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官员谈国学 本书特色
《与官员谈国学》:建设学习型政党普及读物,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参考
与官员谈国学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
毫无疑问,应对四大考验,提升各种本领和能力,成为各级官员和领导干部的当务之急。“与官员谈”系列丛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从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促进工作四个层面设计“谈”的话题,既要“谈”得轻松,又要“谈”得明白;既要“谈”得有高度、深度,还要“谈”来管用、实用。
与官员谈国学 目录
**篇 国学概说
一、国学的丰富内涵与文化精神
1.国学概念的由来
2.国学概念的内涵
3.国学与“汉学”、“中学”的区别
4.国学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关系
5.国学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6.国学中所蕴涵的“和合”精神
7.国学中所蕴涵的“自然”精神
8.国学中所蕴涵的“通变”精神
9.国学中所蕴涵的“担当”精神
10.国学中所蕴涵的“民南”精神
二、国学的价值与“国学热”的掀起
1.国学饰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2.国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国学催发着民族文化的创新
4.国学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5.“国学”在文化比较中的价值
6.20世纪以来的三次“国学热”
7.20世纪末“新国学运动”兴起的背景
8.新世纪“国学热”兴起的背景
第二篇 先秦思想
一、先秦学说
1.图腾崇拜
2.远古神话
3.阴阳
4.五行
5.天人台一
6.自然无为
7.大同思想
二、先秦学术派别
1.诸子百家
2.道家
3.法家
4.墨家
5.名家
6.兵家
7.阴阳家
8.纵横家
9.黄老之学
三、先秦经典著作
1.《周易》
2.《诗经》
3.《楚辞》
4.《山海经》
5.黄帝内经(一)
6.诸子散文
第三篇 儒家思想
一、儒家学说
1.仁
2.义
3.忠
4.孝
5.智
6.性善论
7.性恶论
8.民贵君轻
9.中庸之道
10.人定胜天
11.义利之辩
12.理学
二、儒学大师
1.孔子(一)
2.孟子
3.荀子(一)
4.颜回
5.贾谊
6.董仲舒
7.韩愈
8.周敦颐
9.朱熹
三、儒学经典著作
1.《论语》
2.《孟子》
3.《礼记》
4.《孝经》
5.《中庸》
6.《大学》
7.《二程集》
第四篇 佛学佛教
第五篇 道家道教
第六篇 政治文化
第七篇 法制文化
第八篇 伦理文化
第九篇 军事智谋
第十篇 教育与科举知识
第十一篇 中医药文化
第十二篇 神秘文化
与官员谈国学 节选
《与官员谈国学》内容简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毫无疑问,应对四大考验,提升各种本领和能力,成为各级官员和领导干部的当务之急。“与官员谈”系列丛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从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促进工作四个层面设计“谈”的话题,既要“谈”得轻松,又要“谈”得明白;既要“谈”得有高度、深度,还要“谈”来管用、实用。
与官员谈国学 相关资料
就会想尽办法去摧毁这个民族的族精神及其核心价值。一个民族的自立、自强、自觉,便体现为这个民族精神的自立、自强、自觉。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成为西方列强侵略、掠夺、蹂躏的对象。在这种情境下,人们就很自然地会对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反思。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人们将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罪魁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于是不少人便产生自卑、自虐的心理和行为,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生命,而且遮蔽了民族精神的自立、自强、自觉。因此,我们要振兴国学,去掉西学的遮蔽,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生命。然而,在振兴国学的过程中,一些已被时代所淘汰的东西,亦沉渣泛起,他们打着“国学”的旗号,以售其私,危害国学的新发展。因此,真正有心致力于国学者,应不计功,不谋利,以国学兴亡,匹夫有责的自觉担当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生命的自觉使命,丰富、充实、发展新国学。2.国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明从没有中断过,究其原因,它与中华民族文明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是对民族的生命存在和民族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是对民族价值理想、终极关怀的执著追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思想、精神灵魂、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的共同维护、共同信守的生命智慧。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无形中指导着这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为人处事、行为选择、审美导向、思想意识;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指点着人们的行止、出处、喜怒、态度、礼仪等,把这个民族引向逢凶化吉、否极泰来的康庄大道。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和载体,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价值和基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网络普及化的新形势下,更需要发挥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巨大精神价值,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要求作为其源泉、载体、价值和基础的国学,也应当有新的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建构新国学是时代的要求。3.国学催发着民族文化的创新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在于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够进行不断的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也蕴含着民族精神生命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民族文化长期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没有及时的创新,是导致民族精神衰老、陈旧以致丧失生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