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2020-05-14 00:00:00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由万绳楠教授根据听课笔记和相关资料整理而成。陈寅恪先生研究史学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古史学的研究对当代影响*巨。但是在其留存和已版的作品中,尚无系统的断代史之作,本书则能补陈著之阙,因而被誉为“稀世之珍”。本书虽非陈先生的原著,但仍较为真实地体现了陈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共分二十一篇,覆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问题、新发现: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统分,陈朝是南方蛮族创立的朝代,东汉、孙吴和西晋的统治者属于同一个阶级等。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内容简介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是由万绳楠先生在1947年至1948年于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学习期间,听陈寅恪先生讲授魏晋南北朝史时的笔记。但是笔记通常是简略的,为整理成书,万先生参考了50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两晋南北朝史时所编的引文资料,以及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等相关的论著整理而成,并力求符合陈寅恪先生的观点。 一般而言,陈寅恪先生的论著大都需要具有一定学力的人才能读懂。但是本书则别是一番风味,它用俗语娓娓道来、条分缕析、高屋建瓴、鞭辟入里,不仅让人领略了陈寅恪这种大家的学术思想,而且也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典范。阅读是书,给人留下印象*深的可以概括为两大特点:一曰清通,一曰简要。 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初由安徽黄山书社于1987年出版发行,1999年曾经进行第2次印刷,前后印数共7000册。2007年步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据黄山书社版策划出品了插图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贵州教育版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历史爱好者和喜爱陈寅恪者所推崇,仅根据2014至2018年之间的数据显示,印数就已发行78000册。 本次天津人民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仍是由步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出品,对于内文和插图逐一进行了认真校对修订。其中,正文和引文仅修正“脱、讹、衍、倒”四种现象即约有二百处,标点符号和行文规范修订者更多;另外,鉴于先前所用配图存在图像模糊不清、图画信息错误和图文气质不协等问题,本次再版则将先前89幅插图重新更换或修订为76幅,努力做到图文相契合,同时并配有超过12000字的图注说明,更加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原文内容和相关常识。 作为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的学习入门书,本书既不失为一部分量沉重的专门学术著作,同时也能满足广大普通魏晋南北朝历史爱好者的阅读需求。其清通简要的特点,决定了其既能阳春白雪,亦能下里巴人,使学习与研究兼得。放眼同类优秀图书,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和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失之于繁,不便于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和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作为后出著作,一则失之于简,不便作为研究用书,二则诸多问题仍然未脱陈氏影响。总之,新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实可视为“稀世之珍”,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不可缺少的必读书之一。 鉴于本书内容品质和以往阅读经验,本书不仅适合具有一定历史学基础(历史学本科及以上学力)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阅读和研究,也适合乐于学习勇于挑战的广大历史爱好者和陈寅恪景仰者阅读和学习。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目录

**篇 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蜀、吴) 3 **节 魏晋统治者社会阶级的区别 3 第二节 司马氏的夺权斗争 12 第三节 西晋政治社会的特征 39 第四节 附论蜀、吴 22 第二篇 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 27 **节 从州郡领兵到罢州郡兵 28 第二节 分封诸王 33 第三篇 清谈误国(附“格义”) 39 附“格义” 52 第四篇 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 55 **节 赵王伦废立 56 第二节 东莱刘伯根、王弥起兵 59 第三节 张昌起兵 61 第四节 李特起兵 63 第五篇 徙戎问题 65 第六篇 五胡种族问题 73 **节 五胡次序 74 第二节 羯 族 76 第三节 氐 族 79 第四节 鲜 卑(释黄须鲜卑奴与白虏) 81 第五节 卢水胡 87 第七篇 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 89 **节 胡族的汉化 90 第二节 胡汉分治 97 第八篇 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 301 **节 人口流动的三个方向 ——东北、西北与南方 102 第二节 北方胡族统治者的徙民与人民的屯聚问题(坞壁及桃花源) 113 第九篇 