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新疆史事述论 内容简介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人才,如中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开拓者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吴泽霖、费孝通、林耀华和李有义等人,以及他们的学生陈永龄、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吴恒和王晓义等著名学者。
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部更名为民族研究所,不久又建立了中国**个民族学系,20世纪90年代扩大为民族学研究院,2000年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名称和建制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她致力于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该院毕业的民族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已遍布全国各地,多为栋梁之材。同时出版了大量在国内影响巨大的专著和教材。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文集,林耀华主编的《民族学通论》、宋蜀华的《民族研究文集》、陈永龄的《中国民族学史》(英文版),还出版了全所历年研究成果的论文
集《民族研究论文集》(1981—1993年,共九册),这些出版物的共同特点是,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基础,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几十年来,这已成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几代人的学术传统。
近代新疆史事述论 目录
**编 近代新疆的几个中俄不平等条约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西北边界和沙俄的侵蚀扩张
二、《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和《中俄塔尔巴哈台赔偿条约》
(一)鸦片战争后沙俄加紧武装蚕食中国西北边疆
(二)《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三)《中俄塔尔巴哈台赔偿条约》
三、《中俄北京条约》有关西部疆界的不平等条款
(一)《中俄北京条约》关于西部“划界”条款的产生
(二)勘分西界的中俄塔城谈判和俄方片面中断会谈
四、《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及有关的三个勘界子约
(一)塔城谈判中断后沙俄向中国西北边疆的入侵挑衅活动
(二)塔城谈判的恢复和再次被中断
(三)《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
(四)《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三个子约和沙俄在实地勘界中的侵占活动
五、《中俄伊犁条约》及其专条,几个据此订立的勘界议定书
(一)沙俄出兵强占伊犁
(二)收回伊犁的**次中俄谈判,崇厚擅订《交收伊犁条约》
(三)收回伊犁的第二次中俄谈判,《中俄伊犁条约》(《改订条约》)的签订
(四)《中俄伊犁条约》的严重恶果
六、《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和俄、英私分中国帕米尔
(一)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开始入侵中国帕米尔地区
(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沙俄割占中国帕米尔北部地区
(三)沙俄违约武装侵占中国帕米尔地区
(四)中俄关于帕米尔的划界谈判和俄、英私分中国帕米尔地区
第二编 同光年间的新疆危机
一、近代新疆的**次危机
(一)分裂割据、混战动乱局面的出现
(二)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
(三)英、俄争夺阿古柏,沙俄出兵强占伊犁
二、清政府内部弃复新疆的争论
(一)所谓海防与塞防之争
(二)李鸿章主张停兵移饷、捐弃新疆
(三)左宗棠力主规复新疆,海、塞并重
(四)清廷的决断
三、清政府规复新疆
(一)左宗棠筹办西征
(二)清军讨伐阿古柏,清政府内部弃取南疆之争
(三)收回伊犁之争,伊犁的收回
第三编 从辛亥革命到和平解放的新疆
近代新疆史事述论 作者简介
杨策(1925—2003),江苏宜兴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至1953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问题教研室当研究生,同时兼任实习教员。1953年8月到中央民族学院工作。先后在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1953—1963)、历史系(1963—1986)、中央民族管理干部学院(1986—1987)、民族学系(1987—1995)执教。1958年评为讲师,1978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1995年离休。治学领域较广,长于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国近现代边疆民族史。发表《左宗棠与规复新疆》等论文数十篇,著作有《中国近代史》(合作,1977年)、《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主编)、《近代中国民族关系史》(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