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软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考队带你去探险——三江探源

  2020-05-01 00:00:00  

关于本书

本书是《科考队带你去探险》丛书中的一本,为作者及中国科考队多年来在我国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考察的真实记录。作者从1990年的中日长江漂流写起,到1999年澜沧江源头考察,再到2000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落成,再到2009年的澜沧江—湄公河考察,内容涉及三江源科考探险历史,三江源人文历史、环境与保护等方面,让我们对享有“中华水塔”美誉的三江源有了全面的了解。每章的后面设一个“你知道吗?”的链接,对三江源地区动植物进行介绍,并配有相应的图,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全书彩色印刷,配有近200幅珍贵、精美的图片。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年近七旬的陶宝祥老师可谓中国科考探险界的老前辈,本书是他十几次三江源科考的结晶。
从1990年的中日长江漂流到1999年澜沧江源头考察,到2000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落成,再到2009年的澜沧江—湄公河考察,期间发生的种种惊险、喜悦是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我们想不到的。
亲历与狼“共舞”、 三人失踪震惊全国、与黑颈鹤风雨同舟的日子、“人不灭鼠,鼠将灭人” ……让我们跟随科考队进入中国青海,在这里你可以全面了解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
    这里有近200幅珍贵的三江源科考实景彩色图片……
    中国科学院教授董锁成、周长进联袂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作序。

专家推荐

《科考队带你去探险》丛书是中国科学家及新闻工作者对亚马孙河、贝加尔湖、三江源、北极等地区首次大规模的综合科学探险考察的真实记录。它生动再现了当年探险考察的艰辛历程,记录了探险队探险考察中的酸甜苦辣,展现了考察中的奇闻异事及考察地区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是一套科学探险考察的科普佳作。
                                                               ——中国科学院董锁成教授
    北极、亚马孙河、贝加尔湖、青藏高原、三江源等地区都是对全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区,也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地区。这套丛书正是记录了中国科学家进入这些地区进行科学探险考察的全过程。希望我国广大青少年能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探险精神,到大自然中去,了解大自然,研究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我。
                                                             ——中国科学院周长进副教授

作者简介

陶宝祥,高级工程师,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国际科考部主任,现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助理。曾任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队副队长,中科院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中科院亚马孙科学探险考察队、中科院贝加尔湖科学探险考察队、中科院东非大裂谷科学探险考察队队长等。
长期从事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组织管理工作。组织参与中日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考察,中日长江源科学考察,中日澜沧江科学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澜沧江源头科学考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北极科学考察,贝加尔湖、亚马孙河、尼罗河、湄公河、撒哈拉沙漠等科学考察。是建立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发起人之一。曾在《科技日报》《北京青年报》《今晚报》发表多篇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文章,并在《科技潮》《大自然探索》《旅游》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出版《中国沱沱河、通天河考察》《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最后的秘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等多部科普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科考队带你去探险》丛书中的一本,为作者及中国科考队多年来在我国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考察的真实记录。作者从1990年的中日长江漂流写起,到1999年澜沧江源头考察,再到2000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落成,再到2009年的澜沧江—湄公河考察,内容涉及三江源科考探险历史,三江源人文历史、环境与保护等方面,让我们对享有“中华水塔”美誉的三江源有了全面的了解。每章的后面设一个“你知道吗?”的链接,对三江源地区动植物进行介绍,并配有相应的图,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全书彩色印刷,配有近200幅珍贵、精美的图片。

目录

漂流探险
   ◎漂流探险长江源
    ◎亲历与狼“共舞”
    ◎通天河下水
    ◎金沙江收船
    ◎历史将铭记
◎初识三江源
 
三江源科考 
    ◎黄河源
◎长江源
    ◎澜沧江源在何处 
    ◎确定澜沧江的正源 
    ◎滚石、滑坡、大雪山 
    ◎向源头冲刺 
    ◎第一天晕倒四个人 
    ◎两个不眠之夜
    ◎牦牛、骏马奔源头 
    ◎黑水、白水、尕纳松多
    ◎三人失踪震惊全国
    ◎果宗木查树起一座碑
    ◎独闯澜沧江源
    ◎乘“金三角”号考察湄公河
    ◎巨魾
    ◎世界毒品基地——“金三角”
    ◎湄公河老挝段考察
    ◎水上村落 
三江源人文历史 
   ◎神山圣水雪域高原 
    ◎三江源与格萨尔王 
    ◎文成公主与三江源
    ◎爬行在朝圣路上 
    ◎终生篆刻玛尼石 
    ◎草原科技活佛 
    ◎与黑颈鹤风雨同舟
三江源环境与保护
   ◎世界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地区优质草场退化与沙化
◎缺水与没电 
    ◎“人不灭鼠,鼠将灭人” 
    ◎淘金与挖“草” 
    ◎从首富县到国家级贫困县 
    ◎“生态难民” 
    ◎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
    ◎三江源18处重点自然保护区 
    附录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大事记

