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1928-1955-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2020-05-21 00:00:00  

1928-1955-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本书特色

  梁思成是近代中国zui著名的建筑学家之一,中国di一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其学术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并皆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本书为关于梁思成学术实践的专题研究,全面涵盖其1928至1955年间各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包括: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及其早期的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调查(1928-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及开展古建筑调查与研究(1931-1946年);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及其教育实践(1946年以后);参与新政权建设(1949-1950年);参与首都规划工作并提出“梁陈方案”(1949-1955年);保护北京市文物建筑(1949年以后);积极探索建筑民族形式的实现路径(1949-1955年)。作者广泛搜集梁思成著述、相关回忆录、历史档案、报刊资料、研究论著等大量文献资料,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站在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梁思成的学术实践活动及其生平做出客观的观察和剖析,提出了许多具有独特创见的观点。

1928-1955-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内容简介

1. 首部以古建调查、文物保护、城市规划、建筑教育等“学术实践”为中心的梁思成研究专著,涉及创建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活动,国旗、国徽设计工作,新北京城市规划与“梁陈方案”,北京城墙、牌楼保护,“大屋顶”式建筑的论争等各个学术热点问题。 2. 文献资料翔实,除梁思成著作、传记、相关人士回忆录之外,还广泛搜集历史档案文献,如北京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资料等,其中大量目前尚未整理出版。 3. 聚焦于建筑学术实践而不局限于建筑史领域,将梁思成研究置于近现代社会史、学术文化史的视野之中,折射出知识分子在历史变迁中的抉择与命运,亦可由其一窥北京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的复杂历史面貌。

1928-1955-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目录

绪 论 **节 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与梁思成的学术兴趣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 小 结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 **节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小 结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 **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研究,积极开展野外调查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保护思想,积极参与古建筑修葺保护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 小 结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小 结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 **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 第四节 梁思成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小 结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 小 结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 **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 小 结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 **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 小 结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附 录 一、梁思成著述情况统计表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 参考文献 后 记

1928-1955-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作者简介

  胡志刚,1972年12月出生,历史学博士,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中共党史。曾与李喜所合著《梁思成的前世今生——最后的贵族》。

1928-1955-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28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