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 内容简介
柯俊院士是国际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高等工程教育家."一二·九"运动时期,他是天津"一二·一八"大示威的重要组织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是穿梭于越南、缅甸、印度密林群山之中的物资运输队长.留英期间,他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是中国金属物理学科的奠基人."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将现代实验方法引入冶金考古研究,是中国定量冶金考古研究的开创者.20世纪90年代初,他积极推动了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领航员.
《柯俊传》以翔实的事实、丰富的图片,全面介绍了柯俊在各个时期的奋斗足迹和轶闻趣事,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的爱国情怀.《柯俊传》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青年学生、文化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及各级党政部门干部.
柯俊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 目录
总序(路甬祥)
序言(徐匡迪)
上篇
**章 黄岩柯家
一、三君八俊满橘乡
二、追溯元代柯氏
三、石榴花开的日子
四、柯氏儿女皆俊杰
第二章 辗转求学
一、那些少年往事
二、**次流亡
三、就读河北一中
四、两年的预科班生活
五、动荡时势下的多彩大学生活
六、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前排
柯俊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 作者简介
韩汝玢 1934年8月生,河北省清苑县人,中共党员。1956年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毕业留校,担任金属物理教研组助教、讲师和柯俊秘书。1961~1964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师从柯俊。1977年调至冶金史研究所任职,历任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冶金技术史,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与柯俊合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一书,四次协助柯俊组织和参加冶金史国际会议,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等职。
石新明 1974年1月生,山西省闻喜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柯俊院士。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创建了全国第一门《大学生社会实践》国家精品课程,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等职,兼任柯俊秘书(1999~2004年),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届党委委员。现任职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