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上海底下党领导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 上海人民在人力上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 江苏省委组织上海和邻近地区武装队伍参加新四军 ; 上海人民在财力、物力上支援新四军等。
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目录
绪论 上海人民对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大贡献
一 上海是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的孕育之地
二 上海是贯彻党中央指示在苏浙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策源地
三 上海是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特需资源的重要供给地
四 上海是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地下交通站和情报搜集地
五 上海是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接受国际援助的转运地
**章 上海地下党领导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一 中共中央白区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上海工作指导方针的确定
二 上海地下党组织的重组和“八办”的成立
三 新四军与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四 党中央要求上海地下党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第二章 上海人民在人力上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一 上海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加入新四军
二 上海难民工作委员会动员、组织三批优秀青年难民到皖南参加新四军
三 通过组织上海民众慰问团、战时服务团等形式赴皖南参加新四军
四 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班,培养一批报务人员和革命青年参加新四军
五 动员组织印刷、印钞、军工、医务人员去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工作
六 配合新四军上海办事处组织输送和掩护转移各类人员去苏北根据地
第三章 江苏省委组织上海和邻近地区武装队伍参加新四军
一 中共江苏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发动群众组织江南抗日义勇军
二 上海浦东、浦西游击战争的开展,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成立
三 上海崇明抗日游击总队的建立,南通、启东、海门等地游击队的发展
第四章 上海人民在财力、物力上支援新四军
一 通过募捐、献金、义卖义演等活动,筹集财物,支援新四军
二 为新四军皖南军部创办印刷厂、皂烛厂、纱布厂提供支援
三 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印刷、印钞等工厂的创办和发展提供大量机器设备和材料
四 协助新四军在沪秘密采购和运输大重军需器材、设备及西药、医疗设备
第五章 上海人民在宣传、文化教育方面支援新四军
一 上海地下党通过报刊、举办展览讲座,大力宣传新四军的抗日斗争英勇业绩
二 给新四军运送各种书籍,并到苏北、苏中等抗日根据地办书店
三 动员一批高校师生去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建江淮等大学
四 上海一批艺术家、作家和文化工作者战斗在华中抗日根据地
第六章 保卫中国同盟及其上海分会为新四军“雪中送炭”
一 保盟及其上海分会的创立
二 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真实报道新四军的抗战业绩
三 输送大批医药用品和物资,在物质上全力支援新四军
四 开展工合运动,帮助新四军和抗日军民生产自救
五 反对国民党分裂倒退行径,率先揭露皖南事变真相
第七章 上海党组织与新四军联络的地下交通和情报工作
一 江苏省委和新四军上海办事处的地下交通组织和交通线
二 新四军各根据地与上海联系的秘密交通
三 地下政治交通员是一支高素质的特殊的战斗队伍
四 中共华中局和江苏省委情报工作机构及其贡献
第八章 组建上海地下军迎接城市解放
一 遵照党中央新战略谋划筹建上海地下军
二 组建上海地下军凭借工运基础与新四军威势
三 囿于复杂形势上海地下军发动起义又紧急终止
四 上海地下军汇聚新四军铁流开启新征程
第九章 上海与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互相支持、互为依托
一 开展市郊游击战,配合新四军东进北上
二 增强了城市抗日救亡的回旋余地
三 利用上海的特殊条件,为新四军、根据地输送紧缺物资
四 中共江苏省委安全撤离到根据地,保存地下党的领导力量
结语
附:中共中央、中共江苏省委有关历史文献
关于新环境下上海组织工作的决定(1937年12月)
中央关于加强乡村游击战争和创立游击根据地问题给江苏省委的指示(1938年5月14日)
中央关于徐州失守后华中工作的指示(1938年5月22日)
