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地民俗文化论 本书特色
本通论将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建立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框架,综合利用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种方法,从纵横两个角度全面揭示越文化的历史演变真相和丰富内涵,并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分析越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述越文化和整个中国文化的关系,指明越文化精华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特殊价值。
越地民俗文化论 内容简介
越地民俗是越文化显示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越地历史传承的载体之一。秦汉以降,越地独立的文化系统无论从内涵还是表象都丧失几近,仅作为特定地域的文化而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其个性即存在于民间,存在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以“节庆、饮食、婚丧嫁娶、方言、宗教和民间信仰”等形式为每一个地域之“民”所习得、继承和拥有。
越地民俗的产生与越人社会的形成密切相关,是越人在宁绍平原这片土地上为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生活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文化内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和新石器交替的时代,从考古发现看,小黄山遗址已经形成了一定形式的聚居习俗和丧葬习俗,河姆渡时期以原始宗教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习俗已经颇为发达,卷转虫海进毁灭了河姆渡的文明和习俗,但海退以后,宁绍平原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自然环境之中,背山面海、水网密布的平原环境,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使河姆渡时期已经形成的诸多民俗事象被后
越地民俗文化论 目录
**章 越地民俗文化综论
一、乡土的形成:越地与越人
二、历史的形象:起源与演变
第二章 越地物质生产民俗
一、农业和渔业民俗
二、工匠和交通民俗
三、商业民俗
第三章 越地社会生活民俗
一、越地会馆民俗
二、岁时节日民俗
三、越地生活民俗
第四章 越地民俗信仰
一、越地民俗信仰的形成与主要特征
二、越地民俗信仰与稻作农业
三、越地民间俗神
越地民俗文化论 节选
《越地民俗文化论》是越史化显示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越地历史传承的载体之一。秦汉以降,越地独立的文化系统无论从内涵还是表象都丧失几近,仅作为特定地域的文化而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其个性即存在于民间,存在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以“节庆、饮食、婚丧嫁娶、方言、宗教和民间信仰”等形式为每一个地域之“民”所习得、继承和拥有。越地民俗的产生与越人社会的形成密切相关,是越人在宁绍平原这片土地上为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生活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文化内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和新石器交替的时代,从考古发现看,小黄山遗址已经形成了一定形式的聚居习俗和丧葬习俗,河姆渡时期以原始宗教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习俗已经颇为发达,卷转虫海进毁灭了河姆渡的文明和习俗,但海退以后,宁绍平原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自然环境之中,背山面海、水网密布的平原环境,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使河姆渡时期已经形成的诸多民俗事象被后世所继承和发展。越国时期是越地民俗的形成时期,并确定了独特的个性,此后数千年来的不断变异,主要受中原主流文化的影响和规制,并与主流文化不断融合,因此,越地民俗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越地民俗文化论》主要研究了作为民俗主体的越地和越人之来源与发展、越地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越地的物质生产民俗、社会生活民俗、民间信仰、口传文学与民间曲艺、方言文化以及作为民俗现象的堕民。试图构勒出越地民俗的发展过程、形成机制和存在形态,并由此挖掘越地文化的内在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