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房客 本书特色
1888年8月7日至11月9日之间,英国伦敦东区白教堂附近连续发生了5起妓女被谋杀并毁尸的案件,其血腥残忍程度震动英伦,也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大的悬案之一。以该系列凶案的犯罪者“开膛手杰克”为题材的悬疑推理小说,更让众多侦探小说家乐此不疲,而其中*有影响力的当属玛丽·贝洛克·朗蒂丝的《神秘房客》。
本书讲述了一位出手阔绰的房客租下了位于伦敦东区的一间小屋,令房东夫妇高兴万分。但这位房客的行为举止十分诡秘,每隔一段时间,他总会在半夜出门,而次日,伦敦街头必然会发生凶杀案,受害者均为妓女。两者在时间上的高度吻合让房东夫妇无比惊惧……
神秘房客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位出手阔绰的房客租下了位于伦敦东区的一间小屋, 令房东夫妇高兴万分。但这位房客的行为举止却十分诡秘, 每隔一段时间, 总会在半夜出门。在这期间, 伦敦连续发生了多名妓女被残忍地杀害的凶案, 警方为此成立专案组进行追查……
神秘房客 节选
引子 她听见东西滚动的声音,从第二层的架子传来,这东西是在史劳斯先生搬入之前所没有的。她慢慢地、艰辛地前后摇晃橱柜,一次、两次、三次,结果令她满意,却也让她心中产生莫名的烦忧,因为现在她已确定过去意外失踪的那个袋子,正好好地被主人锁在这橱柜里!突然,班下太太有个不安的念头。希望史劳斯先生不会注意到东西在柜里易了位。过了一会儿,这位女房东意识到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因为这柜子底部流出了一些深色的液体。她心中感到一阵惊慌。 她弯下身来摸了摸,手指上沾了鲜红的颜色。 恋人和密友距我千里,黑暗成为我的知己。” ——《圣经·诗篇》第88章 **章 罗勃特·邦廷和妻子艾伦坐在壁炉旁边,小心地添加木柴,微弱的炉火一闪一闪。房间之整洁难以置信,所有的家什井井有条,很难想象它位于脏乱污浊的伦敦主干街道上。此时若进来一位陌生人——尤其是上流社会的人,推开卧室门乍眼一看,一定会以为这对夫妇十分幸福美满。 邦廷将身子深埋在皮制沙发椅里,头倚靠背,胡须刮得干净整洁、一丝不苟,这样的外表仍旧掩饰不住他过去的职业身份——一个颇有自尊的男仆。他的妻子坐在一把不甚舒适的直背椅上,昔日从事仆役工作的痕迹大多都已随风逝去,只余下一些无法抹去的细小烙印。她穿着一身干净的黑洋装,袖口和衣领一尘不染。婚前她是一位手脚麻利的高效女仆。 英国有句俗话:“外表是虚伪骗人的”,此话是对如今邦廷夫妇生活的*好描述。夫妇俩住的房间布置得非常完美。当年结婚置办家业时,他俩对每一件家具都精挑细选,安置在这个房间里的每件家具都做工精细,质地坚固。他们家并不富裕,这些家具大多是他们在拍卖场上慧眼识珠低价买进的。比如那匹将雾气蒙蒙的梅里本街隔绝在外的红缎窗帘,就非常便宜,再用上三十年也不成问题;再如脚下的阿克明斯特地毯,从拍卖会场买来时几乎全新;再如邦廷先生现在坐的皮椅,堪称是一件奢侈品,只花了邦廷太太三十七先令,好让辛劳一天的丈夫有张舒适的靠背椅子可以休憩。屋子里的所有家具都凝聚着夫妇俩的心血,两人曾为此无比自豪。 不过,人的需求并不仅限于物质的舒适,比如邦廷夫妇就另有珍视的东西。他们卧室的墙上挂着很多框裱精美但已褪色发黄的照片,内容都是他们过去的雇主,或是他们受雇时住过的华屋豪宅。可见曾经的那段仆役生涯,并非全是充满忧愁的。 外表是会骗人的,而这对不幸的夫妇的外表远不止骗人。尽管他们有上好的家具,从里到外彰显着尊崇,但两人却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不得不依靠典当、出售这些家具维持生计。