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之瑰宝-《史记.八书》研究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之瑰宝:研究》:通过《史记·八书》的研究分析,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及文化。
中华文化之瑰宝-《史记.八书》研究 目录
前言 中国文明是自古以来*伟大的文明**篇 人学治学通揽——《八书·礼书》一、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二、中国礼制社会的发端——三皇五帝时期三、中国礼制社会的形成与奠基——夏、商、周时期四、中国礼制社会的定型化及各种礼学思想的大论争——春秋战国时期(一)老子(二)孔子(三)墨子(四)孟子(五)荀子五、中国礼制社会的大变异及抑儒扬法思想的出现——秦王朝时期(一)秦的源起(二)秦的兴盛(三)秦的衰落(四)如何评价秦六、中国礼制社会的日臻完善:礼与法结合的形成——前汉时期(一)汉高祖:从“马上得天下”到“马下治天下——汉礼的初步形成(二)吕氏称制:改弦易辙刘家变吕、家——汉礼的回禄之灾(三)汉文帝:胜残去杀以德兼人——汉礼的完美展现(四)汉景帝:刻削诸侯儒道交锋——汉礼的成败异变(五)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持一统——汉礼的定型成制七、司马迁的礼学观(一)人观(二)君观(三)臣观八、《礼书》辩说第二篇 高韵乐道千古风雅——《八书·乐书》一、乐史溯源(一)宫商五音黄帝创(二)禹纣殊异乐堪伤(三)阅尽风雅颂春秋(四)秦时明月照骊山二、乐道精义三、盛哉汉乐(一)刘邦唱《大风》(二)吕后惧《耕田》(三)文帝正音律(四)景帝颂《昭德》(五)武帝兴乐府-四、说乐论治(一)晋平公快意恣欲(二)孟子论独乐同乐(三)烈侯爱乐政为轻(四)齐威王飞鸣兴国(五)伍举怨民瘠王肥五、古今乐较第三篇 递兴递废兵者用事——《八书·律书》一、《律书》要略二、古战录铭(一)夏商周更迭天剿绝其命(二)秦兴秦亡好战功罪(三)楚汉相争刘邦马上得天下三、军争之法(一)战争危事慎重处之(二)胜残去杀国泰民安(三)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四)善用兵者民附民一(五)内政修明胜敌之宝(六)明于成败因势利导(七)选拔将帅事关国运(八)国与国交力利相衡(九)盛衰转侧胜败逆反四、为将之道(一)吴起——攻战百胜敬慎失虑(二)周勃——功高盖世守节不逊(三)黥布——拔兴之暴反复无常(四)卫青——仁善退让尊上安位五、谋略华章(一)严律善兵之神——孙武(二)奇正相生之王——田单(三)料敌合变之将——白起(四)妙算无穷之帅——韩信(五)身正令行之飞将军——李广六、新战古思第四篇 日月之光照亮中华文明——《八书·历书、天官书》一、顺天应时唯《历书》二、观象法类《天官书》三、天文历法开启社会文明四、天文历法铸就一部帝王史(一)商周承天应命(二)春秋洁诚幽明(三)秦皇妄求神仙(四)汉武迷醉祝巫五、天文历法催生中华文化(一)史官文化(二)八卦学(三)占卜学(四)玄学(五)经学(六)墨家六、司马迁力倡天道即人道七、神学与迷信的黑白论(一)迷信崇拜产生的由来(二)西方的科学与神学大论战(三)迷信思想根植于人性(四)东西方神性思想比较第五篇 皇皇封禅事天下之大观——《八书·封禅书》一、祭祀和祭祀文化(一)敬畏天地人唯贤尽祭义(二)兴国兴祭亡国亡祭(三)以祭祀行教化捍大患(四)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五)森严的祭祀制度(六)乐神娱人化民移俗二、祭祀史与封建制度的形成(一)尧舜祭(二)夏商祭(三)周祭(四)秦祭(五)汉祭(六)封建制在祭祀中建立和完善三、秦雨汉风演封禅(一)封禅释义(二)封禅的源起(三)秦始皇泰山封禅(四)汉武帝泰山封禅(五)封禅对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启示四、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命观、生死观、鬼神观(一)天命观(二)生死观
中华文化之瑰宝-《史记.八书》研究 节选
