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南京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0-05-21 00:00:00  

南京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内容简介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发展当以文化传承为先,以文化创新为本。  《南京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南京为研究区域,在深入梳理南京文化资源种类、分析南京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从多学科视角,从城市精神塑造,红色文化、佛教文化、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实践,城市形象传播等层面,探讨了南京文化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总体战略,以期对国内其他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政策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南京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目录

绪论
**章 南京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梳理
**节 南京历史文化在全国的地位
一 南京古城是中国著名都城格局难得的遗存
二 南京是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发生地
三 南京是我国重要的思想文化和当代科教文化基地之
第二节 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梳理
一 物质文化遗产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别
一 史前文明,先民遗迹
二 王者之气,都城遗址
三 古刹梵音,佛教经典
四 科教昌明,文化遗产
五 先烈精神,革命遗志
六 匠心独运,工业腾飞
七 民俗技艺,代代传承

第二章 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总体战略
**节 南京历史文化保护的成效
一 “保老城,建新城”的保护战略初见成效
二 历史文化保护的行动策略不断创新
三 古都格局和环境风貌等关键历史文化要素得到重点保护
四 历史文化集中片区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护
五 文物古迹保护对象不断扩展,并得到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
六 文博场馆成为宣传南京的重要窗口
七 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得到审慎再现
八 初步建立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第二节 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问题分析
一 老城长期发展的惯性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 历史文化保护资金缺口较大
三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 民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较低
第三节 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
一 主流的文化保护观
二 专项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三 国外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策略
四 苏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
五 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
第四节 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战略建构
一 继续推行“保老城,建新城”战略
二 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与规划
三 多渠道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
四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价值
五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六 提高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第三章 文化基因与城市精神塑造
**节 城市精神与城市发展
第二节 绵延不绝的南京精神
一 “博爱厚德”——南京城市精神的底色
二 “坚忍不拔”——南京城市精神的脊梁
三 “天下文枢”——南京城市精神的基石
四 “创新创优”——南京城市精神的追寻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精神的三种类型
一 地域人文型
二 时代导向型
三 继往开来型
第四节 南京精神构建的思路与原则
第五节 南京精神塑造与践行的路径
一 凝聚南京城市价值的广泛认同
二 激发南京城市文脉的持续活力
三 推进城市文明的多层纵向深化
四 融入建设全新南京的生动实践
五 建设人文精神教育的阵地载体
六 提升文化自信自觉的深度实践

第四章 “一带一路”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传播
**节 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历史机遇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南京文化“走出去”的重新审视
一 南京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资源
二 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平台
三 南京对外文化传播的机制分析
第三节 南京城市文化“走出去”的目标与路径
一 重构传播内容,打造城市文化个性符号
二 丰富传播方式,挖掘文化交流多元途径
三 融合传播平台,整合新旧媒介实现共赢
四 拓展传播主体,鼓励纳入各方群体参与

第五章 雨花英烈精神与红色文化建设研究
**节 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存量
一 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
二 土地革命时期
三 抗日战争时期
四 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一 主要成效
二 薄弱环节
第三节 红色文化的特质功能
一 主要特质
二 主要功能
第四节 红色文化建设的思路举措
一 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让红魂基因落地生根
二 培育和践行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三 彰显红色文化特色,让红色旅游形成品牌
四 健全保障机制,让红色文化建设得到强力支撑

第六章 和平文化与国际和平之城建设
**节 南京和平文化建设实践
一 国家公祭日提供了新平台
二 和平文化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三 和平研究不断深化
四 和平文化交流日益广泛
五 和平教育首开先河
六 和平活动方兴未艾
第二节 加强和平文化建设,提升和平城市新形象
一 深化和平学研究,为构建国际和平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二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将和平文化理念融入城市建设
三 构筑高端平台,拓宽南京国际和平城市建设渠道
四 举办和平文化节庆活动,打造“和平文化”旅游品牌
五 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弘扬和平文化
第三节 南京与国际其他殉难城市和平文化建设之比较
一 遗址、遗物保护与利用对比
二 纪念日活动规格对比
三 和平创建活动对比
四 殉难城市和平文化建设特点

第七章 佛教文化资源与培育人文绿都新优势
**节 弘扬南京佛教文化的现实基础
一 佛教文化,历史生成
二 积淀深厚,贡献良多
三 优势再造,开局向好
第二节 充分认识佛教文化的独特价值
一 历史艺术价值
二 社会伦理价值
三 经济发展价值
四 品牌形象价值
第三节 弘扬佛教文化存在的不足
一 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够
二 佛教资源的深层挖掘不够
三 佛教文化品牌推广不够
第四节 弘扬佛教文化,培育人文绿都新优势的思路
一 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期,确立佛教文化发展新思路
二 塑造特色佛教文化品牌,展现人文绿都城市新形象
三 推动佛教文化与旅游融合,彰显人文绿都城市特色
四 加大佛教文化研究力度,奠定人文绿都软件基础
五 发挥佛教文化社会教育价值,培育人文绿都发展新动能
六 积极开展佛教文化宣传交流活动,提升人文绿都影响力

第八章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与发展路径研究
**节 文化旅游的内涵、特征与市场开发
一 文化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二 文化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三 文化旅游者的行为与市场研究
第二节 文化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供给侧改革引领新方向
二 “互联网+”创造新需求
三 时空延伸衍生新消费
第三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
一 历史文化生活体验模式
二 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开发模式
三 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衍生模式
第四节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一 资源开发的优势和不足
二 资源开发的障碍与问题
第五节 创新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一 “五大”战略
二 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南京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28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