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 内容简介
对于王府井, 即使是北京本地人, 也少有人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历史上的王府井曾经是什么样子? 王府井是如何沿着历史的轨迹一步一步成长成今天的样子?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王府井的“井”、王府井与八面槽、王府井大街的名称演变等。
王府井 目录
一、引言
王府井的“井”
王府井与八面槽
王府井大街的名称演变
王府井商业街区
二、历史寻踪
运古的记忆——古人类活动遗址
衙署之街话衙署
历史沧桑说府邸
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
三、文苑撷英
活跃的教育事业
众多的文化设施
著名的艺术团俸
星罗棋布的新闻、出版、发行单位
四、商海揽胜
望如星衢的灯市
闻名遐迩的王府井商业街
各具特色的名店
历史嬗变的金融机构
五、景致咀华
四季相宜的皇城根遗址公园
颇具匠心的广场设计
情趣盎然的街头雕塑
绚丽多彩的灯光配置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王府井 节选
《王府井》: 王府井的“井”王府井大街定名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时,清政府“推行警政”、“整理地面”,对京师部分街巷名称重加厘定,改“王府大街”为“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既然以“井”命名,就足以说明那口井在当时的知名度甚高。然而,那口井在街面早已无存,便引出了诸如井在何处,建于何时,有何特点及趣闻等话题。 王府井到底在哪里呢?姜纬堂于1993年撰文指出:“在今王府井大街南段路西,具体说就是东安市场靠北的西门对面便道边稍北,约当今益民食品店门前。”其主要依据是《乾隆京城全图》和民国二年(1913年)《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均标明此处有井,且王府井大街只此一井。1998年,在王府井大街市政改造施工中发现了这口井,井壁与污水管道相通,井深八米,井内有四米深的污水、两米厚的杂砖。井壁下部由小青砖砌成,据此可知为明代所砌。姜纬堂考证在前,施工发现在后,两相吻合。王府井被发现后,对其作象征性修复,并将井盖设计成圆形青铜围龙浮雕,辅以文字说明。其具体位置在今王府井大街西侧,天隆珠宝店与碧春茶庄之间的便道上。 这口井是何时被称作“王府井”的呢?姜纬堂在《王府井的七百年》一文中写道:“明·刘若愚《酌中志》‘天师庵草场’条载:草场‘墙外有井,甘冽可用,不减十王府街之井也’。据知:一、这口王府井,亦必是‘甘冽可用’的甜水井;二、这口王府井,至迟在晚明时便已相当著名,致他处之需与相比较而为说明;三、这口王府井恐非晚明始有,其历史或更为久远;四、当明末时尚只称之为‘十王府街之井’,则简称日‘王府井’,则必是清代之事。”据此可知:十王府街之井开凿于明代晚期以前,是一口甜水井,因水质好而扬名,清代被称为“王府井”。王府井与八面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旧都文物略》已将今王府井大街分为三段,东安门大街以南称“王府井大街”,东安门大街至灯市口称“八面槽”,灯市口以北称王府大街。此种称法一直延续到1965年整顿地名时。 王府井大街得名于“王府井”已成定论,可是,对八面槽的来历就有不同的说法。然而,无论哪种说法却都与“王府井”有关,琢磨起来,颇为有趣。介绍三则,供读者玩赏。 其一,过去北京城里的饮用水主要是井水,居民到经营水井的地方(称“水窝子”)去买水。王府井自是一个水窝子,且地处冲要,所以,设置了八个专供牲畜饮水用的马槽,故名“八面槽”。“水”自然取自王府井。然而,有人反问,只听说鼓可以论“面”,旗子可以论“面”,什么时候马槽的计量单位论过“面”?其二,此处有专供牲畜饮水用的马槽不假,但不是八个,而是一个呈八面形的石槽,故名“八面槽”。然而,也有人反问,石槽自有石槽的样式要求,八个面就近乎于圆形了,还能叫“槽”吗?何不直接叫“八棱石瓮”或“石水池”呢?其三,所谓“八面槽”是指“王府井”的井台。 当时王府井是卖水的水窝子,且地处交通要道,买卖自然红火。于是修了一个有八个面的井台,在井台的每个面上都凿有一条供流水用的水槽。这样,就可以同时为八只水桶灌水,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八面槽”是指王府井有一个八面都有水槽的井台,故名“八面槽”。然而,还有人反问,既然是井和井台的关系自然是上下一体,何以南段称“王府井”,北段称“八面槽”?“井”总不会平躺在大街上吧。 历史传闻有时也是历史之谜,回答则颇为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