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 爱德华·吉本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本书由台湾译者席代岳翻译
★《罗马帝国衰亡史》出版后传诵两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学光彩与史学成就同样为后人称颂,是真正堪称经典的屈指可数的著作之一
★ 如果开列出必须收藏阅读20部西学经典,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如果开列出必须收藏阅读的10部中外史学名著,也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
★ 文字高妙,语言优美,可读性强。是罕见的可以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学术经典
★ 本书揭示了历史盛衰兴替之规律,可做齐身、持家、治国之镜鉴
我搁下笔,在树影婆婆的走廊上徘徊。从这里望去,一片田园景象。空气是温馨的,夜空是宁静的,银色的月光洒在湖面上,大自然万籁俱寂。我掩饰不住如释重负的喜悦以及由此也许确立我声誉的激动之情。
——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本书以堂皇宏阔的篇幅,叙述了罗马帝国从公元2世纪安东尼时代的赫赫盛极,到1453年君士坦丁熙陷落时黯然谢幕的1300多年的历史风貌。作者在近400万的洋洋文字中,既发怀古之幽思,悲怆叹惋千年帝国的无奈衰颓乃至烟灭;又阐思辨之深彻,诠释剖析盛衰兴替的永恒历史命题。
全书共有六卷,分期出版。**卷出版于1776年,第二、三卷出版于1781年,第四、五、六卷出版于1788年。
全书包括罗马帝国后期和整个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事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包括1—47章,描写的是公元641年以前罗马500多年的历史。头三篇是全书的开篇,简要概括公元98年至公元180年罗马帝国相对稳定的时期,自第4章从公元180年罗马帝国开始“衰亡”起,按时间顺序叙述,内容更加详尽。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五、六卷,写从公元641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逝世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约800年的历史,*后以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作为结束。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吉本把重点放在**部分,第二部分则简明扼要。
本次团购的版本是台湾译者席代岳先生的译本,本套书的编辑对译本做了必要的编辑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席代岳先生的译文忠实典雅,颇有吉本遗风,故我们尽量不予改动,台湾的用语习惯(包括“的”字的用法)亦均保留。
二、在编辑之初,曾请席代岳先生校看一过,有所修订,主要是文气的贯通,亦略涉文字的补订。此类修订,除明显笔误之处而外,均已照改。
三、由于大陆与台湾不同的用语习惯,人名地名的译法差异颇大。对此,我们请上海人民出版社孔令琴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卢挚飞先生进行了必要的文字处理,主要是按大陆的翻译标准统改译名,以大陆学界通行的译法为标准,无统一译法的则依名从主人原则,按有关资料厘定。
罗马帝国衰亡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军事和疆域;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内政修明物阜民康;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政治架构等。
罗马帝国衰亡史 节选
罗马帝国衰亡史 作者简介
【作者】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十八世纪欧洲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出生于伦敦附近的普特尼,父亲是国会议员,他是家中独子。其家境殷实。据其追记,其家族自14世纪时开始持有土地资本,而后家族历代先人辗转伦敦,从事商业贸易,积蓄甚厚。至16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跻身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中上阶层,并获缙绅称号。其15岁时,就读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因为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所以在此期间悉数博览了关于阿拉伯、波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这些历史古籍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储备。
1763年,他前往欧洲大陆旅游,在巴黎结识了狄德罗,也去了罗马,1764年他在罗马废墟上,开始有写作罗马帝国史的念头。1772年,他开始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年,第一卷出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受欢迎程度用洛阳纸贵形容不为过,他的书出现每张桌子上,乃至于上流社会仕女的妆台。吉本也一夜成名,受到英国艺文界的追捧。1788年,他完成了《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全部书稿,盛 誉满天下。1794年,他在伦敦去世。
《罗马帝国衰亡史》自出版以来多次再版,至今仍是研究古罗马和欧洲历史的重要典籍,吉本也由此奠定了他在史学界泰斗的地位。
【译者】席代岳 ,1939年生于湖南,后移居台湾,因家境困难在台湾入伍。1959年进入台湾陆军军官学校第32期学习,后在三军大学及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修,在军中历任连长、营长、炮兵指挥官、署长、总部参谋长等职,亦曾在炮兵学校及三军大学任教多年,对战史深有研究,1998年提前退休。退役后投入文字工作,译作有《西泽战记》、《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关系》、《战争的罪行》、《非洲游猎记》、《罗马帝国衰亡史》、《希腊罗马名人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