昨天邦廷想把那张椅子转手卖了,一位买主看到他们急等钱用,竟开出十二先令六便士的白菜价,所以椅子现在还得以保留。手头一拮据,夫妇俩不得不精打细算。烟草一直是邦廷*不愿放弃的嗜好,但不久前他也戒掉了。而善良体贴的邦廷太太明白烟草对丈夫的意义,前几天还基础一点钱来悄悄为他买回一包维吉尼亚烟草。 妻子的善解人意令邦廷深受感动,好几年他没有这么强烈地感受到太太的体贴和爱意了,一时之间热泪盈眶、无语凝噎。尽管艾伦后来不只一次地后悔花了那四块半便士,但幸好木然迟钝的丈夫什么也没察觉到。 生活中总有一条无形的鸿沟将人们一分为二,一边是物质优越、高人一等、受人尊重但却未必快乐的富人,另一边则是因自身匮乏或社会法则的不公形成的贫困阶级,他们一生都颠沛流离中挣扎求生,老死于劳役所、医院,或是牢房。 假如这对夫妻过着大众通常认为的标准“穷人”生活,没有这些精致的家具、优雅的陈设和看似不为衣食发愁的生活态度等等……一定会有善良的邻居向他们伸出援手。假如他们属于那种诚实可靠,平时又乐善好施的标准“富人”,同样也会得到善意的帮助。然而现实令人无奈,他们两者皆不是。 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一个人可能帮到他们,那就是邦廷前妻的姨妈——玛格丽特。她从亡夫那里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生活富足。姨妈十分疼爱邦廷与前妻所生的独生女黛丝,两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天可怜的邦廷一直在犹豫是否写信向她求援,因为担心会遭到凛然拒绝,邦廷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至于过去熟识的同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渐渐断了联系。倒是有个困窘时经常来探访他的朋友,一个名叫钱德勒的年轻人。很久以前,钱德勒的父亲曾是邦廷的上司,两人共事多年相处愉快。只不过钱德勒没干这一行,而是投身警界。确切说,钱德勒是名警探。 刚搬到这里时邦廷夫妇很不走运,常常请钱德勒来家里做客,听他讲一些刺激、有趣的侦探故事,为生活增添点生气。如今邦廷整天为生活发愁,对警察如何智捕犯人、本该被吊死的坏人又是如何逃脱之类的故事已经失去了兴趣。 但乔·钱德勒依然是位忠实的访客,每周总会来拜访一两次,而时间也恰到好处,邦廷夫妇完全不必为他准备任何食物。这表明他是一位善良而体贴的年轻人。钱德勒时常帮助这位父亲的老友,,前后加起来已经借给他们三十先令。但现在邦廷的口袋里只剩几个铜板,邦廷太大手上也只有两先令九便士,所有的钱还不够他们五周后要缴纳的房租。此时,所有的细软都变卖得一干二净,只能贱卖家具了。邦廷太太对当铺已经产生了恐惧,她说宁愿挨饿也不想再踏进当铺一步。但她已发现邦廷手上那些视为宝贝的东西已陆续不见踪影了。比如那条老旧的金表链,那是邦廷服侍的**个主人留给他的礼物。邦廷为人忠心耿耿,一直无微不至地照料着那为长期罹患重病的主人。另外还有个金领带夹和一枚纪念戒指也不见了,这些都是以前的雇主送给他的。她很清楚这些东西的下落,却什么都没说。 当生活逐渐滑向苦难的深渊,他的内心被恐惧所包围。即使天性再乐观的人,也会变得沉默寡言。一向多话的邦廷现在很少开口,不太爱说话的邦廷太太也更加沉默。太太文静的性格正是邦廷对她一见钟情的原因。 邦廷这样回忆当年的相遇情景:那天早上,刚被升为仆役长的邦廷在前任仆役长的带领下到宴客厅与大家见面,他一眼就看见了艾伦·格林,当时艾伦正小心翼翼地将葡萄酒倒进杯子。每天早上11点半,他们的女主人都会喝上一杯葡萄酒。