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就是书、画独立并行地成为中国艺术的主要形式,沿革至今数千年;而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漫长的岁月中各自独立发展,同时又相关互动的情形,也是世界文明中绝无仅有的实例。我们的先辈将这个现象归纳为“书画同源”,因此中国书画源远流长的演展需要放在一起来诉说。由字而到书画,随着结彼此的是一个重要元素——“线条”。以线写书,以线写画,一根线条可以呈现出或方正或流转的完全不同的面貌。在下面的章节里我们可以凭借留存可见的历史实物,从中国文字的起源开始我们追寻中国书画传统的旅行。我们将发现,这也是一段像我们的先辈一样去发现和创造美的行程,就在那些发黄变暗的绢纸墙壁上,先辈的心血造化遥遥而至,馨香可闻。
书画-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 目录
一、天真古掘的早期中国书画(上古至秦汉)
1.书体的演进
2.帛画和画像砖石
二、风神潇散的委晋六朝书画
1.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书法风格的推进
2.顾凯之及同时代的画家们
三、道法渐成的隋唐五代书画
1.楷书独步的时代
2.山水画面目初成
3.人物画唐风盎然
4.黄徐异体写花鸟
四、收放自如的宋人书画
1.挥洒自我的书家追求
2.演尽南北四时风貌的山水画
3.亲近生活的花鸟风俗画
4.别出新意的人物画
五、复古淡泊的元代书画
1.遗民画家
2.卓有才艺的赵孟?br> 3.山水四家
六、错综繁复的明代书画
1.帖学大盛的明代书法
2.划地立宗的诸家画派
3.成就斐然的职业画家
4.特立独物的画界奇才
七、承创俱卓的清代书画
1.书道中兴的清代书法
2.正传大家论四王
3.禅画相生的四僧
4.异趣独创的扬州八怪
5.宫廷里的外籍画家
书画-中国传统文化双语读本 节选
2.帛画和画像砖石
从现存*早的中国画作品中就可看到它的线性特征。出土于湖南长沙的三幅战国帛画中可见,它们是覆盖在内棺之上的随葬品,为当时贵族葬仪的一部分:其中一幅四周绘有奇形怪状的动植物,中间是难以辨识的文字,称为“缯书”;另一幅左上部分绘着伸爪张翅的龙、凤,右下部绘一位着宽袖长裙细腰服饰、面对龙凤侧身合掌而立的女子;第三幅是华盖之下一位高冠宽袍的男子侧身驾驭着一条巨龙样舟船,船下横躺一鱼,船尾立一鹤。所有形象均为匀细的单线勾勒然后少量敷色,简朴而典雅中融会了想象与写实成分。从画上简明利索的弧形线条看,此时手与工具材料的配合已经熟练。出土于同一地区的两件西汉时代的彩绘“T”形帛画更明确地表达出帛画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马王堆一号汉墓作品为代表,它的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天,右边绘画着金乌圆日和藏有八个小圆日的扶桑树,左边是弯月、蟾蜍、玉兔及奔月嫦娥,中间为象征人类起源的蛇身人首的始祖形象,其下两人对坐;中部为墓主锦衣玉食的尘世生活景象;下部主题图像为巨人立于两条大鱼之上托举着象征大地的平板之物。整个画面从上至下依次表现着天上、人间、地下三界风物,既有神话传说又有生活写实,杂糅一处又界线分明,体现出当时的人既观照生命又关注生活的生存理念。画面上,形象的组合分布已有完整的布局意识,采用的仍是单线平涂画法,与战国时代的三幅作品比较,则线条的穿插圆转更为自然流畅,斑斓的色彩展示出对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的认识与运用。这已是成熟的艺术作品了,当时的艺术创作技法显然有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画像砖和画像石也是葬制的一种,现存实物主要为秦汉魏晋时期墓地的出土物,集中出土于河南、山东及江苏等地。画像砖石有绘画与雕刻两种。仅以绘画为例,可见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一块汉代砖像:两位男子执杖相向而立,其动态神情显示出他们正在交谈。由画面得出的这个观察结果,说明此时画者的技巧已足以表现出他所意愿的对象关系及情态。依然是墨色单线,而忽粗忽细的线条却非毛笔失控造成,它正显示出画者更为纯熟的运笔走线技能。线条不仅能精准地表达造型形象,还能从粗细自如的变化中产生动感,强化形象的正在进行时态,画面因之而生动起来。线条的丰富表现力就这样为人们认识并展现出来。
P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