿物治理环境237第二节微生物的沉积成岩作用238 一、磷块岩239 二、微生物碳酸盐岩241 第三节未来突破方向244 一、矿物微生物的地质历史意义245 二、在治理污染环境中的应用246 三、微生物通过矿物如何调控全球气候246 参考文献247 第六章极端环境微生物与深部生物圈254 **节微生物对极端物理环境因子的响应254 一、微生物对高温的响应254 二、微生物对高压的响应259 三、微生物对辐射的响应262 第二节微生物对极端化学环境因子的响应265 一、缺氧环境265 二、高盐环境265 三、高酸环境271 四、碱性环境273 第三节生命的边际274 一、能量代谢是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的桥梁275 二、生命演化的分子基础来源于对温度的适应性276 参考文献278 第七章太空环境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及地外生命探测293 **节太空环境对地球环境和生命的影响293 一、宇宙射线对地球环境及生命的影响293 二、大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及生命的影响298 三、小天体撞击对地球环境及生命的影响304 第二节地外生命探测技术306 一、轨道器探测306 二、原位探测技术309 三、地外样品研究314 四、地外智能生命探测技术315 五、地外生命的相似性研究技术316 第三节识别生命在地球以外环境存在的可能性和特征319 一、前生命物质的形成与演化319 二、宇宙宜居住环境的特征分布与探测322 三、火星的可能生命标志信息323 四、木卫二的可能生命标志信息331 五、土卫六的可能生命标志信息333 六、土卫二的可能生命标志信息334 参考文献335 第八章中国地球生物学发展的建议与措施350 一、尽快建立深时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中国研究计划350 二、加强中国地圈生物圈观测网的地球生物学特色356 三、加强地球生物学的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358 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生物学359 参考文献360 关键词索引362 彩图369 目录 总序i 前言vii **章地球生物学概述1 **节地球生物学的定义、学科地位与发展现状1 一、地球生物学的定义1 二、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3 三、地球生物学的学科地位4 四、地球生物学的特点4 五、国际地球生物学的发展现状5 六、中国地球生物学的发展现状11 第二节地球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进展、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15 一、地球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进展15 二、地球生物学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23 三、地球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重点和应用前景25 参考文献29 第二章早期生命起源、演化及其环境背景38 **节宜居行星的形成与地球生命起源38 一、早期地球环境与生命起源39 二、氢、氮、磷和金属蛋白等生源要素的形成环境44 三、*早的生命记录与早期生物圈46 第二节前寒武纪主要的微生物功能群及其演化51 一、厌氧微生物与化能自养微生物群52 二、光合自养微生物的出现及其对大气海洋系统的影响54 三、真核生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57 第三节大气成氧、海洋化学演化与微生物相互作用60 一、大气成氧事件与大气圈演化阶段60 二、海洋氧化与海水化学条件演变67 三、大气海洋系统演化与微生物相互作用73 第四节未来突破方向80 一、大气成氧机制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过程80 二、海洋化学转换对元素化学循环的影响机制81 三、地球早期环境演变对生命演化的控制机制81 参考文献一82 第三章新元古代以来生态系统的演变和环境背景102 **节新元古代地球环境与后生动物起源、辐射103 一、新元古代环境背景103 二、埃迪卡拉纪动物起源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104 三、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生物演化与环境的关系109 第二节古生代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演变与环境背景112 一、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环境背景113 二、海洋生态系统演变与生物辐射事件115 笫三节古生代三叠纪海洋生物灭绝事件122 一、奥陶纪末期生物灭绝事件125 二、泥盆纪生物灭绝事件127 三、石炭纪中期生物灭绝事件128 四、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集群灭绝事件130 五、三叠纪末期生物灭绝事件131 第四节未来突破方向132 一、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132 二、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统计132 三、地质事件过程的异同对比和模式分析133 四、生物灭绝的环境机制133 参考文献136第四章地质微生物功能群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环境变化 的响应与反馈149 **节重大地质突变期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对环境的响应149 一、碳循环异常149 二、硫循环异常156 三、氮循环异常163 四、碳氮硫循环异常记录的生物与大气、海洋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168 第二节地质微生物对地质环境的分子响应169 一、重建古温度的微生物指标170 二、指示古水文事件的微生物指标175 三、重建古大气c02分压的微生物同位素组成177 第三节地质微生物功能群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地质环境的 作用177 一、与甲烷循环有关的地质微生物功能群的地质作用178 二、与硫代谢相关的微生物功能群及其地质作用180 三、与氮代谢相关的微生物功能群的地质作用183 四、参与铁氧化还原的微生物功能群的地质作用190 第四节未来突破方向194 一、重大地质突变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94 二、地质微生物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地质环境的响应195 三、地质微生物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地质环境的作用196 参考文献198 第五章微生物地质作用229 **节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229 一、矿物与生物的协同演化230 二、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模式232 三、半导体矿物与非光合微生物的相互作用232 四、白云石的微生物成因233 五、微生物与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234 六、矿物治理环境237第二节微生物的沉积成岩作用238 一、磷块岩239 二、微生物碳酸盐岩241 第三节未来突破方向244 一、矿物微生物的地质历史意义245 二、在治理污染环境中的应用246 三、微生物通过矿物如何调控全球气候246 参考文献247 第六章极端环境微生物与深部生物圈254 **节微生物对极端物理环境因子的响应254 一、微生物对高温的响应254 二、微生物对高压的响应259 三、微生物对辐射的响应262 第二节微生物对极端化学环境因子的响应265 一、缺氧环境265 二、高盐环境265 三、高酸环境271 四、碱性环境273 第三节生命的边际274 一、能量代谢是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的桥梁275 二、生命演化的分子基础来源于对温度的适应性276 参考文献278 第七章太空环境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及地外生命探测293 **节太空环境对地球环境和生命的影响293 一、宇宙射线对地球环境及生命的影响293 二、大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及生命的影响298 三、小天体撞击对地球环境及生命的影响304 第二节地外生命探测技术306 一、轨道器探测306 二、原位探测技术309 三、地外样品研究314 四、地外智能生命探测技术315 五、地外生命的相似性研究技术316 第三节识别生命在地球以外环境存在的可能性和特征319 一、前生命物质的形成与演化319 二、宇宙宜居住环境的特征分布与探测322 三、火星的可能生命标志信息323 四、木卫二的可能生命标志信息331 五、土卫六的可能生命标志信息333 六、土卫二的可能生命标志信息334 参考文献335 第八章中国地球生物学发展的建议与措施350 一、尽快建立深时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中国研究计划350 二、加强中国地圈生物圈观测网的地球生物学特色356 三、加强地球生物学的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358 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生物学359 参考文献360 关键词索引362 彩图369
|
|
http://book.00-edu.com/tushu/kj1/202007/26306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