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元.赵孟頫胆巴碑-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2020-05-29 00:00:00  

元.赵孟頫胆巴碑-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赵孟頫与《胆巴碑》
文师华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赵孟頫系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即太祖十一世孙。宋亡后,他隐姓埋名,蛰居故里,寄情翰墨文章。1286年,元世祖派御史程钜夫和道教传人杜道坚到江南“搜访遗逸”,程与杜通过搜访,向元朝统治者荐举20余名汉族杰出的知识分子,赵孟頫排在**位。此时赵孟頫已过而立之年,带着一种极其矛盾复杂的心情,离乡北上,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元仁宗时,官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故人称“赵承旨”,官从一品。卒后,追封“魏国公”,谥号文敏,故后世又称他为“赵文敏”。
赵孟頫早岁临宋高宗的字,中年学智永、褚遂良、锺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后欲展大字,又学李北海、柳公权等。他用笔得古法甚多,结字尤精熟,在继承前人书法遗产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赵体”。赵体的风格特点是笔画含蓄精妙,结体平正秀丽,风格“温润闲雅”、“秀妍飘逸”。在书法史上,赵孟頫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中的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临摹的主要书体之一。
《胆巴碑》是赵孟頫楷书代表作之一,全称《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又称《帝师胆巴碑》。纸本,墨迹本,乌丝方格。赵孟頫撰文并书,书于元延祐三年(1316)。原卷纵33.6厘米,横16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卷是赵孟頫奉元仁宗皇帝敕命,为龙兴寺撰写的碑文,叙述元朝帝师胆巴出家的事迹和弘扬佛法的功德。据《元史》卷202《释老传》及本文记载,胆巴是西番突甘斯旦麻人,童子时出家。至元七年(1270),他随帝师巴思八来到中国,曾在五台山建立道场。元贞元年(1295),他在龙兴寺期间上书皇太后,奉仁宗为龙兴寺大功德主,那时仁宗还没有被立为太子。胆巴命寺内僧众“日讲《妙法莲华经》”,用这种办法召集神灵,护佑仁宗身体,让他承受无量福泽。胆巴于成宗大德七年(1303)圆寂。仁宗登基后,追谥胆巴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皇庆元年(1312),仁宗曾敕命赵孟頫撰文并书,刻碑于大都某寺中。至延祐三年(1316),仁宗又应龙兴寺僧之请,复敕命赵孟頫为文并书,刻石于真定路龙兴寺中。此卷就是赵孟頫第二次为胆巴撰书的碑文。
此时的赵孟頫以集贤学士的高位,又以63岁高龄,奉敕刻意书丹,用笔犹饶有风致而神力老健,点画顾盼,无一笔失度。此碑用笔均匀圆润,婀娜中含刚劲,起笔收笔,皆具筋骨;结体略取横势,重心安稳,撇捺舒展;字形秀美,法度谨严,温顺典雅的神采之中蕴藏着铁画银钩,充分表现了“赵体”的风格特点。
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说,元代有赵孟頫,就像晋代有王羲之、唐代有颜真卿,此三人都是书坛盟主,充分肯定了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用。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元代形成了风格鲜明的赵派书家群,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鲜于枢、邓文原、康里巎巎等都受到赵书的熏陶。赵书还影响到明代书坛,直到晚明出现了一批崇尚个性解放的书家,才打破赵书风靡天下的局面。到清代,乾隆皇帝酷爱赵书,使赵书再度风靡朝野。清代中期的刘墉、梁同书、梁巘、张照等众多著名书法家,现当代的书法大师沈尹默、吴玉如、启功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赵孟頫温润秀雅书风的影响。

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元.赵孟頫胆巴碑-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元.赵孟頫胆巴碑-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36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