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说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系康宝成先生所著的与cctv百家讲坛《戏里戏外说历史》栏目相配套的图书作品,精选了喜闻乐见的三个主题:《长生殿》与杨贵妃、《赵氏孤儿》纵横谈、杨家将戏曲与宋辽战争。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文学作品的考证与戏曲故事的分析,从多样丰富的戏剧传说中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形象与史实。全书语言轻松明快、通俗幽默、可读性强。
戏里戏外说历史 内容简介
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一直是传统戏曲的主要题材,三国戏、关公戏、包公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元曲、昆曲、清代宫廷大戏、近代新编戏曲,这一部部丰富多彩的戏剧,不仅仅是“角儿”争奇斗艳的舞台,也是百姓喜闻乐见、口耳相传的历史。
生旦净丑台上岂无台下事,刀枪剑戟戏中自有戏外人,如果说真正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是时间长河中沉沉浮浮的浪花,那么文人们创作的“二十四史”就是长河中星星点点的珠贝,而戏曲中的历史便是那长河上升起的迷人的雾霭,河边飘动的悠扬的歌吹。我们欣赏她,我们迷恋她,不仅在于她背后厚重的历史底蕴,更在于她似假还真的朦胧之美。
“百家讲坛”新晋主讲人康保成老师,于历史长河中取一瓢饮,浪花之纯、珠贝之亮、雾霭歌吹之美一一展现。杨贵妃与《长生殿》、赵氏孤儿、杨家将,戏里戏外,到底多少故事真假难辨?脸谱背后,是怎样的历史人生?不妨【端正好】,听听我们的【叨叨令】,瞧瞧我们的【忆王孙】,品味历史中的“唱念做打”,看看戏台上的“悲欢离合”。
戏里戏外说历史 目录
《长生殿》与杨贵妃**集 贵妃芳名及其食荔枝之谜...........2 杨贵妃“名玉环,小字太真”? 杨贵妃小名“玉奴” 杨贵妃为什么被叫作“玉环”?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用典 《天宝荔枝道》不可信 **个吃到鲜荔枝的北方皇帝 第二集 杨贵妃的两个情敌——虢国夫人与梅妃...........12 风流成性、蛮横霸道的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和唐玄宗 “梅妃”实无其人 杨贵妃“偷情”的传说不可信 第三集 杨贵妃与“安史之乱”...........22 罪魁祸首安禄山 杨国忠与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咎由自取 朝政腐败与“安史之乱” “红颜祸水”与裙带关系 京剧《太真外传》中的贤妃 第四集 道教和杨贵妃“旅日”传说...........32 迷恋道教、追求长生的李隆基 揭开杨贵妃入道之谜 李杨爱情的道教基因 杨贵妃“旅日”传说 《长恨歌》与杨贵妃“旅日”传说结束语...........41《赵氏孤儿》纵横谈**集 惊心动魄的古典悲剧...........44 楔子:屠赵结怨惨剧发端 **折:公主托孤韩厥放孤 第二折:程婴杵臼谋划救孤 第三折:公孙捐命程婴舍子 第四折:观画讲史石破天惊 第五折:冤冤相报强弩之末 艺术特征与成就 疏漏与瑕疵 第二集 《赵氏孤儿》的“史”与“戏”...........81 认识历史文学的三个原则 历史上的赵盾与晋灵公 《史记·赵世家》中的“搜孤救孤”故事 “烈妇”原来是“淫妇”——《史记》与《左传》的比较 “赵氏孤儿”故事的历史化 “赵氏孤儿”与《史记》中的复仇故事 第三集 历代戏曲对《赵氏孤儿》的改编...........113 南戏:“孤儿”不孤程婴娶妇 明传奇:肤浅庸俗呆板典雅 京剧《八义图》:不见“八义”不见“图” 秦腔:卜凤的风采 京剧《赵氏孤儿》:后出转精针线严密 豫剧《程婴救孤》:一吐衷曲如泣如诉第四集 话剧、电影对《赵氏孤儿》的改编...........140 人艺版话剧:颠覆传统拒绝复仇 电影:合乎情理波澜起伏 改编名著的关键:用戏剧手段呈现一个好故事第五集 《赵氏孤儿》在欧洲...........156 欧洲十八世纪的“中国热” 一个没有曲的“元曲”法译本 欧洲人如何看待《赵氏孤儿》 哈切特的《中国孤儿》:醉翁之意不在酒 梅塔斯塔齐奥的《中国英雄》:“很中国”的轻喜剧 谋飞的《中国孤儿》:回归复仇 歌德的《埃尔佩诺》:凭什么说我是你儿子?第六集 伏尔泰和他的《中国孤儿》...........171 伏尔泰和他的中国情结 《中国孤儿》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中国孤儿》的演出:不中不西,非驴非马 《中国孤儿》pk《赵氏孤儿》 英文版pk豫剧版结束语...........192杨家将戏曲与宋辽战争**集 悲情杨令公...........194 *早的李陵碑故事 雍熙北伐,攻城略地 孤军深入,遇伏被俘 英雄末路,可歌可泣第二集 杨业传奇...........204 “无敌”将军——刘继业 抗辽骁将——杨业 出奇制胜的四个“法宝” “金沙滩救驾”的来由 赵光义对杨业之死的态度 民间的种种传闻第三集 从潘美到潘仁美...........215 北宋开国功臣 逼杨业孤军深入的幕后指使者 潘美为什么要害杨业? 劣迹被夸大的潘仁美第四集 寻找“佘太君”...........225 杨令公之妻——“令婆” 《元曲选》中的“佘太君” “令婆”还是“太君”? “佘赛花招亲”故事的来由 “佘太君”的原型为“折太君”说不可信第五集 杨六郎历史档案...........235 杨六郎原名“延朗” 并非老六的“杨六郎” 抗辽有功,屡获晋升的杨延昭 杨延昭的靠山——宋真宗赵恒 杨延昭与“澶渊之盟”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第六集 戏曲中的“杨六郎”...........245 抗辽故事戏:《杨六郎调兵破天阵》 在虚构的基础上再虚构:《寇準背靴》 杨六郎执法:《辕门斩子》 杨六郎招亲:《状元媒》 杨六郎的另一个妻子:大刀王怀女 杨六郎之死:《洪羊洞》第七集 杨六郎的兄弟们——以《四郎探母》为中心...........257 关于杨五郎出家 杨四郎:“身在辽营心在宋”的“卧底” 杨八郎:被拷贝出来的另一个杨四郎 京剧《四郎探母》的故事 《四郎探母》的主旨 《四郎探母》的故事来源 呼唤和平的《八郎探母》 别出心裁的《女探母》 向《四郎探母》叫板的《三关排宴》第八集 揭秘杨门女将——以穆桂英为中心...........274 草莽英雄木桂英 巾帼英雄穆桂英 穆夫人和她的儿子杨文广 不断被改编的“十二寡妇征西” 杨排风和杨八姐的故事结束语...........285 后记...........287
戏里戏外说历史 作者简介
康保成,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1955年随父母迁居河南省郑州市。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学术著作10本,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学术研究》《民族艺术》《戏剧艺术》《中国韵文学刊》编委等。曾任教于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并多次赴欧美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