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纪时考 本书特色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平旦”等十六时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制?“毕陬”“极涂”“太簇”“黄钟”等纪月之名从何而来?中国古代纪时方法一直在演变,花样繁多,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纪时的概念既繁,流变又杂,当今尚乏一专著梳理厘清之。北京大学张衍田教授作《中国古代纪时考》一书,稽考梳理中国古代纪时,深入浅出,是文化普及的“大家小书”。本书总结了张先生多年来对于中国古代纪时方法及其流变的研究成果,分为纪日、纪时刻与时辰、纪月、纪年四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认识及其记录方式的改变。其论述过程由易到难,既反映了古代人从纪日到纪年的时间认识过程,也合乎现代人学习了解古代纪时方法的客观规律。书中多用图、表,以使条理清晰,层次醒目。本书文风平易浅近,既对自然科学有所介绍,更是引用了不少古代文献,尤其是甲骨金石文献,来说明古代纪时的相关情况,内容极为丰富翔实。其中关于韵目纪日、一日十时、斗建纪月、月阳月阴、岁阴岁阳、十二生肖演变等的考述,既见史学功底而又意趣盎然。
中国古代纪时考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丰富详赡,论述条理清晰,文风平易浅近,是系统性了解掌握中国古代纪时知识绝佳的入门类书籍。
中国古代纪时考 目录
小序
**篇 纪日
一、释“日”
二、纪日方法
(一)十干纪日
(二)干支纪日
(三)数字纪日
(四)韵目纪日
第二篇 纪时刻与时辰
一、人对“日”分时段的早期认识
二、“日”分时段的等时制
(一)时刻纪时制
1、漏刻计时
2、以刻纪时制始末
(二)时辰纪时制
1、一日四时制
2、一日十时制
3、一日十六时制
4、一日十二时制
第三篇 纪月
一、释“月”
二、纪月方法
(一)数字纪月
(二)干支纪月
1、斗建
2、甲子月
3、月阳与月阴
(三)音律纪月
(四)三分四时纪月
(五)楚地月名
(六)其他纪月名称举例
1、以时月令纪月
2、以习俗纪月
3、以宗教信仰纪月
4、因避讳更改月名
三、与纪月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月首
(二)闰月
(三)一月三分与一月四分
第四篇 纪年
一、释“年”
二、年称分解
(一)载
(二)岁
(三)祀
(四)年
三、纪年方法
(一)利用君主在位年数纪年
1、逾年改元的通例
2、不按逾年改元的通例改元
3、年号频改,一年数元
4、历代年号重复较多
(二)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
1、岁星纪年
2、太岁纪年
3、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的对应关系
(三)干支纪年
1、干支紀年法的产生
2、十二生肖用于纪年
3、推算干支年的公历年
四、与纪年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岁首
(二)四季
(三)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纪时考 作者简介
张衍田,1938年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献、古代汉语,尤其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四部文献学术源流等方面的研究。在《北大史学》、《文献》等刊物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专著有《史记正义佚文辑校》(1985),《资治通鉴新注》(1998),《中国历史文选》(2002)等,曾参与校点《宋朝诸臣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