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 325 第十篇 孙恩、卢循之乱 137 第十一篇 楚子集团与江左政权的转移 147 第十二篇 梁陈时期士族的没落与南方蛮族的兴起 163 **节 梁建业、江陵两大士族集团的灭亡 164 第二节 陈与南方蛮族 171 第十三篇 南朝官制的变迁与社会阶级转变的关系 179 第十四篇 南北对立形势分析 187 **节 北强南弱之形势 188 第二节 北朝不能过早统一南北的原因(附淝水之战) 192 第三节 南朝北伐何以不能成功 197 第十五篇 北魏前期的汉化(崔浩问题) 201 第十六篇 北魏后期的汉化(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211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附魏齐之兵) 221 **节 六镇含义及北魏的设防问题 222 第二节 北魏的兵 225 第三节 六镇起兵的原因 229 第四节 六镇兵的转手,北齐的建立 233 第五节 北齐的兵 237 第六节 杨隋、李唐非出自六镇 240 第十八篇 北齐的鲜卑化及西胡化 243 **节 北齐的鲜卑化 244 第二节 北齐的西胡化 248 第十九篇 宇文氏之府兵及关陇集团(附乡兵) 251 **节 北周统治者宇文氏之由来252 第二节 东西魏的形势,府兵制的创立254 第三节 关陇本位政策与关陇集团的形成258 第四节 周武帝、隋文帝对府兵制度的改革 267 第二十篇 南北社会的差异与学术的沟通 271 **节 南北社会的差异 272 第二节 南北学术的沟通 276 第二十一篇 佛教三题 283 **节 佛教之于中国(夷夏之辨) 284 第二节 佛教之与道教 290 第三节 佛教之于四声 300 附录:三国两晋南北朝世系表306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相关资料

读者精彩评论(一): 虽然《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这部书并非陈寅恪先生生前的著作,但将其视为陈先生继《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以后,又一部从政治史的角度研究中古历史的成果的结集,或大致不差。 ………… 我们细按陈先生所言,他称赞欧阳修《五代史》的“贬斥势利,尊崇气节”,称赞司马光《资治通鉴》为政治史的“空前杰作”,其实仍是从政治史的角度进行评价的。因此,陈寅恪先生在其史学研究中所继承的,已绝不仅仅是宋贤的史学,而是两千年来中国史学的优秀传统和精神。陈寅恪先生承继中国史学传统中的合理因素,注重进行政治史的研究,善于捕捉影响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加之学识渊博,方法得当,既能沿波讨源,复能披枝振叶,故而多所成就。《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适为其史学研究之一例而已。(南京大学文学院巩本栋教授《陈寅恪先生政治史研究的特色——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札记》) 读者精彩评论(二): 提起陈寅恪先生, 总会联想到一些流行的奇闻轶事,如教授中的教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梁启超向清华校长举荐他的理由: 他的几页纸抵得上我著作等身。于是,在世人心目中,陈寅恪俨然一位神话人物,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仅看他的名山事业,如巍峨的高头讲章《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柳如是别传》等,没有一定学问功底的确很难接近。不过,翻开他的《魏晋南北朝史课堂讲演录》,则别是一番风味了,用俗语说是娓娓道来、条分缕析、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用魏晋南北朝的雅言可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或如《世说新语》的隽语所言:“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南人学问,清通简要。” ………… 陈寅恪的南北朝课程讲演录, 不仅让人领略了大家的学术思想,而且也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典范,至少有两点值得记者借鉴。其一,拨云去雾,抓住要害,也就是政治家办报以及审时度势的要求。其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也就是讲好故事的本领。概而言之,一曰清通,一曰简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知人论世,清通简要——读》) 读者评论(三): 看了陈寅恪这讲演录,我只能望洋兴叹曰:没看过陈寅恪的书随便谈论历史,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阶级分析和集团分析方法是陈寅恪独有而绝妙的历史分析方法,虽然这个名词不见于百度,但看过陈寅恪的书的人一定会被他这种历史分析方法折服的,《东晋门阀政治》的作者田余庆就明显受到这种历史分析方法的影响,不过田余庆钻的更深,在东晋历史上研究得更深入更有成果。还有陈寅恪的考证功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往往凭着其他人容易忽略的史料研究出出人意料的成果,片言只字都是他有力的证据,比如他考证”坞“和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关系,史料在前,说理在后,说明《桃花源记》是一篇写实的文章,尽管有作者的寄托,可是不是空想出来的。诸如此类的考证娓娓道来,有理有据,怎能不让人折服呢。(豆瓣用户评论) 读者评论(四):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稿》,真是大开眼界。史学家、中研院院士何炳棣回忆他在清华和西南联大就读时,听说考试是陈老师出题,同学们普遍认为不用准备,因为考题一定极难极冷,猜测复习都没用。陈寅恪被认为是近百余年来史学界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的确有其来由。他掌握十几种语言,又兼超人记忆力和家学渊源,堪称不世出的天才。学者周一良回忆陈先生,说他*的了不起之处是在“打通文史哲”,达到了人文科学的化境。 