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

  2020-05-14 00:00:00  

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 内容简介

作家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鲁迅,周作人兄弟的比较研究,多年来一直是研究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书正是一部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期进一步深化周氏兄弟比较研究的尝试之作。书作将周氏兄弟置放于他们自幼寝馈其间的浙东文化视野下,在相互参照中,具体论析浙东文化是以哪些载体为中介,并以何种方式无形而又强有力地推动兄弟俩的精神人格、审美个性的*初胎孕,而又是哪些主客观因素,使二人对浙东文化做出不尽。相同的感应与取舍,从而形成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不尽相同的心理接纳机制。书作以宏放的思路,力图全方位展示浙东文化丰富、复杂的多重内涵,及其对周氏兄弟矛盾、复杂的多重影响,以及周氏兄弟作为站在时代
思想制高点的现代知识分子,对其接纳与扬弃、突破与升华的精神搏斗,终于伴随着历史进程,从僻处一隅的浙东大地,走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五四文坛各领一极,各呈辉煌。浙东文化经由自己两个卓杰子民,在五四新文学的思想内涵与审美风格上,投下了自己浓浓的光影。书作对某些人们较少顾及的浙东文化的内涵特征,对某些人们未能深入探诗的周氏兄弟的思想、心理领域,都作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凸显出本书思辨、求实的风格。

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 目录

导论
**章 浙东民性与周氏兄弟的思想个性
一、“兵剑”意象:坚韧相济的刚倔之气
二、“重实际而黜玄想”:求真务实的理性品格
三、禹墨精神的现代风范
四、“抱瓮养花”种种
第二章 浙东地理文化环境与周氏兄弟的文化心态
一、“浙东多山,民性有山岳气”
二、“生活的美与悦乐之背景里都有水在”
第三章 周氏家族与周氏兄弟的个性气质
一、“风度矜贵”的大家气象
二、科场案:两种不同的生命体验
三、与佛结缘:小乘的坚忍与大乘的人世
第四章 浙东民间文化与周氏兄弟的艺术风格
 一、从草野之气中追溯民族“固有之血脉”
二、批判视角;审美视角
三、“汗迹血腥”与悲凉、苦涩格调
第五章 浙东文风与周氏兄弟
一、浙东文风辨
二、鲁迅文章 与嵇康风
三、周作人散文与公安兄弟的“独抒性灵”
第六章 浙东史学传统与周氏兄弟
 一、明古通今的用世情怀
 二、明清与30年代:文化高压手腕下的士人心态
 三、向历史寻求理论支点
 四、偏失及其他
第七章 章 太炎与周氏兄弟
 一、大独人格:承传——超越
 二、文化思想:接受——扬弃
后记
参考文献

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 节选

**章 浙东民性与周氏兄弟的思想个性:
  一、“兵剑”意象:坚韧相济的刚倔之气
  (一)
  重要的是周氏兄弟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少年时代,在历史积淀与现实生活融会而成的浙东文化氛围中形成了他们的心理气质、人格个性*基本的面貌特征。一个人在童少年时期形成的这种心理气质在其文化个性中不但是*具稳定性的因素,而且是导向性的因素,往往强有力地制约着其此后于其他文化形态质素的取舍迎拒。周氏兄弟作为五四文坛重镇,都是学兼中外、文通雅俗的大家,名副其实的古今中外派,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精神个性的人物。追溯他们的器识学养、精神特质成育的过程,可以发现,正是其植根于浙东故乡土壤的个性心理气质,成为其问活跃的导向性因素,积极地起了取舍迎拒的作用。在浙东文化精神滋养与制约的双重作用下,周氏兄弟形成了不少相近的思想与艺术个性。
  首先是他们的刚烈之性。鲁迅的刚烈之性集中体现在他的“硬骨头精神”上。“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婢膝;为友为仇,了了分明;以如椽巨笔,绝不姑息地扫荡一切丑类。而且,终生不悔——“我的怨敌可谓多矣,……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这就是鲁迅。鲁迅的刚烈之性还体现在他敢于作自我拼搏的精神上。他尖刻,多疑;但他也敢于怀疑自己。少年时代家庭变故的精神伤痛,成年后看够了一幕又一幕复辟的丑剧,使他对中国发展的前途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事情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于是由怀疑、沮丧而至于绝望。他面前的中国正是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但是,这种绝望情绪是正确的吗?现实真是如此绝望的么?他同样对此产生了怀疑:“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鲁迅是一个敢于“自啮其身”“抉心自食”而拒绝精神逃路的真正强者。于是在《风筝》中,出现了幼年对弱弟作精神虐杀,长大求其宽恕而不可得的一幕: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

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20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