中央关于开展职工运动与“五一”工作的决定(1939年4月12日)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六月份的中心工作(1939年6月)
江苏省委对上海党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巩固党的决定的决定(1939年10月22日)
关于开展大上海区内敌内和敌区中工作的决定(1939年12月20日)
中央关于江苏省委今后工作方针的指示(摘录)(1940年3月8日)
上海关于外县工作情况向中央的报告(摘录)(1940年4月9日)
中共中央写给东南局的指示(节录)(1940年5月4日)
江苏省委对东路工作的意见向中央的报告(1940年5月28日)
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节录)(1940年9月10日)
中央关于上海党的秘密工作的指示(摘录)(1940年12月16日)
中共中央对党内的指示(1940年12月25日)
中央关于深入宣传军委“关于皖南事变的发言”等问题给刘晓同志的指示(1941年2月14日)
中央城委对敌后城市工作的指示(摘录)(1941年3月18日)
中央书记处关于上海失业问题的指示(1942年2月)
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节录)(1944年6月5日)
后记
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节选
《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随后,沈其震在耿丽淑帮助下从上海乘船前往香港。沈其震到香港后,经过廖梦醒的引见,很快就见到了他早已景仰的宋庆龄,并把史沫特莱写的信呈递给她。宋庆龄看了信后,亲切地说:“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名字)的报道我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上已经读过了,你们缺医少药的情况我是知道的。”接着,她告诉沈其震:“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保卫中国同盟已经在香港成立,国际上主持正义的一些团体和个人都在响应保卫中国同盟的号召,已经有不少捐募得来的医药器材和其他救济物资运到了香港,上海也成立了组织,建立了仓库。”并说:你们“除了从香港带回去一部分外,还可以从上海运回去一些,我已经通知上海的耿丽淑了。”会见中,沈其震转达了叶军长对宋庆龄的问候。她听了高兴地说:“叶挺军长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北伐时他就一直冲在前面,现在又是他冲在*前面去了。”还表示,她“完全同意叶挺军长的看法,军医工作对鼓舞士气非常重要,军医工作做得好,胜利就有保证。”这次会见后,宋庆龄立即从香港和上海拨出一批急需的手术器械和大量药品,以及其他食品、被服、文化用品等救济物资支援新四军。当时有一种名叫“白浪多息安”的*有效的消炎药(磺胺的前身),是世界上刚刚生产,国内还没有用过的*新产品,也从上海运送给了新四军。不仅如此,新四军成立时的通讯设备也是保盟“募捐助成的”。这些支援大大加强了新四军军部和各支队的医院的医疗工作。不久,新四军又接到琼·尤恩护送的一批医药物资。琼·尤恩是加拿大人,毕业于护士学校,是由宋庆龄介绍去延安的。她曾到五台山前线医疗站工作,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由于过度劳累,健康很差,辗转到上海疗养。尤恩还未好好休养,便由宋庆龄安排,于1939年1月负责把一大批药品和其他物资护送到新四军防区。新四军**支队司令员陈毅热情地接待尤恩。尤恩非常关心新四军的医疗工作,她在参观后方医院时,发现新四军缺少护士,便主动推迟归期,担负起培训护士的工作。 保盟上海分会也通过各种渠道与新四军建立联系,在接应国外寄来的救济物资,负责把它转送给新四军的同时,还经常通过一些社会团体,用各种合法名义组织义卖、义演,如“节约救难”、“文化之夜”等活动,为新四军募集资金和物资。**笔捐款17.8万多元,由新华银行副经理孙瑞璜秘密汇出。1938年冬,是新四军成立后遇到的**个寒冬,战士们急需御寒物资,学生们便走出校门向市民劝募寒衣,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募集10万件棉背心的任务。12月,保盟上海分会又把募捐到的10万多元现金为新四军购买了5万套军装所需要的布料和一批医药用品,在中共江苏省委的支持下,通过上海民间团体组织了由王纪华、顾执中率领的**批“上海各界民众慰劳团”,冒险穿过日军封锁线和国民党第三战区的防地,送达皖南新四军军部。此外,还动员一些进步的医生和护士参加新四军的医疗卫生工作。 夏天到来时,新四军地区蚊子猖獗,疟疾流行,危害极大,在长江流域,“去年死于疟疾的人数几乎与战死的人数相等,整师的士兵由于疟疾而不能行动。”为了缓解和消除疟疾之害,沈其震于1939年4月12日致函保盟,请求支援蚊帐和奎宁等一批急需物资。信中写道,由于天气转暖,这里的蚊子又猖獗起来。我们新建了一个有200张床位的病房,很需要“单人蚊帐”,并需要奎宁等“尽可能多的东西”。保盟接信后立即通知上海分会向新四军提供一批紧急援助。5月,保盟上海分会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下,派出以吴大琨为团长,殷扬(扬帆)为副团长的第二批“上海各界民众慰问团”经温州、金华去皖南新四军军部驻地慰问。他们带去了6000码蚊帐用料、20万片奎宁、400听炼乳、12万剂霍乱疫苗、2000个消毒包和新药“白浪多息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