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本书特色
《老人与海》是张爱玲的一部译文集,收录了张爱玲翻译的三种英文小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普利策奖得主玛乔丽·劳林斯的《鹿苑长春》和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睡谷故事》。作为《老人与海》中译**人,张爱玲在竭力呈现原著“淡远的幽默与悲哀,与文字的迷人的韵节”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小说里“难得一见的强劲男性力道”。
老人与海 内容简介
1952年,《老人与海》初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杂志48小时内售出530万册。
1954年,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4年,张爱玲**个将《老人与海》翻译成中文,中译本一出版“立即被称许为经典”。
我对于海毫无好感。在航海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这世界上的水实在太多。我*赞成荷兰人的填海。捕鲸、猎狮,各种危险性的运动,我对于这一切也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诧异,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挚爱的一本。
——张爱玲
本书还收录了普利策奖得主玛乔丽·劳林斯的《鹿苑长春》和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睡谷故事》
老人与海 相关资料
其大师级的叙事艺术,新近体现在《老人与海》中,以及其对当代文体的影响。
——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张爱玲是中译《老人与海》第一人。据当时担任香港“美新处”主任的理查德·麦卡锡晚年回忆,《老人与海》中译本出版之后“立即被称许为经典”。
——陈子善
《老人与海》与《鹿苑长春》都呈现了张爱玲小说里难得一见的强劲男性力道。
——高全之
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凡是中国人都应当阅读张爱玲的作品。
——夏志清
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独树一格,不仅是富丽堂皇,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意象。
——白先勇
她称得上“活过”“写过”“爱过”。
——木心
创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张爱玲一样创造出可以留传下来的不朽作品。
——侯孝贤
张爱玲以诅咒的方式让一个世代随她一起死去.像一个大上海的幽魂,活在许多爱她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来再来,在每朵花中寻找它自己。仿佛因为她的死,月光都像魂魄了。
——蒋勋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贾平凹
“张爱玲”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大半世纪。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再怎么淘,都超越不了。
——李碧华
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于是她便觉攫住自己,束缚在一些生活的可爱的细节,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以免自己再滑到虚无的边缘。
——王安忆
她的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和我们一样,或是觉得张应该一心一意写小说。天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痴心人在白白地等待她的下一部小说。
——叶兆言
五四以来,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的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只有张爱玲。
——王德威
她的时代感是敏锐的,敏锐得甚至觉得时代会比个人的生命更短促。
——杨照
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
——苏童许多人是时间愈久,愈被遗忘,张爱玲则是愈来愈被记得。
——南方朔
时间过去,运动过去,再看张爱玲,必须认可她的优越性。
——李渝
老人与海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以一系列小说震动文坛,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享年七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