在邦廷眼里,她倒酒以及将酒瓶放回冷却容器时的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令人着迷,以至于邦廷欣喜地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对象吗?” 而现在,她的安静、她的……她的沉默反而让不幸的邦廷更为不安。以前手头比较宽裕时,他喜欢带着艾伦光顾各种各样的小店。但现在他们为了买到更便宜的食品不得不走得更远,以免食不果腹的他们不至于饿死。 这个11月的夜晚漆黑而寂静,一阵匆忙的脚步和和响亮的叫卖声打破了沉寂,那是报童在叫卖当天的晚报。邦廷不安地侧了个身。邦廷看报纸的习惯甚至早于抽烟,因为仆役一向是报纸的*大读者群。现在他已经放弃抽烟,很不情愿再放弃另一项爱好。 透过紧闭的门扉和厚厚的窗帘,报童的叫卖声清晰可闻,一股精神上的强烈的饥饿感向邦廷袭来。 丢人!太丢人了!我竟然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只有监牢里的囚犯才会如此!那些叫卖声以及声嘶力竭的谈论声,仿佛在暗示他,周围的世界发生了一些新鲜刺激的趣闻,可以让他暂时忘掉烦忧。 他凑到窗边竖起耳朵,倾听着外面的声音。外面喧嚣而嘈杂,报童声嘶力竭的叫喊不是很清晰,只有“谋杀”“谋杀”的恐怖字眼钻进他的耳朵。 邦廷慢慢地将那些杂乱的字眼拼凑起来。没错!就是这样,“恐怖的谋杀案!圣潘卡拉街谋杀案!”。邦廷记得圣潘斯克街发生的另一起谋杀案,一个老妇人被她的女仆谋杀。这件事发生在很多年前,如今他还记得,是因为事件中的主角有与他相同的身份。 今天,马里波恩路上的报童不止一位,这很不寻常。他们越来越接近邦廷的住处,现在又换了一种方式叫卖。但无论报童们如何兴致盎然地扯着嗓子,邦廷始终只能零星地听到一两个字。突然,“复仇者!复仇者又来了!”这个可怕的字眼钻进他耳中。 过去的两个星期,伦敦市某个小小的区域就发生了四起奇特、凶残的谋杀案。**件并未引起人们的兴趣,第二件开始受到关注,报上用一个小篇幅报道了,那时邦廷还在看报纸。紧接着发生了第三起,这个不同寻常的案子引起了轰动。因为死者是一名醉酒妇人,她的衣服上别着一张三角形纸条,上面用红墨水以印刷体写着三个字:“复仇者”。 不仅是专门负责调查犯罪案件的警察,就连那些对这类恐怖、神秘案子特别感兴趣的普罗大众都认为,这三起案件可能是同一个罪犯所为。但就在公众对案子的议论浮于表面时,另一起谋杀案又发生了。它清楚地表明,某种神秘、可怕的复仇欲望占据了凶手的内心。 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复仇者”和他犯下的罪行,就连每天早上给邦廷家送牛奶的工人也不厌其烦地和邦廷谈论*新消息。 邦廷回到火炉边,略带兴奋地望着妻子,只见她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一种强烈的愧疚感向他席卷而来,她的样子使他很伤心。 这天早上,邦廷将从牛奶工人那里听到的复仇者故事讲给艾伦听,但她却毫无兴趣。事实上,艾伦一直都不喜欢这类血腥恐怖的事情。 邦廷太太喜欢哀婉缠绵的故事,偶尔也对那些忘恩负义的轶闻感兴趣,但对这种暴力故事敬谢不敏。 过去那段买得起报纸的快乐时光里,邦廷每天要买很多份。虽然那些刺激的神秘的社会奇闻或谋杀案可以调剂邦廷的精神,但因为艾伦的反感,因此邦廷经常得按下性子尽量少说那些。 此时此刻,他的生活是多么无趣、可悲,根本没心思关心她的感受。 他踱着小步、踌躇地移到门口,半侧着身子望了艾伦一眼。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圆脸上,闪现出一丝狡猾,就像小孩干坏事前窥探着父母的动静。 