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

  2020-05-21 00:00:00  

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 内容简介

《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一书由考古资料出发,以考古资料为基础,附之文献佐证,系统考察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文化源流中的历史地位,包括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红山文化文明起源之路,红山文化包含的文明要素,等等,该书的主要特点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抓住红山文化研究的核心和主旨,重点评估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和文化源流中的地位,发掘红山文化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

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 目录

绪论
一 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文化”与“考古学文化”
(二)“文明”与“国家”
(三)社会形态
二 红山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章 红山文化的环境背景和经济形态
一 文化的摇篮——红山文化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红山文化分布区现代自然地理概貌
(二)红山文化分布区上古自然环境与气候特征
二 红山文化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业模式
(一)红山文化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水平
(二)红山文化的经济结构和生业模式

第二章 红山文化的渊源及其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一 本地区考古学文化与红山文化的源流
(一)小河西文化
(二)兴隆洼文化
(三)赵宝沟文化
(四)小河沿文化
二 红山文化与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交流
(一)红山文化与后岗一期文化及庙底沟文化
(二)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及凌家滩文化
(三)红山文化与山东大汶口文化
(四)红山文化与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红山文化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
一 聚落分布与社会结构
(一)西拉木伦河流域的聚落分布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
(二)老哈河流域的聚落分布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
(三)大小凌河流域的聚落分布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
二 居住址与社会结构
(一)居住址布局
(二)居住址与社会结构
三 祭祀址与社会结构
(一)非独立祭祀址与社会结构
(二)独立祭祀址与社会结构
(三)独立祭祀址随葬玉器与社会结构
四 人物造像与红山社会

第四章 红山文化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活动
一 “天神”崇拜与祖先神崇拜——敬天崇祖
(一)从自然崇拜到“天神”崇拜
(二)发达的祖先崇拜
(三)以祖神宾天神
二 祭祀的使者——巫觋
三 祭祀活动的制度化
四 祭祀礼器——彩陶和玉器

第五章 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一 红山文化与“酋邦”
二 红山文化与“古国”
三 红山文化与“神本社会”

第六章 红山文化所代表的中华文明起源之路
一 有关文明起源问题的理论探讨
二 上古时代的“巫史传统”
三 “由巫而王”
四 “由祀而礼”
五 三代时期王的出现和礼制的形成
六 红山文化在世界文明起源史中的地位

第七章 红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
一 红山文化与中国龙凤崇拜文化的起源
二 红山文化与中华尚玉传统
三 红山文化与商文明
四 红山文化与祀天祭地和崇祖尊王
五 红山文化与中华“礼制”文明
六 红山文化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
后记

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 作者简介

  于建设,赤峰学院教授,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从事研究的领域为赤峰地区历史与文化,包括红山文化。出版过《红山文化研究概论》《红山玉器》《赤峰金银器》等几十部专著。在红山文化研究中取得很多成就:提出了红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由巫而王、由祀而礼是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起源的独特道路等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28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