精彩节选

内文节选
 
◎ 滚石、滑坡、大雪山
    中日澜沧江科学探险考察,经过考察队员的努力,科学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今后澜沧江源头的确定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在这次科学考察中,我们经历了泥石流滑坡、冰雪世界穿行等生与死的考验。我们还冒了一个极大的风险,创造了一个奇迹。
    凡是对西藏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进西藏只有一条空中走廊和四条进藏公路线。从成都飞往拉萨的飞机,20世纪90年代初期每星期只有几班,而且由于气候原因还经常停飞。有时在两个飞机场等飞机需要十几天。进藏的四条公路线是:青藏线(西宁-拉萨)、川藏线(成都-拉萨)、滇藏线(昆明-拉萨)、新藏线(乌鲁木齐-拉萨)。这四条线,不同
的地段受不同气候的影响路况差别很大。有些路段,路况极差。这四条路线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不知有多少人伤、残和死于这四条线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的两个考察队员由于车祸就牺牲在川藏线上。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也由于车祸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献在了新藏线上。
    我们本次考察成功与否,考察车辆和司机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确保考察队员的生命安全和考察任务的完成,我们确实应该租几辆好的进口越野车,但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无奈之下,我们在北京只租了一辆没有四轮驱动的普通面包车,过黄河、跨长江、翻秦岭、越丽江,沿滇藏线到昌都,沿川藏线到玉树。又从三江源过巴颜喀拉山,走青藏线返西宁,然后平安回到北京。一辆车,一个半月的时间,跑了大半个中国。您要知道这是发生在1994年,当时是在沿途加油站和修理厂都非常少的情况下,而且是单车独行。正如昌都地区汽车修理厂的一位负责人说:“你们这辆车从北京平安开到昌都是你们冒险成功。如果再从昌都开到四川、青海,再返回北京,那你们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中日联合考察澜沧江商定之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解决交通问题。考察路线经过云南、西藏、四川、青海四省区,当地租车难度很大,这一段路非常难走,当地的司机只跑本省,不愿意到外地去。所以必须在北京找好司机,对司机的要求是,既要有跑过这一段山路的经验,又要驾驶技术过硬,特别是司机自己愿意去。正在我们联系找人的时候,原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一个叫汪道文的司机主动找到了我,他愿意开着自己的面包车,与我们一起去澜沧江考察。
    汪道文,我对他很了解,他是我们单位一个比较老的司机。前些年,我在横断山考察时,他和我一起到过这些地区,后来他调到一个出租公司开一辆海狮牌面包车。我们在横断山考察时他开的是带前后加力的北京212吉普车,现在开普通面包车能不能到这个地区,我心里没底。但他信心很足,认为没有问题,可我们每个队员都将信将疑。最后我根据我们多年坐车考察的经验,决定汪道文和他的面包车与我们同行。考虑道路上可能发生的问题,我们决定在难走的路段,都下车推着车走,到危险的路段,就绕行。人生能有几回搏,只要认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在忐忑与不安中,我们一行七人从北京启程了。
    4月下旬,我们平安到达澜沧江下游的保山,取了水样后,经丽江到了维西。这一段大部分是平原公路,我们总算平安。维西紧邻澜沧江,维西到巴迪的公路是沿澜沧江而修的。路窄、坡陡,公路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在这里,我们第一次遭遇了最危险的山体滚石滑坡。汽车从维西沿着澜沧江西行10多千米,停在了一个山崖边。前边30多米处,由于前几天泥石流滑坡,路有一半被堵,修路的工人正在抢修这一段。就在我们下车看路时,前面的山上有大块碎石滚落下来,修路工人忙对着我们喊:“快往回跑!”我们一行7人撒腿就往回跑,只听我们身后轰隆一声巨响,一块巨大的山体滑下,把我们身后的公路全部埋上了,一部分山石还掉进了波涛汹涌的澜沧江。我们7人就像脱缰的野马往来的方向狂奔,跑出去约100多米,我们才停了下来。回头看,面包车前方十几米的公路上堆积了一座约7~8米的小石山。惊魂未定的我们瘫坐在公路上,过了十几分钟才慢慢缓过了神。这时从公路刚塌下来的小土山上,走下来一个修路工人,对我们高喊:“快把车开回去,这条路修不好了。”汪道文师傅脸色苍白地对大家说:“你们慢慢地往回走,我一个人把车倒回来。”汪师傅快步走到车前,将车尽快地倒了回来。