人文科学的*境界,需要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这个能力,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诸多大师达到过,但现在无疑越来越少,与之对应的,是出现了越来越多所谓“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它意味着人类追求学问的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是追求一棵智慧之树的“干”,现在则追求每一片“叶”。结果呢,一叶障目的结果往往不见森林。为什么我们说人类不再能出现孔孟老庄、亚里士多德或达芬奇那样的伟大身影,原因之一或在于此。 因为文史哲的打通,陈寅恪能提出许多“在我们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崭新论述。譬如说他讲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指出文章内的纪实成分,来自南朝北伐时戴延之记录下的北方坞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南方的武陵,而陈寅恪认为根本不能在地理上信以为真。北方坞堡是在五胡乱华的战乱背景下,一些大宗族依托地形险要,建起保卫安全、传承文化的要塞。戴延之在《西征记》中记载了他寻访过的几个坞堡,而陶渊明的友人中也有参与北伐者。他还指出,《桃花源记》提到的为逃避“秦”的暴政,实际上不是秦始皇的秦,而是当时北方的前秦。(豆瓣用户评论) 读者评论(五): 魏晋南北朝整个一个历史时期就是大分裂、大融合,这一段历史可谓是五彩缤纷,其中有个性鲜明的人物、离奇古怪的事件,其中也不乏一些尚未理清的问题,而陈寅恪先生的讲稿正是我们理清这些问题的工具。  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寅恪先生治学的严谨,对所探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异、考证,例如西晋“八王之乱”前的关键政策即“罢州郡武备”提出的背景以及是否有人反对?当时的重臣山涛曾经坚持州郡武备,但是否在灭吴后继续坚持?等一些问题,先生通过《名士传》、《竹林七贤论》以及《晋书》等权威史料进行了考证,终于得出了令人心服的结论,从中我清楚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根源。如此考证亦在对包括著名的孙恩、卢循之乱背景“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在当时什么家族、什么人物的身上都有痕迹,以此推断他们为什么能够集结兵力、为什么能够影响深远等等。  可以认为这样细致的考证在本书中贯穿始终,当然这是细节的技术手段,而在对整个大时代的特征把握上,先生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的核心,什么曹魏被西晋替代?什么导致了南北朝长期的割据?什么导致了南朝更替中前三代与陈的主体力量不同?什么导致了北朝胡族的汉化?什么导致了华夏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这些基本都是问题核心即寅恪先生所提到的社会阶级在起作用,总体上来看就是“士庶阶层”“汉士族、胡士族”两对矛盾的激化与缓和,当然有必要提及的是这里的阶级并不是我们所谓的阶级分析方法,要知道无论是代表庶族的曹魏集团或是代表士族的司马氏集团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本质上二者并无区别。但不能因此否定寅恪先生发现问题本质、核心的事实,他利用的是社会学社会分层的理论、学说。  在此,我通过寅恪先生对南北朝文化的发展分析还得出了一个结论有必要提及一下。寅恪先生通过史料考证认为南朝文化、学术显然比北朝先进的多,北朝沿袭了并无很大发展的旧汉文化和他们本身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对大家族的认同上显然比南朝要强烈,简单讲十分重视宗室群落而南朝则不同。因此我妄猜南朝政权更替或朝局混乱往往造成兄弟相残的灭门惨剧,宗室经过厮杀*终所剩往往寥寥无几,也与其文化中对大家族、宗师看的非常淡化有一定的联系甚至是决定性的联系了。  终了,大家做史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学术的严谨、什么是深邃的探究,想要深入了解这一时期问题的朋友选择这本书决然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有必要说明的是整理稿件的万先生在前言中提到寅恪先生从资产阶级史学观向马克思主义史学观转变并不确切,但可以肯定的是寅恪先生着实掌握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方法论。 (当当用户评论)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作者简介

(1)介绍和荣誉: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客家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等。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李济一起被誉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时任清华研究院主任的吴宓称赞他为“最为学博识精”。其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1937年之后,曾先后任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他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1942年为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任教授;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被评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后,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1955年后,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2)作品:(1)介绍和荣誉: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客家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等。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李济一起被誉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时任清华研究院主任的吴宓称赞他为“最为学博识精”。