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缝隙处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记录普通中国人生活的口述史,汇集了港商、中医、考古学家、学者、摄影爱好者、农民、修鞋匠、证券商、年画师等身份的中国人的口述记录。作者深受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影响,看重平民历史,留心小人物的史料,希望在大历史的缝隙里找到个人生命的痕迹。书中这些身份迥异的口述人,多数很普通。因为普通,一般历史叙述容易忽略他们,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这些口述文字,有意请他们回来,听他们发声。
历史的缝隙处 内容简介
“我的历史就是中国史”。朝代的兴亡,君主的废立,经年的战争,这些“大事”,实际只是历史的骨骼,要想让历史变得血肉丰满,还需要补充无数个人史。个人史关系无数人民的生活状态,关系整个时代的文明的性质,所以在人类文化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史料。将来的史家还得靠这些大历史缝隙处的史料。书中这些人,多数很普通。因为普通,一般史书上不会有一席之地。他们只是在社会的缝隙里,凭着善良、勤劳、节俭、坚韧,维持低水准的生活。他们付出很多,获得感很弱。这些口述文字,有意请他们回来,听他们发声。静心听他们的阅历、体验,个个有故事。故事中的社会变迁、家国难分,无须刻意关注,时常都可感受。如实记录,汇聚于此,是想说:其中确实有些“值得留意的东西”,或能启示“宇宙人生的意义”。借文字记录下来,无非是希望不至于“随着无名无声的浪花流星般的熄灭”。
历史的缝隙处 目录
自序
伍淑清:中国“001”号合资企业(上) 001
伍威全:中国“001”号合资企业(下) 009
沈继光:带着近乎神职人员的责任 015
龙安志(上):中国不能这样“文化切腕” 033
龙安志(下):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 051
景 爱:中国沙漠考古**人
063
高增德:我觉得实在是该抢救了
081
陈利军:男人从四十岁开始
115
侯艺兵(上):从邓稼先逝世、杨振宁掉泪开始 137
侯艺兵(下):我在小岗拍的**张照片 163
严俊昌:人生在世,该为老百姓做点好事 189
姚敬堂:悬若游丝的古老艺术(上) 217
张廷旭:悬若游丝的古老艺术(下) 225
崔玉衡:就凭中医能治病救人这一条,也得坚持 233
位梦华:从南极到北极 247
祝师傅:人总要一代比一代强点
271
柏均和:袁世凯的一些家事
281
陈 军:拨打了一整天电话才接通,只为说一句话 295
沈宏邦:怎样做人才有味道
317
黄镇国:我为寡妇写了一辈子信
335
李青林:这辈子要活个心里踏实
347
后记 363
历史的缝隙处 相关资料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这两句话真是中国史学的大仇敌。什么是大?什么是小?很少人能够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以为,将来的史家还得靠那“识小”的不贤者一时高兴记下来的一点点材料。
——胡 适
在这荆棘蔓蔓的人生道上,随处都给你看见许多值得留意的事情,同时启示你了宇宙人生的意义。我这愚蠢的笔,固不能在道上随处记出一些给后面很努力赶来的同类们作一些参考,但是我却又不愿这许多值得留意的东西,在未经人注意的时候,随着无名无声的浪花流星般的熄灭。我自己认为这是我*的责任。
——费孝通
我希望在大历史的缝隙里找到个人史,好像在一堵古城墙的砖石缝里找到活生生的野菊花。
——龙应台
历史的缝隙处 作者简介
张冠生,祖籍江苏,现居北京。曾供职民盟中央,为费孝通先生做助手多年,主持《东方》杂志口述历史栏目,实录《费孝通晚年谈话录》。出版有费孝通、沈昌文口述史,《费孝通传》《纸年轮》《纸日月》《纸声远》《晴耕雨读》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