邦廷太太仍然安静地坐着,瘦削的肩膀稍微倾斜,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微弱的炉火。 邦廷转身开门,迅速溜进漆黑的大厅。为了节省开支,大厅早就不开灯了。随后邦廷走出前门,穿过房外的砖砌小道,推开那个连接潮湿街道的铁门。 此时他犹豫了,右手摸了摸口袋里仅有的四便士,神情有点悲哀,艾伦又会怎么用这些钱呢? 这时一个男孩抱着一叠报纸跑了过来,邦廷再也按捺不住开了口,“来一份《太阳报》,”嗓音涩涩的,“或者《回声报》”。 男孩停下来喘了口气,摇头说:“只剩下一便士的报纸了,先生,您要哪一种呢?” 满含着期待与愧疚,邦廷掏出了一便士,从男孩手中取了一份《标准晚报》。然后,他关上了铁门,沿着潮湿的小道走了回去。虽然天气冷得让他有些发抖,但此刻他的心中满是急切、快乐的期待。幸亏花了一便士,虽然有些鲁莽,但接下来他将度过快乐的一小时,暂时忘却自身的焦虑、沮丧与可悲。不过他还是有点气恼,因为他那饱尝艰辛的可怜妻子无法与他共享。 邦廷感到有些不安与懊悔,他知道,艾伦从未为她自己花过哪怕一个便士。他知道他做得不对——如果外面不是那么寒冷、潮湿,那么,即便细雨绵绵,他也会走出去,走出铁门,站在街灯下享受这份欢乐。邦廷在漆黑、寒冷的大厅中犹豫着,他想象着艾伦那淡蓝色眼睛里发出恐惧、紧张的眼神,这是自己无法面对的,确实不应该花费一便买这份报纸。 突然,他面前的那扇门开了,一个焦虑、不悦的声音响起:“邦廷,你愣在那里干什么?快进来,快!这样子会感冒的,我可不希望你生病让我照料你!” *近很沉默的邦廷太太很少一口气说那么多话。邦廷走进冷冷清清、缺乏生气的屋子,低声闷哼说:“我去买了份报纸。” 他毕竟是一家之主,有权决定钱怎么花,况且这些钱都是“他”向可敬的乔·钱德勒借来的。尽管是为整个家所借,但还钱的压力扛在他的肩头,而不是艾伦。邦廷已经典当了自己身上的一切,可艾伦呢?手上还戴着她的结婚戒指,这让他有点不高兴。 他踩着沉重的脚步从艾伦身边走过,艾伦没有说话,但他知道她一定很气恼,还会暗自鄙视他的这种奢侈。怀着对她的怨怼,邦廷把大厅的灯点得通亮。艾伦以前就说过,她绝不会有任何的抱怨。 “不开着灯,怎么能让人看见广告牌?怎么会有客人上门?”他大声怒吼。 邦廷的话不无道理。房间里的的灯一亮,靠街窗户上的广告牌才能亮起来,上面的“房间出租”字样才能看得清楚。 邦廷走进房里,妻子默默地跟了进来。他重新坐到那张舒适的安乐椅上,随手往炉子中添了一些木柴,拨弄了几下火苗,火势更旺了。他很久没冲妻子大声说话了,一家之主的威信让他既愉悦又有些懊恼。一个男人偶尔也会坚持一下自己的立场吧!可妻子是那么善良、贤惠,为什么要对那个可怜人大声怒吼? 邦廷太太有些生气,苍白的脸上有了点血色,她不习惯别人对她大吼大叫。她知道,若邦廷不是情绪太低落,他是一个*温和的男人。她在房里走来走去,拍了拍灰尘,挪了挪没有摆正的家具。 ……
神秘房客 作者简介
玛丽·贝洛克·朗蒂丝(1868-1947年),英国女作家,一生共创作四十余部长、短篇小说,题材多为历史、传奇及犯罪小说。其内容多取材于真实事件,擅长表现有关犯罪的惊悚心理。《神秘房客》是她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在推理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1923年该小说被改编为舞台剧上演,引起巨大轰动。之后分别于1926、1944和1953年,三次被改编为电影上映。其中1926年版的导演正是日后成为悬疑大师的希区柯克,他也因这部电影作品而声名大振,成为当时欧美社会令人瞩目的导演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