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府往事系列--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

  2020-05-14 00:00:00  

学府往事系列--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 内容简介

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记录的人物有:容闳、唐绍仪、马寅初、蒋梦麟、竺可桢、姜立夫、胡适、赵元任、金岳霖、茅以升、吴宓、李济、徐志摩、冯友兰、林语堂、吴文藻、梁实秋、梁思成、林徽因、贺麟、赵忠尧、吴大猷、钱学森、辜鸿铭、蔡元培、熊庆来、傅斯年、严济慈、黄佐临、巴金、施士元、陈省身、钱钟书与杨绛、季羡林、钱三强与何泽慧、鲁迅、丁文江、陈寅恪、李四光、李叔同、黄侃、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徐悲鸿等。

学府往事系列--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学府往事系列--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 前言

能够出国深造,李四光感到说不出的兴奋。在选择留学专业时,这位爱国少年不禁想起父亲给他讲述过的甲午海战、庚子赔款等历史事件,想起他离家乘船前来武昌时,一路上看到洋人欺压中国百姓的情景。他天真地认为:中国屡受欺辱,其重要原因,便是中国没有强大的军舰。于是,李四光便选择了造船专业,并认真学习,立志学成后要为国家建造舰船,使中国不再遭受外国欺凌。
  怀着美好的愿望,李四光东渡日本,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后进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他刻苦用功,准备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为国效力。
  有一天,一位年岁稍长的湖北同乡来学校找李四光,告诉他先生从欧洲来到了日本,并且邀请他参加第二天举行的欢迎大会。李四光满口答应了。
  1905年8月13日,在东京富士冗楼,留学日本的学生及华侨一千余人,为欢迎伟大的民主先行者而举行盛大集会。李四光随着同乡来到会场,只见屋子里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他俩只好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李四光踮起脚尖朝屋里望去,只见身穿西装,打着手势,正在进行演说。他那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不时博得人们热烈的掌声。年轻的李四光再也忍不住了,拉着同乡使劲朝屋里挤去。
  8月20日,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经人介绍,李四光在一间秘密的小屋里,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并被接纳为同盟会会员。当宣誓结束,得知李四光是同盟会年龄小的会员时,高兴,勉励他说:“你年纪这么小就参加,这很好。你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正是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李四光。
  整整20年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5号(现为张自忠路23号)行辕逝世。4月2日,的灵榇由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移至西山碧云寺停厝。国民选拔出6位对辛亥有重大贡献、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杰出人士为孙先生抬棺。水晶棺被抬到公园门外后,放到了高架灵榇上,平稳地放在6个人的肩头上。在几十辆黑白相间的马车和众多送灵人的陪同下,队伍出发了。在这6个人当中,走在左前方的瘦高中年男子就是李四光。他心中的沉痛,恐怕只有自己才能了解。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伟人在他年少时对他的殷殷期盼。

学府往事系列--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 目录

章 留学美国
容闳——近代中国留学人
唐绍仪——叱咤政坛的留美幼童
马寅初——以为经济学更“富有内容和生命”
蒋梦麟——由农学而教育
竺可桢——自“耘地”转到“观天”
姜立夫——中国位哈佛数学博士
胡适——身体里深深渗入了美国的血液
赵元任——天赐才华,数科同修
金岳霖——与哲学和逻辑学的夙缘
茅以升——三年就拿下硕士、博士学位
吴宓——捍卫中国文学,却要以西方理论证明
李济——由“啃青”到“量中国人脑袋”
徐志摩——经济学博士被剑桥点燃文学激情
冯友兰——从西方哲学来看中国哲学
林语堂——留学便是收获知识与幸福的旅程
吴文藻——学业、爱情双丰收
梁实秋——“白壁德的门徒”
梁思成——建筑“凝固的美”与爱人“灵动的美”
林徽因——“嫁”给了建筑学
贺麟——“读好的书,领会好的思想”
赵忠尧——本应在留学期间就获得诺贝尔奖
吴大猷——爱情多磨难,学业创辉煌
钱学森——他“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第二章 ◎留学欧洲
辜鸿铭——走尽西土归华国
蔡元培——中西合璧的翰林学士
熊庆来——矿业救国梦破,成就数学大师
傅斯年——选定实证主义,不苟且个“假结果”
严济慈——用勤奋创造了奇迹
黄佐临——“寻找”莎士比亚
巴金——他的留学没有进过一天大学.:
施士元——居里夫人的得意门生
陈省身——与几何学的三度亲密接触
钱钟书与杨绛——两人留学去,三人回国来
季羡林——留德十年,影响终生
钱三强与何泽慧——‘‘中国的居里夫妇”
第三章 ◎留学日本
鲁迅——弃医从文,以医国人
丁文江——始于日本,结于英国
陈寅恪——读遍日欧美名校,却不要一个文凭!
李四光——对祖国有用的还是地质学
李叔同——文艺全才并开创多项中国第
黄侃——师从“章疯子”而成“黄疯子”
周作人——“和风细雨般快意”的六年留日生涯
郭沫若——日本对于这个多情文豪意味着什么
郁达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徐悲鸿——从东洋到西洋皆醉心艺术
参考文献

学府往事系列--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 相关资料

在公众舆论控制的社会中,大学应当成为一个精神的岛屿。有了这个精神岛屿,大学才不会沦为一个精神荒芜的世俗之地,抑或才不成为一个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市肆里巷。
  ——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中国高等教育的童年是丰富、烂漫和充满活力的。半个世纪之前民族前辈的探索和思考,是我们今天在新世纪不断纠正、改良和前进的重要精神资源。
  ——学者杨东平
  
  一座座学府,一团团浓荫;一个个学人,一片片书声;一个个晨昏,一串串故事。多少学子,在这里笑过哭过,爱过恨过。大学的话题,有关知识文化的传承,有关真理智慧的求索,有关社会文明的提升,有关民族精神的进步,有关人类理想的追求,永远探讨不完。
  看一看过去的大学是什么样子,过去的校长是怎样当的,过去的教师是怎样教的,过去的学生是怎样学的,他们有过哪些失败的教训,又有过哪些可取的经验,这对于今天的校长、今天的教师、今天的学生,以及一切关心学校教育的人们,难道不是既有兴味又有益处吗?
  ——本书主编李子迟

学府往事系列--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2126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