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经典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毛泽东
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宋庆龄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郭沫若
武则天-经典插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武则天是一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英明君主。在她统治期间,重视延揽人才,首创“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定、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庶,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但她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曾任宰相七十三人。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礼教,身为女子,竟拥有不少男宠,还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大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得失之间,武则天成就了个人的历史。人生有跌宕起伏,有爱恨情仇,但谁也不能操控强者的命运,这就是她留给世人的警示。
武则天-经典插图珍藏版武则天-经典插图珍藏版 前言
引言
荒淫无度的隋炀帝被推翻后,胜利的果实被关陇大贵族李渊家族所夺取.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氏父子凭三万士兵从太原起兵,利用群雄牵制隋军主力的机会,乘虚入主长安.次年五月建立唐朝,李渊成为唐朝**代皇帝,年号为武德.
唐朝建立的*初几年里,李渊的宝座并不安稳,各路群雄并不想做唐朝的顺民,内乱不断,人民困苦不堪.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窦建德、杜伏威领导的两支*大的农民起义军被镇压,封建割据势力刘武周、王世充等也相继败亡,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时,初兴的唐室江山终于稳固.
这三年间,东山再起的"汉东王"刘黑闼(窦建德的部将)战败被杀,这一支对唐朝威胁*大的势力终于被消灭.接着,割据势力"鲁王"徐圆朗、"燕王"高开道相继败亡,山东、河北境内各州归于平静.在南方,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辅公祏(杜伏威的部将)在丹阳(今南京)被擒杀,江南各州也局势大定.此时,除朔方的梁师都与突厥人勾结得以苟延残喘之外,早年起兵反隋、后又不甘屈身做唐朝属下顺民的境内群雄已被扫除殆尽.
李渊虽对北方的突厥人还心存疑惧,尚不能高枕无忧,但境内兵戈暂息,他也可以轻松下来享受皇帝生活了.大臣们也正在帮助高祖进行着正官阶、定学制、修刑法等整顿内治的工作,李家天下的太平日子似乎已经到来.但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就轻轻松松革了唐朝之命的异姓奇女就在这一年的年尾降临人间,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经典插图珍藏版 目录
引言
一 雏凤降世
二 童稚年华
三 闻名宫中
四 太宗侍女
五 锋芒初露
六 立嫡之争
七 与李治的恋情
八 感业寺出家
九 再回宫中
十 朝中缺口
十一 登上后位
十二 清除关陇集团
十三 清除门阀制度
十四 四境武功
十五 执政皇后
十六 摄政之议
十七 战事再起
十八 武后临朝
十九 威慑群臣
二十 图谋帝业
二十一 走出帷幕
二十二 制狱稍衰
二十三 起用能人
二十四 改革选拔制度
二十五 皇嗣之争
二十六 歌舞升平
二十七 边尘又起
二十八 改立太子
二十九 宠幸"二张"
三十 起用新人
三十一 被迫逊位
三十二 功过孰与评说
附录 武则天大事年表
武则天-经典插图珍藏版 节选
三十一 被迫逊位
武则天暮年的内心矛盾冲突特别激烈,在立继承人的问题上矛盾尤为突出.武则天以自己的精明强干驾驭群臣,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和观念上的束缚,她要当一个历史上所没有过的女皇帝.她不仅要证明,女人能当皇帝,以自己的姓氏和名字创下自己的事业,流芳千古,而且还要证明,她能以自己的才能成为一个超过前代任何皇帝的开国之君.
但这种理想的产生和实现的时间太晚了,她当皇帝时已经六十六岁.作为一个政治家,也许这正是磨练得*成熟*老辣的时候.但从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来说,而且在平均寿命很短的时代,能活到这个年龄已经是很稀少的了.
武则天即皇帝位不久,很快就为选择后嗣的问题而烦恼.在以国为家、家国难分的宗法关系下,在夫权社会道德伦理关系的罗网下,女皇的地位摆在哪里,继承人如何选拔的问题与传统的王位继承法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女人没有自己的世系,不嫁就附着在父母的名下,出嫁了就附着在丈夫的名下.
武则天无论是让侄儿继承皇位还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皇位,*终都要失去她自己的位置.让侄儿继承,大周王朝的名号可以延续,但在皇室的太庙里终究没有她的位置,因为她不构成武家世系中的一根链条,她必须附着在丈夫李姓的家庙里,成为被她推翻的李唐家庙中的一个配享者(称妣).但如让儿子继承,大周王朝的名号的保留就成了问题,遑论其他.如果把男性的世系向女性世系改变,这似乎荒唐,这要冒与全部的历史传统、全部的现实社会的文化以及世人为敌的风险.
但武则天仍想到了这一点,她断然地让儿孙们都改姓武.尽管这很不牢靠,但她还是做了.正因为不牢靠,皇嗣的地位仍岌岌可危,武则天的内心矛盾仍无法解决,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称帝到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九月之间一直犹豫不定,而这时武则天已是七十四岁的暮年.狄仁杰等大臣以母子亲情打动了武则天的内心,武则天终于向亲情低头,收敛锋芒,召回庐陵王李显,并立为太子.其实,当时庐陵王的姓氏仍姓李,没有变为武姓,武则天只是恢复其名字显.在狄仁杰劝她立庐陵王时,她明知狄仁杰既忠于她,也忠于李唐,曾抚着他的背说:"爱卿非朕之臣,而是唐社稷之臣啊!"但她并不像*初那样大张挞伐.连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大臣们怎么能解决呢?她的肚量宽厚仁慈了许多.
从*初容忍狄仁杰开始,女皇已不再去穷究大臣们是忠于她还是忠于唐室的问题了.她再也不愿做一个滥刑之主,同时她更尊重这些耿直忠心、勤勉牢靠的大臣们.从此以后,她没有滥施过一次刑罚.她选择臣下,唯才德是举.有时候,她的理想会再一次涌现在她的头脑里,她会为此懊恼,这种理想在潜意识里鞭打她.作为*后的挣扎,她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初,也就是改立太子半年后,赐太子李显武姓,自我欺骗一下而已.自此以后,她也就不再去想大周朝的延续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