    上车后没有了往日的说笑,每个人都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大家都在回忆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如果不是工人师傅的一声大喊,如果我们慢了几秒钟,不是被埋在公路上,就是被挤进了澜沧江……
    下午我们从维西又返回了丽江,为了给大家压惊,为了下一段的考察,晚上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酒会。队员们边喝着酒,边谈论着今天发生的事情。大家认为这次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下一段的考察,一定能胜利完成。
澜沧江在横断山的峡谷中奔流,我们的面包车在滇藏线的崇山峻岭中穿行。五月,山上还堆积着厚厚的积雪,我们的面包车艰难地在积雪中行驶。中日6名科考队员时不时要下车推着汽车,翻过了一座座雪坡,越过一个个雪沟……
汽车停在了梅里雪山脚下,中日考察队员默默地站在车下,眺望着远处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是藏族人民心中四大神山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的藏族同胞来这里祭祀,这是座世界知名的神山。前几年,中国和日本的登山爱好者为了征服这座神山,多次从这里向山顶发起冲击,就在即将登顶成功的几百米内,一场罕见的雪崩将中日17名登山队员永
远地埋葬在了梅里雪山的山顶上。我们心中默念着中日17名英烈的名字,愿他们的亡灵与梅里雪山一样浩气长存,愿中日友谊万古长青,愿中日人民的友好往来世代相传。
   翻过了梅里雪山,汽车进入了西藏的盐井、芒康、左贡,最后平安到达昌都。在昌都的大街上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我们和那辆挂着“京A”牌照的汽车。一些司机师傅听我们说,车是从北京开到这里的,他们认为,我们是在与他们开玩笑,他们根本不相信,认为我们的汽车是用大卡车拉到高原上来的。因为在他们眼中,高原上跑的小车没有不带四轮驱动的。不管他们信与不信,总之,我们的车摆在了海拔近5000米的昌都高原上。当我们经过正在修建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邦达机场时,汪道文师傅自豪地说:“我的这辆车,是第一个开进世界上最高飞机场的面包车。”大家也异口同声的说:“那我们就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上的第一批客了。”平安到达昌都,说明我们的考察已胜利完成了一半,我们决定在昌都休整几天,特别要对车辆进行重点检修。
    汪道文师傅不愧是一个尽职尽责、技术熟练的司机,我们平安到达昌都,与他每天对车的保养和熟练的驾驶技术密不可分。每天早上出车前半个小时,他都提前检修车辆,加满水,特别是对刹车的检查更是仔细。为了下一段工作顺利进行,汪师傅把车开到昌都地区修理厂,再请那里的师傅帮助检查。说实在的,这里的绝大部分师傅都没修过这样的车,因为高原上没有一辆这样的面包车。只有厂长和两个从四川来的老师傅在内地修过,在他们的帮助下,对全车进行了检查。而且他告诉我们从昌都到四川的这段路是最难走的,让我们一定多加小心,希望我们能创造出一个奇迹,平安回到北京。
    从昌都出来行驶了20多千米,汽车开始翻越东不拉山,昌都到四川德格的公路,有100多千米建在东不拉山山脊上。这里海拔5200多米,山脊上、公路上终年积雪。公路两侧的很多地段都是悬崖,一旦踩不住刹车,就会掉进万丈深渊。汪道文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的路,小心翼翼地踩着刹车和油门。路难行,天公又不作美。我们出发时还是晴空万里,刚走了两个多小时,天上就雨雪纷飞,车上的人劝汪道文停车休息一会儿,等雨雪停了再走。凭我们多年在青藏高原考察的经验,我们深知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雨雪不会下很长时间。果然没过多久,雨雪就停了,我们又上路了,但雨雪过后的路更难走了。东不拉山前面的公路是砂石路,下了雨或雪渗透得快,路上不滑。东不拉山后面的路都是土石路,经过这场雨雪,路滑得很,汪师傅为了大家的安全,尽量把车开得很慢。在一个下坡拐弯处,汪师傅轻轻点了一下刹车,由于路太滑,车很快就横在公路上转了一个圈,队员们紧张地拉着前面的座椅,汪师傅赶紧拉了手刹,车才停了下来。我们下车一看,车的前轮离悬崖只有十几厘米,每个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两个年轻的队员吓得瘫坐在泥地上。汪师傅这个走南闯北遇到过很多险情的硬汉子,面对雨雪覆盖的东不拉山流下了苦涩的泪水。我们都理解他,他的责任太大了,车上中日7个人的生命均系在他的脚下,他的压力太大了……
   
