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黑水城两千历史研究

  2020-05-14 00:00:00  

黑水城两千历史研究 本书特色

黑河,源出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后被称作额济纳河,注入末端湖居延海。如今的居延海,几近干涸,成为风沙之源。本书为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主持的绿洲项目成果之一。该项目通过研究两千年来黑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及其变迁,以期解答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书结集不同专业领域的十位专家学者的论文而成,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论文,均围绕黑河流域这一特定地域,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手段,考证和探讨了两千余年来发生在该地域的重大史实。

黑水城两千历史研究 目录

弱水考吉本道雅
 序言
 ⅰ《左传》
 ⅱ《穆天子传》、《山海经五臧山经》
 ⅲ《尚书禹贡》
 ⅳ《山海经海外经》四篇以下
 ⅴ秦朝的西进
 ⅵ汉朝的西进
 结语
 引用文献
 注释
 
居延绿洲的遗迹分布和额济纳河
 ——展望汉代居延绿洲的历史性复原森谷一树
 前言
 ⅰ居延绿洲的遗迹分布
 ⅱ认定遗迹的相关问题
 ⅲ为了探寻居延绿洲的汉代耕地
 ⅳ汉简中的“河”问题
 ⅴ卫星遥感图像和遗迹分布
 结语
 引用文献
 注释
 
宗教信仰和环境需求
 ——十一至十四世纪藏传密教于黑水城
 地区的流行沈卫荣
 ⅰ藏传佛教于西夏王国(1032—1227)的主导地位
 ⅱ黑水城汉译藏传佛教文献的主要内容
 ⅲ藏传密教和黑水城之自然环境间的互动关系
 注释
 
西夏末期的黑水城状况
 ——根据两件西夏文文书佐藤贵保
 序言
 ⅰ2736号文书
 ⅱ8185号文书
 结语
 引用文献
 注释
 
利用“尺度考古学”再探额济纳史白石典之
 ⅰ额济纳考古学的新视角
 ⅱ王朝的更替和尺度的变化
 ⅲ尺度反映的遗迹年代
 ⅳ不同规模遗迹所反映的情况
 ⅴ放眼民众
 ⅵ耕地的模样
 ⅶ为了更加深入解明额济纳的历史
 引用文献
 
探讨蒙古时期的区田法技术井黑忍
 序言
 ⅰ蒙古时期区田法的相关资料
 ⅱ农作物的栽培及其方法
 ⅲ区园地的结构
 ⅳ与桑栽培相搭配
 结语
 引用文献
 注释
 
喀喇浩特是贸易城市吗?
 ——从内蒙古自治区宋、元时期遗迹所出中国
 陶瓷器来看弓场纪知
 序言
 ⅰ从研究史的角度观察中国陶瓷器交易的研究阶段
 ⅱ科兹洛夫队采集的喀喇浩特城出土陶瓷器
 ⅲ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出土金、元时期陶瓷器的遗迹
 ⅳ喀喇浩特城出土陶瓷器的交易品可能性
 结语
 引用文献
 注释
 
关于清朝雍正年间黑河断流和黑河均水制度井上充幸
 序言
 ⅰ关于雍正四年的黑河断流
 ⅱ围绕1700年代前半的黑河水量
 ⅲ1700年代前半黑河中游的农业开发
 ⅳ水争的频繁发生和黑河均水制度的制定
 ⅴ《均水章程》和各堡分担的业务
 ⅵ如今依然延续的黑河均水制度
 结语
 引用文献
 注释
 
《赈纪》
 ——那彦成和嘉庆十五年的甘肃赈济加藤雄三
 ⅰ序言:陕甘总督那彦成
 ⅱ嘉庆十五年的灾情
 ⅲ灾害的真伪——与年轮年代学数据进行比较验证
 ⅳ那彦成的赈济事业
 ⅴ赈济后的甘肃社会
 ⅵ结语
 引用文献
 注释
 
从现代中国史看额济纳的水和畜牧业
 ——地下水依存型畜牧业的开始,以1957—1965为
 中心呼和巴特尔
 序言
 ⅰ额济纳绿洲的人和自然
 ⅱ从牲畜统计看额济纳旗畜牧业的步伐
 ⅲ额济纳旗畜牧业的减产和黑河水流量的急减
 ⅳ额济纳旗畜牧业的增产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结语
 引用文献
 注释

黑水城两千历史研究 作者简介

井上充幸(INOUEMitsuyuki)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课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从丝绸之路要冲到“死都”》(《新丝绸之路之旅》3,讲谈社,2005)等。   加藤雄三(KATOYuuzu)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世、近代法制史。主要著作有《东亚研究所第六调查委员会中国都市不动产惯行调查概观》(《HistoriaJuris比较法史研究——思想、制度、社会》11,未来社,2003)等。   森谷一树(MORIYAKazuki)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史。主要著作有《关于“二年律令”中的内史》(见富谷至编:《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墓出土汉律令之研究》,朋友书店,2006)等。

黑水城两千历史研究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15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