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本书特色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本书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成立以后组织编写的系列书之一。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 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 本书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成立以后组织编写的系列书之一。**本是《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研究所和当代中国出版社还要陆续合作,推出新书。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前言
书评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季羡林 能在一般人都能读到的普通的书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从极平常的一点切入,逐步深入,分析细致入微,如剥春笋,层层剥落,越剥越接近问题的核心,*后画龙点睛,一笔点出关键,也就是结论。——季羡林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真想做学问,都离不开这十个字。在这里,关键是“大胆”和“小心”。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异常复杂,千万不要看到一些表面就信以为真,一定要由表及里,多方探索,慎思明辨,到了证据确凿,无懈可击,然后才下结论。——季羡林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季羡林入选“2005年度十大文化人物”评语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目录
“天下**好事,还是读书”
对我影响*大的几本书
我*喜爱的书
推荐十种书
我的书斋
我和书
我和北大图书馆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如何搜集资料
如何利用时间
才、学、识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关于考证
我的考证
再谈考证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必须中西兼通,中外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考古资料相结合
“模糊”、“分析”与“综合”
谈翻译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汉语与外语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满招损,谦受益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我学术研究的特点和范围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我的义理
一些具体的想法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胡适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
朱光潜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汤用彤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后记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相关资料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季羡林
能在一般人都能读到的普通的书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从极平常的一点切入,逐步深入,分析细致入微,如剥春笋,层层剥落,越剥越接近问题的核心,最后画龙点睛,一笔点出关键,也就是结论。——季羡林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真想做学问,都离不开这十个字。在这里,关键是“大胆”和“小心”。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异常复杂,千万不要看到一些表面就信以为真,一定要由表及里,多方探索,慎思明辨,到了证据确凿,无懈可击,然后才下结论。——季羡林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季羡林入选“2005年度十大文化人物”评语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山东临清市人。1930年入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言语,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现代语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多篇。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进行东方学研究。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福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