其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1937年之后,曾先后任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他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1942年为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任教授;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被评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后,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1955年后,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2)作品: 陈寅恪先生的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曾先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发行;2002年三联书店在陈氏已版著作的基础上,出版了《陈寅恪集》十三种,是现在所能找到的陈氏全部著述,其中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诗集(附唐筼诗存)》《书信集》《读书札记一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和《讲义及杂稿》等。另外,台湾里仁书局曾于1979年出版发行《陈寅恪先生全集》上下册,但限于当时条件,虽曰“全集”,其实未全。其中,上册包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种专书、《元代汉人译名考》26篇论文、《重刻元西域人华化考序》3篇序跋;下册包括《元白诗笺证稿》、《陶渊明思想与清谈之关系》和《论再生缘》等3种专书、《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等25篇论文、《论语疏证序》等19篇序跋;另补篇有《论东晋王导之功业》等11篇论文和《辽史补注序》等3篇序跋。 (3)评价和影响: 在近代学术界,陈寅恪特别以渊博著称。从中国传统的观点说,他可以算是“通儒”;从西方启蒙时代的标准说,他近于“百科全书派”。因此他并不仅仅是一位现代所谓“专家”。但是通观他毕生的著述,其主要贡献确是在史学方面。(余英时《试述陈寅恪史学三变》 陈寅恪不是系统的思想家,他并没有告诉我们儒学怎样才能在理论上完成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历程。但是他却以身示范,在实践上证明了儒家的若干中心价值,即使在最艰难的现代处境中仍然能够发挥出惊人的精神力量。(余英时《陈寅恪与儒学实践》) 我个人认为陈先生的“学术权威”是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第一是博通多种古典语文如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巴利文以及其他中亚和中国边疆文字……第二根支柱则是他对西方古典文化的亲切了解。他在1909至1925年期间,先后留学法国、德国、美国达十年以上,除了专治古文字以外,他也旁及希腊文、拉丁文与英、德、法各国的语文与学术……第三,陈先生所掌握到的与史学有关的辅助学科远比同时一般的史学家为丰富。自天文、历法、语言、音韵以至医学、本草,他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第四,陈先生最使学术界心折的自然还是他在中国文献资料的掌握方面所达到的惊人的广度和高度。“博闻强记”本是传统学人所共同向往的一种学问的境界,虽然它不算是最高境界。但是陈先生的渊博则已超出传统的格局之外:他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现代史学研究者,不是徒以记诵炫耀于人的传统读书人。(余英时《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寅恪续命河汾的愿望,未必得酬,但至少在中国中古史研究上,开辟了蹊径,奠定现代学院式研究的基础。今日回顾,民国史坛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名家不少出自陈门,如周一良、杨联陞、姚薇元、谷霁光、汪篯等。唐长孺虽未列门墙,但在中古史研究上,仍然渊源相承。(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 综观陈寅恪的一生,有令人羡慕之才华与家学,亦有令人扼腕之失明与膑足。惟其学问与品格始终为人欣赏,亦必将为后世之典型。昔年寅恪撰王观堂碑铭之结语,今实可为陈寅恪之铭词:“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 陈先生很推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而陈先生本人的著作,则在司马光之后把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陈先生把敏锐的观察力与缜密的思考力相结合,利用习见的史料,在政治、社会、民族、宗教、思想、文学等许多方面,发现别人从未注意到的联系与问题,从现象深入本质,作出新鲜而令人折服,出乎意想之外而又入乎意料之中的解释。(周一良《纪念陈寅恪先生》) 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吴宓《空轩诗话》 先师陈寅恪先生为一代史学大师,学术文章辉耀寰宇,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景仰。郑天挺先生呼之为“教授之教授”,是很有见地的……陈先生以史学名家;但是,众所周知,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史学家,他博学多能,泛滥无涯……先生治学之广是非常惊人的。专就外族和外国语言而论,数目就大得可观。英文、德文(季羡林《从学习笔记看陈寅恪先生的治学范围和途径》) 寅恪先生博闻强记,研究所及,极为广泛,在文史哲三方面,均有所树立;中年以后,集中精力研究历史……寅恪先生用近代史学的方法,研究他所掌握的丰富史料,使中国的历史学远远超过封建时代的水平。他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创始人,或其中极少数之一。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12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