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

  2020-05-29 00:00:00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 本书特色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所用“新音乐”一词,含义更加广泛,即泛指自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西方音乐文化逐步传入,影响不断扩大,逐步融入我国民众的音乐生活之中,并与我国原有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结合之后而产生出的一种有别于传统音乐的各种新型音乐文化样式,它包括音乐家、音乐创作、音乐思想、音乐教育、音乐社团、音乐文化交流、音乐会及演出场所、音乐出版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北京是中国近代新音乐发展*为重要的源头之一,同时也是*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而北京新音乐的发展又尤以北京高等院校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推动力为其*为显著的特点。本书试图文、图、谱并茂地展现出近代北京近百年问新音乐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与风貌,为北京新音乐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 目录

**章 北京的新型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社团
**节 设立专业音乐教育系科的院校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一、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与音乐传习所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二、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到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
1.萧友梅时期
2.杨仲子时期
三、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1.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的初步发展(1902—1937)
2.日伪成立的伪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8—1945)
3.抗战胜利后的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1946—1949)
四、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
五、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
六、北京师范学校艺术科
**章 北京的新型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社团
**节 设立专业音乐教育系科的院校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一、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与音乐传习所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二、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到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
1.萧友梅时期
2.杨仲子时期
三、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1.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的初步发展(1902—1937) 
2.日伪成立的伪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8—1945) 
3.抗战胜利后的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1946—1949) 
四、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
五、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
六、北京师范学校艺术科
七、清华大学的音乐教育与音乐社团
1.起步阶段(1911~1916)
2.发展阶段(1911—1937)
3.曲折阶段(1937—1945) 
4.恢复提高阶段(1946—1949)
第二节 教会创办学校中的音乐教育
一、教会创办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与音乐社团
1.燕京大学音乐系
2.辅仁大学的音乐教育与音乐社团
二、教会创办的中小学校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社团
1.教会创办的中小学校概况
2.北京初等教会学校创办之初的办学特点及音乐课的开展情况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初等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
……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 节选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 作者简介

孟维平,1955年9月生于北京,1968年9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附中及高中,1974年4月赴昌平县高崖口公社北照台村插队落户,1976年1月在昌平县文化馆宣传队任小提琴、二胡演奏员。1979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文革”后首次招生,现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修理论作曲与小提琴,1983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曾任理论作曲指挥系副系主任、音乐教育系系主任,现任器乐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教科所特聘教授、白城师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北京口哨音乐协会顾问。主要担任“中国音乐史”、“中国当代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电脑音乐制作”、“音乐欣赏”、“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小提琴”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负责全校音乐副修的建设与教学工作。参加北京市课题“北京音乐志”、“北京音乐史”,国家级精品课“音乐教育学”、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的研究工作。作为教育部专家组成员,连续多年参加国家新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远程培训工作。独立及合作出版《神州乐话》、《名曲百首赏析》、《音乐鉴赏》、《交响音乐欣赏》、《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中国音乐论辩》等学术著作与教材18部;独立及合作发表《十二延伸律——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在音乐实践中的修正》、《中国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六十年回眸》、《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个新学科的崛起》、《北京高等院校音乐教师教育概况与研究》、《北京近代音乐会演出史研究》、《高师视唱练耳的理论与实践》、《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等学术论文20篇。出版《中国音乐史话》、《怎样用电脑作曲》、《怎样用电脑制作音乐伴奏》、《怎样用电脑制谱》、《音乐剧欣赏入门》等音乐教学光盘6张;创作电视片音乐《神圣的抉择》(首师大同名电视片)、交响诗《噬骄阳》(为北京音乐台“纪念南京大屠杀60周年专题广播”而作)、合唱《老兵方阵颂》,独唱《白桦树》、《妈妈的爱》、《心中的歌》、《许我一个未来》等,为《剑桥少儿英语》等创作儿童歌曲两百余首。曾在北京音乐台主持中国音乐通史栏目《乐话神州》(该节目已由北京电台译成英语在外语台广播)和《乐器》栏目。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深受广大学生爱戴。2010年9月在全校创先争优活动中荣获“育人标兵”光荣称号。

北京近代新音乐发展史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36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