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

  2020-05-14 00:00:00  

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黄埔军校第四期生作了综合的记述与小结。第四期生共有2686名,比前三期学员的总和还要多,撰稿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篇幅有限,只能就此结稿。近遇有识之士询问:前三期生研究之书为何没展开更多评述?此话问得好!笔者认为,黄埔军校毕竟系过去政党专制产物,并非纯粹之军事院校,凭借国共合作历史机遇,早期中共军事骨干才有了开端与成长。吾非史家正宗,论及政党政治的话题,自有后来人解题。

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 目录

导语恽代英:《第四期同学录序》
**章 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概况
 **节 第四期学员数量考证及部分学籍辨认情况的说明
 第二节 第四期学员入伍生考试、分科及毕业情况
第二章 第四期学员文化修养与社会阅历
 **节 学员入学前的社会经历
 第二节 学员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第四期学员的军事活动及其作用与影响
 **节 参与中共创建时期活动与在军校活动情况
 第二节 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活动情况
 第三节 参与早期革命根据地以及组建延安黄埔同学会情况
第四章 中国国民党第四期学员在黄埔军校的活动
 **节 在黄埔军校特别党部中的情况
 第二节 第四期学员出任校本部及各分校教官情况
第五章 第四期学员军事素养与成长
 **节 进入高等军事学校、外国高等(军事)学校情况综述
 第二节 进入中央军官训练团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受训情况
 第三节 任职国民革命军各师级指挥机关党务情况
 第四节 参加抗日战役及追赠将官、获颁勋章简况
第六章 第四期学员参与政务活动与任职特务机构情况
 **节 参加中国国民党党代会及任职中央机构情况
 第二节 参加国民大会、国民政府立法院以及国民参政会情况
 第三节 参加“中华复兴社”及任职“军统”情况
第七章 第四期学员人文地理之分布
 **节 学员人文地理分布情况
 第二节 分省籍学员情况综述
第八章 第四期学员与**期学员综合情况比较分析
 **节 与黄埔军校**期学员任上校、将官之比较
 第二节 第四期学员与**期学员各时期任职情况综合分析
第九章 第四期学员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活动综述
 **节 第四期学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的历次重要会议情况
 第二节 第四期学员任职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全国人大情况综述
 第三节 第四期学员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及被授予将军情况
 第四节 第四期学员参与各省、市、自治区黄埔军校同学会活情况
第十章 台湾、港澳及海外第四期学员情况综述
 **节 参加台湾党政活动情况
 第二节 参与黄埔军校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情况
 第三节 参与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简况
第十一章 第四期学员军事将领群体的作用与影响
后记

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 节选

《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对黄埔军校第四期生作了综合的记述与小结。第四期生共有2686名,比前三期学员的总和还要多,撰稿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篇幅有限,只能就此结稿。近遇有识之士询问:前三期生研究之书为何没展开更多评述?此话问得好!笔者认为,黄埔军校毕竟系过去政党专制产物,并非纯粹之军事院校,凭借国共合作历史机遇,早期中共军事骨干才有了开端与成长。吾非史家正宗,论及政党政治的话题,自有后来人解题。

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洪水: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记载:“1926年3月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此外,《黄埔军校名人传》和《开国将帅》等也有类似记载。赵尚志:《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一书载“李运昌亲笔信件”复印件,并有赵尚志为第四期政治科政治大队学员,曾化名李育才的记载。《中共党史人物传·赵尚志》记载:1925年,赵尚志“千里迢迢来到广州,已是11月初,黄埔军校招生考试早已结束,不再办理补考手续。这一意想不到的情况,并没有动摇他学习军事的决心。他天天到学校去恳求,经校方同意被接受为人伍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与赵尚志同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李运昌(在校时名李芳岐)回忆道:我与赵尚志一起编在政治大队第二中队学习,并同住一大竹棚子里,可住一连人,几乎每天见面,认得他的相貌。每周举行孙总理纪念周时也一起去参加。

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 作者简介

陈予欢,出版“现代中国著名军校将帅传记书系”专著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黄埔军校将帅录》(180万字)、《保定军校将帅录》(2641万字)、《陆军大学将帅录》(2507万字)等;已出版专著:《初露锋芒——黄埔军校第一期生研究》(45万字)、《民国广东将领志》(40万字)、《中国近百年著名人物辞典》(100万字)等。

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19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