《中华文化之瑰宝:研究》内容简介: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把史学和文学两方面的成就相提并论。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句“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所看重的也是司马迁的锦绣文章。我本人对古典文学有点业余爱好,是把《史记》当做文学作品来读的,比较喜欢看本纪、世家和列传,从书中刻画的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讲述的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我没有认真读过《八书》,总觉得那些讲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的内容,枯燥乏味,迂腐无用。比如,看到《封禅书》,就认为那是封建帝王登泰山祭祀,炫耀“皇权神授”、“通天彻地”的权威,不过是吓唬臣工百姓的把戏。看到《历书》,就想起一位学者对它的评析,说书中着重讲述的《太初历》,由于计算不够精确,行用189年后便与四时天象不合,只得停止使用。我由此主观推测《八书》中讲的自然、技术知识未必可靠,当然这不能苛求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
中华文化之瑰宝-《史记.八书》研究 相关资料
公元前195年,刘邦死,谥“高祖”。由他与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继位,称孝惠帝。刘盈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身体孱弱,生性温驯,全没有做王的刚毅霸气。刘邦生前很不喜欢他,要改立他与戚姬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但这事在吕雉的谋算下,再加之众大臣的反对,刘邦直到死都未做成,刘盈才顺理成章地成为继位者。刘盈虽然得以承接帝位,但实际权力却完全掌握在他母亲手里。吕雉是刘邦的糟糠之妻,曾和刘邦一道身经百战的磨难,共同完成汉政权的建立。对战场官场中的权谋捭阖精通谙熟。她的性格坚执果决,敢作敢为,又颇有心机。她曾八次险些在战乱中丢掉性命,在楚汉相争时,她和家人一度为项王俘虏,但她凭借自己的智能死里逃生。汉政权建立之后,诛杀韩信、黥布、彭越等人,都出自她在背后出谋划策。七年后,刘盈就病死了,朝政就由吕雉独力支撑,史称“吕氏称制。”为了巩固吕氏政权,她执政的主要精力是放在诛旧王、封新王上。她知道要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最大的障碍就是刘邦所留下的政治遗产——刘氏九王。她掌权的第一天,就是把与他儿子争夺帝位的赵王刘如意鸩杀掉。并把刘如意的母亲戚姬砍去四肢,挖去双眼,震聋耳朵,灌下哑药,使之成为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彘”。她堪称天下最怨毒的女人。当时封王地域最大的是齐王刘肥,有七十多城。她不能让刘氏王有如此大的政治势力,乘刘肥上京朝会时,她要鸩杀他。刘肥知晓此事,赶忙把山东沂南县一带的土地献给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并以母礼事奉自己的妹妹,这才得以逃脱虎口。燕王刘建死后,留下一个儿子,吕雉派人把他杀掉,封国被除。赵王刘友回京上事,吕雉先要笼络他,将吕氏族中的女儿许给刘友为妃。刘友不喜欢吕氏女,吕氏女告发吕雉。吕雉就把刘友召到都城关起来活活将他饿死。刘恢原是梁王,刘友死,刘恢被封为赵王。吕雉又把其弟吕禄的女儿许给刘恢,等于叔叔娶侄女。并让吕禄女监视刘恢的行动。刘恢原来有个爱妃,两人感情很好,吕雉把这爱妃毒死,刘恢气得自杀身亡。吕雉说刘恢违反宗庙礼法,废除掉他后代的继承权。从刘如意算起,三个赵王都先后被杀,刘氏王中的赵、燕、梁也就不复存在了。吕雉最大的心腹之患,是刘邦的政治遗言“非刘氏不得封王”的约束,不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就会寝食不安。她知道,一个女人要想在政坛上有稳固的地位,必须学会应用两种工具:一是刀子,二是眼泪。她用刀子解决了政敌,消灭了异己的力量,凡是妨碍她当政的,都毫不留情地一个一个铲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