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国画批判-当代国画大师难产之我见 本书特色
本书从文化传统的失落(包括国学传统、书法、文学修养、传统师资等的若却)、文化生产资料的匮乏、基础绘画教育的新八股、收藏文化的衰微、国画家的正名、失传统与空创新、当代画派的消长与衰微、国画评论的远离、西画民族化、国画走向世界等十大方面对当代为什么出不了国画大师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全书论之有据,摆事实、讲道理,语言生动活泼,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开阔的视野,对未来的国画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百年国画批判-当代国画大师难产之我见 内容简介
看了张良玉先生写的这本书,我深感作者的真诚与率真。他怀着满腔热情和负责精神,独立思考问题,真诚地在思考民族绘画的复兴。由于真诚,无个人私利,他能说出与众不同的真话,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他在为基层画家,特别是为基层老画家、青年弱势群体画家说话,浩然正气,语出惊人。这本书,重深入下层调查研究,勤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独立思考,能解释世界。这种书上层圈子内的人写不出。如果作者不博览群书,独立悟道,也不会写得那么博大而深入。
总之,我认为,对于画家、评论家、教育家、收藏家以及这方面的行政管理者,特别是学画的青少年,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阮宗华 前中国画研究院史论研究室主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百年国画批判-当代国画大师难产之我见 目录
序(阮宗华) / 001
绪 言 / 001
第 一 章 文化传统的失落 / 006
**节 中华文化本源的渐离 / 007
第二节 国学的荒废 / 010
第三节 书法的弱缺 / 013
第四节 文学修养的贫困 / 022
第五节 师资的缺位 / 027
第 二 章 文化生产资料的贫乏 / 030
**节 直接文化生产资料 / 032
第二节 画论工具性生产资料的空缺 / 034
第三节 绘画史的缺乏 / 036
第四节 自然与社会--绘画的直接生产资料的贫匮 / 038
第 三 章 基础/绘画教育的新八股 / 042
**节 文化产品的人才生产规律 / 043
第二节 基础国画教育的长期空位 / 048
第三节 国画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连接 / 054
第 四 章 收藏文化的衰微 / 068
**节 藏家与画家的社会关系 / 069
第二节 国画收藏队伍是国画家成长的摇篮 / 073
第三节 国画家与收藏家互为人师 / 080
第 五 章 国画家的正名 / 084
**节 国画之概念与不科学问题 / 085
第二节 为画家与国画家正名 / 090
第 六 章 画家组织的正名与改革 / 096
**节 把国画揽入美术是勉为其难 / 097
第二节 绘画行业组织名称的改革 / 099
第三节 中国绘画行业组织的正名和改革 / 105
第四节 绘画行业组织全国市场的统一 / 107
第五节 绘画行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 / 114
第 七 章 失传统与空创新 / 124
**节 批传统空创新对三代画家的西化 / 125
第二节 国画创新死在塑料花生壳形式感 / 132
第三节 暂停国画创新与国画大师产生之源 / 135
第 八 章 当代画派之衰微与消长 / 144
**节 岭南画派历史的终结 / 145
第二节 长安画派的衰微 / 147
第三节 大吴派的衰落 / 149
第四节 京派的式微 / 151
第五节 潇湘画派的崛起 / 153
第 九 章 远离国画理论评国画 / 164
**节 单一的社会功用评判标准 / 165
第二节 混杂的国画评价理论体系 / 178
第三节 评论家队伍的分类 / 189
第三节 国画批评去商业化 / 198
第 十 章 西画民族化 / 208
**节 西画协会组织的分设 / 209
第二节 西画学校的分设 / 211
第三节 西画理论研究和对西画的精学 / 213
第四节 西画教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217
第五节 西画民族化 / 220
第十一章 国画走向世界 / 226
**节 世界大趋势 / 227
第二节 国画如何走向世界 / 229
百年国画批判-当代国画大师难产之我见 作者简介
张良玉,原名张苏容。1954年生于湖南涟源市。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协会湖南分会会员。著有《娄底市邮电志》、《娄底地区邮电志》、《文化资本论》(共十卷,第一卷已发表)。
张弛,字怡钵,生于1984年,因病结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后师从张良玉,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十年。对哲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认为中国画不仅是画的修养,也是人品的提升,只要基础好,人品越高,境界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