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祠-顾炎武与晚清人政治人格的重塑 本书特色
段志强编著的这本《顾祠--顾炎武与晚清士人政治人格的重塑》一书便是研究顾祠祭的纪念活动。与祭者借着对顾炎武的纪念不仅把“人”与“事”在历史记忆中镌刻下来并且放大,更通过“纪念”的仪式与圣域,聚集起一群又一群志同道合之人,推动志同道合之事。《顾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依据几份并不起眼的题名录,从晚清士人的行事,包括议政、论学、刻书、搜集遗文、交游、祭祀先贤等方面,来讨论思想界的新动向。全书围绕着“顾祠”,从道、咸以后的学人交往中,重新描述了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以及西力东渐大背景中的政治变动、思想学术之嬗变。
顾祠-顾炎武与晚清人政治人格的重塑 目录
绪论 一、“世运之关键” 二、研究史 三、清代前期文化政策及其影响 四、顾炎武的身后**章 纸上祠堂 **节 张穆之前的顾炎武年谱 第二节 车持谦与顾炎武入祀乡贤 一、车持谦与顾炎武 二、顾炎武入祀乡贤 第三节 从纸上祠堂到地上祠堂 一、张穆本顾炎武年谱的编纂 二、历史记忆的复活 三、“时忌”的模糊 四、顾谱与顾祠 小结第二章 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道咸政局中的顾祠会祭 **节 鸦片战争前的文人雅集和士林领袖 一、清代中期的文人雅集活动 二、1830年代北京城的士林领袖 第二节 鸦片战争与顾祠的创建 一、“台湾之狱” 二、顾祠的发起 三、顾祠创始人传(一):张穆 四、顾祠创始人传(二):何绍基 第三节 顾祠同人的政治抱负及其挫折 一、“谏垣三直”:顾祠会祭中的言官 二、“下僚经世”:汤鹏的例子 三、士论同声惜此行:陈庆镛出都事件 第四节 太平天国战乱中的顾祠会祭 一、咸丰初年顾祠的惨淡与复兴 二、参与平乱的顾祠同人 三、道咸时代士大夫的生命历程:徐鼒 小结第三章 超越汉宋:顾祠中的学术纠葛 **节 亦汉亦宋顾炎武 一、“经济”的胜出 二、“反宋”还是“宗朱” 第二节 学术偶像与考据学的蜕变及延续 一、《水经注》案与学术偶像的消长 二、顾、阎并祀与考据学风气的延续 第三节 顾祠会祭中的宋学与宋学家 一、《宋元学案》的刊刻 二、早期顾祠会祭中的宋学家 第四节 汉宋调和的背后 一、汉宋之争与士大夫的政治角色:朴珪寿的看法 二、 “学行合一”取代“汉宋融合” 小结第四章 京师顾祠与西北边疆 **节 作为边疆史地学术中心的京师 一、京师对经世学者的意义 二、从江南到京师:沈垚学术生命的场域转移 第二节 顾祠群体与西北史地研究的私学化 一、作为私家学者的顾炎武 二、“成一家之私书”:祁韵士的学者生涯 三、寿阳祁氏家族与顾祠会祭 第三节 考据学对西北史地研究的“接管” 一、初期顾祠会祭的考据学色彩 二、“原本经术、长于地理”:徐松 三、“一家言”的经世意:张穆 四、顾祠学人群体的共同后学:何秋涛 第四节 西北知识的流传及其意义 一、顾祠同人的刻书事业 二、西北史地成为话题 三、顾祠与《肇域志》的流传 四、顾祠交友圈中的魏源 小结第五章 纪念的流变:顾祠的重生与结束 **节 重心转移:同光时代的顾祠及其周边 一、“相从饮酒,修饰故事” 二、冯桂芬与思想地理重心的转移 三、“京朝官”的蜕变:对比同治十年龙树寺雅集 第二节 顾祠与孔庙 一、顾炎武从祀孔庙 二、顾祠与顾炎武从祀的思想渊源 三、胡玉缙与亭林公祭 第三节 从顾炎武到戴震:通儒理想的变迁 一、顾炎武移祀苏太谊园 二、顾祠的终结 三、戴学的勃兴 小结结论 一 二 三 四附录一 顾祠年表附录二 顾祠建筑附录三 顾祠文献附录四 顾祠礼制附录五 北京之外的顾祠参考文献人名索引后记
顾祠-顾炎武与晚清人政治人格的重塑 作者简介
段志强,1980年生,河南滑县人。武汉大学管理学学士,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近世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