◎ 水上村落
 
    从老挝的巴色南下,3小时即到柬埔寨口岸。这个小口岸只有用木材和竹子搭建的两间平房,与一般老百姓的住房无异,如果不是当地的翻译介绍,还以为是公路上一般的检查站,根本不知道这里就是边境海关。我们办理了过关手续,对行李未做任何检查就过境了,非常简便。
    在柬埔寨境内湄公河流域进行考察,科考队分乘3只小船,途经桔井附近,队员们幸运地遇到了世界级濒危动物——伊洛瓦底河豚。
    “快看,那是不是鲨鱼?”不知谁喊了一句。寻声望去,只见大约15米远处,一个三角状、类似鲨鱼背鳍的物体正在水面急速游弋。“淡水里,怎么会有鲨鱼?”队员们表示怀疑。那个背鳍附近突然发出一阵“哧、哧”的响声,紧接着一条长约1.5米,通体银灰,长着类似“鱼雷”一样圆脑袋的“怪鱼”嗖地跃出水面。科考队员们顿时凝神静气,只见那“怪鱼”在空中低低地划过一道弧线,不足半秒钟,便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大家都打起了精神,河豚出现了!“待会儿尽量别出声,它马上还会出水换气。”中科院鱼类专家陈教授兴奋地说。船老大立即关闭了马达,大家也全神贯注地紧盯着水面。“哧、哧”,一只1米多长的河豚在距离船尾约5米处跃起,几乎同时,紧挨在它身边,一只半米多长的小河豚也跳出水面换气。可是,等队员们听见声音转过身子,还没来得及按动快门,那两道银灰色的身影已扎入水中。“都别急,只要判断好它的运动轨迹,照相的机会多得是。”陈教授安慰大家。果然,不到30秒,那两只河豚再次跃起,不过这次是在距离船头10米处出现。
    当船行驶到湄公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洞里萨湖上时,我们见到了生活在水上的神秘村落。搭在烂木板、废油桶上的“水上茅屋”和破木船,就是他们的家。这里有水上市场、水上警察局、水上商店,还有水上医院等等。这里就是世代逐水而居的水上人家,他们极少与外界接触,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当地向导乌塞指着漂浮在水面上的一排排茅屋说:“几块烂木板或者几个废油桶绑在一起,就是‘地基’,再配上些茅草和木桩,就搭成了房子。屋子四周水中的那些竹竿,就是起固定、支撑作用的‘锚’。”远远望
去,一间间“水上茅屋”前,村民们正各自忙碌着。四五个光着上身的男子在织补渔网;一位年轻的妈妈斜倚在吊床中给孩子喂奶;十几个孩子光着身子坐在大铝盆中,顺水而漂,嬉笑打闹;三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盘腿端坐,正在收拾刚刚晒好的鱼干……队员们正在凝神观望,陶醉其中,这时从茅屋旁驶来一只小船,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熟练地划着木桨,友善地跟大家打招呼。小船靠近了,他一边说着土语,一边比划着。他说:“我叫萨恩,奶奶说,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我家看看。”乌塞帮忙翻译。队员们跟着萨恩走进茅屋,只见屋里的陈设极其简单,除了三张吊床、两张渔网和一些锅碗瓢盆之外,再没有其他家具,唯一的电器就是屋角的一台锈迹斑斑的收音机。“噗通”一声响,正坐得好好的萨恩忽然走出屋子,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他这是怎么了?”“没什么,他只是去准备晚饭了。”萨恩的奶奶不紧不慢地说。等大家走出茅屋观看,他已经钻出水面,双手攥着一条一尺多长的大鱼,“这里的孩子2岁就开始学习游泳,4岁就会划船、捕鱼,到他这个年纪已经是一把捕鱼的好手了。”乌塞说。“你们为什么不搬到岸上住?”“上岸?为什么?”面对队员的疑问,老人很不理解。“这里什么也不缺,虽然日子清苦些,但只要有鱼吃、有活干,就足够了,大家都很快乐。我已经5年没有到过陆地上了,晚上要是没有波浪相伴,我会失眠的。”
夕阳西下,“当……当……”一阵悠扬的钟声响彻湖面,那是水上学校放学了。孩子们各自撑起小船踏上归途,渐渐融入湄公河那金色的柔波里。没错,对洞里萨湖上的人们而言,这里就是天堂。

其它信息

页 数:192

开 本:异型16开

字 数:160千字

科考队带你去探险——三江探源

http://book.00-edu.com/tushu/ys1/202005/199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