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街区·城池

  2020-05-14 00:00:00  

街区·城池 内容简介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体现着炎文,承载着风俗,是天人合一的反映。摄影以其记录的特性,让我们对明太原县城这座现存的文化遗迹有了逐渐的了解和认识。  在距山西太原西南15千米的龙山脚下,有一座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的古县城——明太原县城,它坐落在唐尧、夏禹、西周唐国、战国赵国、西汉代都等都城遗址上,跨越历史4000多年,是一座值得世人说道韵县城。  远在公元前497年,在太原盆地的南部,一座古城悄然兴起,它就是由晋国卿大夫赵简子(赵鞅)的家臣董安于负责修建,后由尹铎治理,趋于完善的一座城池——晋阳古城。这座古城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北魏、北齐、隋唐和五代等各时期不断的修葺和扩建,“霸府”“别都”“北京”的地位得到凸显。直至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攻下太原,下令“火烧水灌”晋阳城,使这座有着近1500年历史的古城化作了废墟;后下诏废晋阳、太原二县,设并州军事于榆次,另在晋阳故城北(今小店城西村东,马练营西,南、北畔村之间)筑一新城,置平晋县(“平晋”兼有“平灭晋阳城”之意)。明洪武四年(1371年),平晋县遇水患,遂徙治于汾河之西古晋阳城南关旧基。明洪武八年(1375年),此县名复用泰原县,隶属于太原府。  历史上的太原县城内外原有大小寺庙、楼阁、祠堂50余处,职事衙门,应有尽有,儒、释、道、天主教及基督教建筑共存,大街上的13座过街牌坊、道路口的22座五道将军庙、200余家商铺字号及大街小巷的深宅大院鳞次栉比,彰显了这座古城的气质与性格。明清太原县城在晋商称雄的几百年百业兴盛,繁华一时。近代以来,时代剧变,太原古县城经历战火和人为损坏,已是伤痕累累。2011年,太原市被国务院批复列为“国家历史文纯名城”,而明太原县城则为其中的重要支点,古县城的历史街区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因此,明太原县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迫在眉睫。2012年,由政府牵头组织实施的“明太原县城复兴下程”启动,按照《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20年)》,修葺后的明太原县城将成为一处集体闲观赏、民俗风情、游客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旅游区。

街区·城池 目录

**部分:图说古城道出印记
1.明嘉靖《太原县志》——明太原县城图
2.清道光《太原县志》——清太原县城图
3.1943年《北支蒙疆的居住》书中的太原县城航拍图
4.1946年10月太原县城图

第二部分:触摸遗迹释放情怀
1.明太原县城的街巷
(1)东街
(2)西街
(3)南街
(4)北街
(5)以姓氏名人命名的街巷
(6)以县城内标志性建筑命名的街巷
(7)以水塘命名的街巷
(8)以地面特征命名的街巷
(9)以方位命名的街巷
2.明太原县城的衙署
(1)县衙
(2)按察分司
(3)察院
(4)预备仓(粮仓)
(5)养济院
(6)城池
3.明太原县城的寺庙及教堂
(1)东街文庙
(2)东街东岳庙
(3)东街鼓楼
(4)西街隆恩寺
(5)西街玉皇庙
(6)西街窑神庙
(7)南街龙天庙
(8)南街财神庙
(9)南街城隍庙
(10)南街基督教神召会
(11)南街宝华阁
(12)北街关帝庙
(13)北街天主堂
4.明太原县城的民俗信仰
(1)土地庙
(2)五道将军庙
5.明太原县城的民居及院落
(1)一进院
(2)二进院
(3)三进院及套院
①西街楼儿院
②北后街48号秦氏晋泉隆钱庄院
③东横街秦家大院
④南街道台府
⑤段氏旗杆院
⑥南街大厅院 街区·城池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12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