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

  2020-05-29 00:00:00  

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 本书特色

舒可文长期在艺术与艺术家中观察,并期待从他们的行为、行为背后的观念和观念背后的历史中把握艺术创造的实质。她的那些令人羡慕的评论给了我一个启发,那就是,艺术家犹如一个值得我们探访的“部落”,他们的“文化”灌注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既可以说是神话式的不间断的变奏,也可能是破土重生的“革命”。对这一松散地分布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部落”展开参与观察与访谈,舒可文获得了特殊的洞察力,据此,她为我们书写了一个人类学文本,呈现了一些别致的人文类型。舒可文的这个文本,自身也代表一种艺术人类学的新风范,它不拘一格,以多样化的叙事方式,表达着交织着的叙事具备的丰富内涵。

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 内容简介

舒可文总是能够在**时间里捕捉到你的真实意图,使得你天南地北、河东河西企图伪装、企图推脱的一切都变成想借以遮羞的破布条,然后你只好老实地掏出你心里真实想的那些。  在当代中国艺术纷繁的图景面前,舒可文的艺术时评无论是在切入的视角上还是在叙述的风格上,都可谓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以大文化观小艺术,她隔岸远得其象;以小艺术说大人生,她在场近察其意。这是别人达不到的自如境界。她的艺术“时评”也是一种“实评”,把当代新艺术的发生和艺术家的状态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相信她就在我们中间。  本书是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事件的记录,它提供了多种观察和记录艺术的角度,而不是单一立场的。如果把当代艺术作为社会文化之一种,你就不能拿任何一把简单的尺子来规划它,有时你可以自己充当批评家,而且你的观点完全可以像孩子的脸一样地变化;有时艺术家真实的声音,无论是有说服力的还是矫情的,都是你结识一种见解的机会,有时一个展览可能会意一时之尚,也可能挖掘出你不意之情,但是艺术在表达上的极端方式也许正是其存在的理由。

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 目录

前言
**部分:艺术家的个人理由
蔡国强:在龟兔游戏中
方力钧:暧昧不只是风格
邱志杰:把实验进行到底
刘小东:他是油画家
王广义:小米唯物主义
张晓刚:克制地叙事
艾未未:一个环境方案
展望:让石头上天入海
汪建伟:歌中歌 案中案
刘建华:陶瓷的花样年华
杨茂源:失重写意
陈文波:城市流水线梦想
喻红:双行记录
张卫:虚拟一个竞技场
高氏兄弟:偶然拥抱
宋永红:玩笑开完了之后
俸正杰:鲜艳的浪漫
刘野:天真也是福
冯梦波;好像个“溃克”
曾梵志:主观化之路
王音:不合作有不合作的理由
西客:一个中国艺术收藏家
第二部分:艺术的社会学理由
市场调查:人民的好恶
艳俗不艳俗
随着技术兴奋
让艺术模拟娱乐
水墨春秋
“你拍六我拍六,现在大家都玩肉”
脖子之下,脚踵之上——舍身取艺
对暴力的三种诉讼
上海的抽象绘画
与写实的瓜葛
“艺术是一锅汤”
第三部分:不再“诗意地牺居”
浏览——“偏执”(1998)
灯火阑珊处——“雕塑研究所50年回顾展(1998)
象征性态度的——“我”(1998)
恭候邂逅——“超市”(1999)
来自成都——“视觉的力量”(1999)
美丽并沉重着——“文字的力量”(1999)
米开朗填罗解剖过的尸体在
——“对伤害的迷恋”(1999)
未来,别胡来——“虚拟未来”(2001)
不诗意的人道主义——“档案”(2001)
做一个称职的机会主义者
——在《新潮》杂志首发式上(2001)
外行的规矩——“重新洗牌”(2001)
六个人之间的因果——“报应”(2001)
理智与情感的——“现场”(2001)
……

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 作者简介

舒可文,《三联生活周刊》文化主笔,所开专栏是公共媒体上最著名的艺术评论专栏之一。

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37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