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信仰而安宁 本书特色
季羡林出生于鲁西北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六岁背井离乡,从官庄一步步走出山东,走到清华;留德十年,师从专业领域内*大师;回国后在北大任教。季羡林的人生可谓半世颠沛流离,一生奔突求学。前辈先贤在艰苦环境下坚持自己的求学理想,从一介布衣成长为学术泰斗,其中值得我们后人追忆的不止是学识,还有品格。
存信仰而安宁 内容简介
1.农民的儿子季羡林,6岁背井离乡,天天补课学习,一路学霸升入清华。
《存信仰而安宁 : 季羡林奔突求学》中季羡林详述了他背负家族光耀门楣的使命,由叔叔供学,一路求学玩耍在激烈的竞争中于苦难终成辉煌升入清华大学的学前生活。
2.季羡林在清华大学的蹭课生活。
《存信仰而安宁 : 季羡林奔突求学》中季羡林详述了他各科教授的为人和教学,包括胡适、陈寅恪、吴宓、朱光潜、叶公超、冰心等人以及外国教授。栩栩如生妙趣横生的大学生活,亲切而紧张样。
3.清华毕业生季羡林找工作。
《存信仰而安宁 : 季羡林奔突求学》中季羡林详述了他的*份工作就业和辞职的过程。在山东的一所中学当国文老师,厌恶了学校的纷争而选择留学。
4.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高压下的10年留学生活。
1935-1945。《存信仰而安宁 : 季羡林奔突求学》中季羡林详述了季羡林先生先生的留学不是充满浪漫,而是充满硝烟,在纳粹的统治下,他们饿着肚皮,冒着生命危险与国际级的大师求学。这里还有他与寄住家庭和邻居们的日久生情。
5.精装,内有名家插画。
存信仰而安宁 目录
**章 六岁求学出乡关
开始认字
进入一师附小
转学新育小学
我的生活和学习
上国文课
我的中学
我的高中
第二章 我们那时的清华
年入学考试
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
我的大学生活
终生受用的两门课
第三章 我的**份工作
回到济南
上 课
我同学生的关系
我同校长的关系
我的苦闷
我亲眼看到的一幕滑稽剧
天赐良机
第四章 —年留学在德国
留学热
进入哥廷根大学
怀念母亲
两年生活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
在饥饿地狱中
学习吐火罗文
回到祖国
重返哥廷根
第五章 在 北
大
春满燕园
师生之间
我和北大图书馆
梦萦红楼
第六章 我做学问的一点经验
才、学、识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如何搜集资料
『模糊』『分析』与『综合』
学外语
哲学的用处
知识结构与智能
思想家与哲学家
对我影响*大的几本书
论所谓大一共同必修科目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我害怕『天才』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存信仰而安宁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年),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学者、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精通混合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德文、英文等多种语言。生前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交流史、佛教研究和比较文学等领域都有很深造诣。曾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一生著作等身,有《季羡林文集》(全24册)《季羡林全集》(全30卷)等多部文集刊行于世。