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萨拉热窝100年

  2020-05-14 00:00:00  

萨拉热窝100年 本书特色

这本书讲述了被称为“欧洲耶路撒冷”的萨拉热窝这一亚欧大陆交通要道,这一宗教、民族、文化交汇之地*近100年的历史。该书作者以萨拉热窝的宏大历史为经,以居住其中的三个家族的历史为纬,既展现了萨拉热窝历经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南斯拉夫、波黑的百年激荡,又通过三个家族的命运呈现了大时代下个体生命的真实经历。作者梅原季哉,日本重量级媒体《朝日新闻》欧洲分社社长,十几年间一直围绕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和战争进行采访。

萨拉热窝100年 内容简介

1座城市,3个民族,100年,3次战争。 以萨拉热窝的宏大历史为经,以居住其中的三个家族的历史为纬 展现“欧洲的耶路撒冷”——萨拉热窝历经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南斯拉夫、波黑的百年激荡,揭示巴尔干问题根源。 日本重量级媒体《朝日新闻》十年欧洲观察。

萨拉热窝100年 目录

序章 这里只有战争吗? 教科书中描写的暗杀场景 “互相杀戮”并不是历史的全部 透过平民家史看萨拉热窝百年 复杂表面的背后 波黑简史——从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东西分裂的源头 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 并入哈布斯堡帝国的版图 夺得新领土的塞尔维亚 始于萨拉热窝事件的**次世界大战 四年间1000万人死亡 埋下祸根的战后处理 南斯拉夫王国的诞生 纳粹傀儡国的统治 铁托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一国之内” 反映国家的真实形象 萨拉热窝冬奥会,八年后的战火 从**次世界大战到南斯拉夫王国时代20世纪的起点 埋伏在车队必经之路上 是恐怖分子还是英雄? 抵制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 追溯百年家史 三代历史世家,“祖父曾目击萨拉热窝事件” 反塞尔维亚人运动 教职被剥夺,遭受严酷拷问 “我是欧洲人” 中世纪西班牙逃亡者的后裔 参与萨拉热窝事件审判的伯父 南斯拉夫王国的统治 萨拉热窝应有尽有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社会主义时代纳粹的侵略和互相之间的报复 未曾迎合当局的祖父 从塞尔维亚人到“意大利人” 目睹野蛮的暴尸行为 庇护犹太人的义人 不受待见的一家 同铁托的偶遇 民族主义是禁忌 破灭的五环理想 南斯拉夫解体和内战初期关于“之前的那场战争”的记忆 米洛舍维奇的崛起 600年前的失败 自由选举带来的后果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独立 三足鼎立 波黑共和国内联合执政的垮台 “我们立场不同” 再次响起的枪声 围城中的萨拉热窝 造成悲剧的地形 新南联盟的形成 胶着之中和平外交艰难前行 围城中的生活 生命线——地下隧道 通过艺术进行反抗 同敌人进行的奇妙交流 守护生活 塞尔维亚人即是“恶”吗?因“集中营”而备受谴责 从炮击市场事件到北约空袭 “平庸之恶” 被同胞攻击的塞尔维亚族教授 塞尔维亚人也遭到了屠杀 不走运的精英 偷偷赠予的警徽 五次逃脱 内战结束和战后体制局势变化和四个月的停战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 代顿和平协议与内战的结束 战后的历程 南斯拉夫的完全消失 “失去的二十年” 如何清算过去,如何讲给未来指责国际法庭的被告 将国际司法机构视为“反塞族”工具的风潮 对国际人道法的不理解 “年轻一代更理解我们” 历史教育也给一线教师带来压力 身份确认才是迈向和平的起点 一体化是否取得了进展?以民族均衡为优先的不正常的政体 比观察员地位更高的代顿协议 犹太人幸存下来了吗? 军队是罕见的一体化的象征 不管是在波黑,还是在阿富汗 来到绿茵场上,还管什么民族 欧洲人和穆斯林的双重身份主动皈依伊斯兰教 被引渡至关塔那摩的“伊斯兰激进派” 那不是我们的伊斯兰教 “文明的冲突”并非必然 终章 从文明的十字路口,到普遍的人性 街景中的历史 这不是“民族纷争” 延续至今的多样性和宽容传统 对日本而言的普遍性意义 同历史的和解与国际法 不人道罪行无法免责 围绕战后“审判”的不和谐音 参考文献

萨拉热窝100年 相关资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萨拉热窝是不同民族与文化不断交融,直至今日也未完全融合的地方。作者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从背负着各自文化的不同民族中,选出了三个从“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延续至今的百年家族来展现这些立场、宗教、语言都不相同的人们,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不可能单纯地将不同民族分离开来的社会。当我们从每一个人的生活出发来看时,就会产生一种用简单的语言难以表述的感觉。这是一本好书,为迄今为止的20世纪历史观带来了新的光芒。 ————亚马逊书评 关于波黑内战*易懂的书,是对整体的俯瞰。特别是*章,讲述了该地区在古代时的历史背景。此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次世界大战是从这里开始的,读了该书后才得以理解。 ————亚马逊书评 作者在讲述萨拉热窝百年历史的同时,也让我们听到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真实的声音。 ————日本知名博主

萨拉热窝100年 作者简介

梅原季哉,《朝日新闻》欧洲分社社长。1964年生人,1988年毕业于国际基督教大学(ICU)教养学部,后进入《朝日新闻》,开始记者生涯。曾以特派员的身份到访布鲁塞尔、维也纳、华盛顿等地,后又在国际报道部担任过编辑部主任等职。

萨拉热窝100年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13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