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2020-05-14 00:00:00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本书特色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深化,中外史学比较以及民族文化特点的理解,都要求我们把史学思想史的学科建设好。
“史学思想”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是什么,史学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这个问题,应当要有所说明。l992年,我在《宋代史学思想史》(黄山书社出版,23~24页)中提出过自己的想法。
我思考的要点是这样的。史学思想内容很丰富,归结起来是两个部分:
一是史家(包括思想家)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二是关于史学工作方面的认识。
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社会和历史过程的认识,二是对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关于历史社会、历史过程有各种观点,如历史发展规律论,历史进化的观点,历史变化趋势、大势的论点,历史退化的观点,历史循环论、历史停滞论,还包括气运观点、文明形态运转等各种提法。
关于历史动力的见解,有天意史观,神权史观,重人事的史学思想,其中又有民本观,英雄史观等;还有经济史观、地理环境论等。今天我们又有新的视野和视角,诸如生态问题、疾病问题、金融问题、科技问题等都会涉及历史盛衰的认识。
关于史学工作的认识,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工作”的问题,这涵盖史料学观点、历史编纂思想和主张、历史文学观点和历史研究方法论。
  二是“为什么工作”,这一方面体现为史学价值论、史学功能的观点。史学家治史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对治史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思想家对史学工作的价值,对史学工作在学术中的地位,同样有自己的见解。在中国史学史上,就有诸如“垂训”的观点、“资鉴”的思想、史学“经世致用”的观点以及爱国主义史学思想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史家、思想家那里,即使是同一命题,却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目录

历史、历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求真”理念
史学“致用”思想与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发展
“实录”与“宣汉”:汉代史学思潮的两种取向
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
论中国古代的经学与史学
今文经学与史学的近代化——以康有为、崔适、梁启超和夏曾佑为考察中心
经史尊卑论三题
易学与历史思维的民族特性——读吴怀祺《易学与史学》
秦始皇历史意识散论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
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
《淮南子》历史哲学三题
董仲舒与汉代史学思潮
“三统”说与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
司马谈与《史记》
《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新论
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
论班固史学思想的神意化倾向——兼论班固神意化史观的理论渊源
何休对公羊“三世”说的理论构建
论苟悦的历史编纂思想
论袁宏史学思想的玄学倾向
刘知幾班马优劣论平议
对司马光历史盛衰论的再认识
司马光、范祖禹唐史观点不一致论
朱熹和史学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
自寿彝民族史学理论述略
论白寿彝先生对汉代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后记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节选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主要内容简介:关于历史动力的见解,有天意史观,神权史观,重人事的史学思想,其中又有民本观,英雄史观等;还有经济史观、地理环境论等。今天我们又有新的视野和视角,诸如生态问题、疾病问题、金融问题、科技问题等都会涉及历史盛衰的认识。关于史学工作的认识,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工作”的问题,这涵盖史料学观点、历史编纂思想和主张、历史文学观点和历史研究方法论。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相关资料

传统历史编纂学所谓“求真”,它不仅是指一种史实之“真”,也包含着一种道义之“真”,前者乃为一种“记录的直笔”,后者则是一种“定性的直笔”①,也可以说前者是一种历史叙述之“求真”,后者则兼含着史家对历史事实评价之“求真”。这两种不同思想内涵的“求真”,体现了传统历史编纂学“求真”理念的二重性特点。早在先秦时期,这种“求真”之二重特性就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前述记录“赵盾弑其君”之“董狐笔”,便是指一种道义之“真”;而记录“崔杼弑其君”之“太史简”,则为一种史实之“真”。在春秋历史上,齐太公确为崔杼所杀,这是历史事实,齐太史如此记录历史,是追求一种史实叙述之“真”。而晋灵公实际上是被晋国大夫赵穿所杀,董狐何以书“赵盾弑其君”?《左传》宣公二年记载了董狐对赵盾否定弒君之事的回答:“子为正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认为赵盾对晋灵公被杀事件负有政治上和道义上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国史学史上,齐太史冒死追求历史叙述之“真”受到后人敬仰,同样,董狐从道义出发而不畏权贵的精神也被后人视为良史的楷模。孔子治史,继承了这两种传统:一方面重视文献征实,追求历史叙述之“真”,《论语。八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15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